《清炒虾仁》B0000000415 · 2023年5月12日摄于中国江苏扬州冶春茶社御马头店
清炒虾仁,也有叫水晶虾仁的。扬州人晏明在其文章中详细介绍过扬州大厨如何烹制清炒虾仁的:
「经不住朋友的软磨,征得大师同意,寻一闲暇入后厨,看他亲自烹制。备料虽已完成,依然还要过目。发现虾脊有黑褐斑点的,即用牙签逐一挑去虾腺。盆中加入葱、姜、蒜、酒、盐、白胡椒粉,轻轻抓匀,冷藏一刻钟左右,取出加入淀粉和蛋清,抓匀后再入冷藏。十分钟左右点火热锅,待油升温,煸好葱姜,取出虾仁,再抓几下,感觉手上有了黏性,滑入锅中,轻轻翻炒,待虾身转红微微弯曲,关火,起锅,装盘。」
清炒虾仁晶莹剔透,味道鲜美,口感爽滑,是淮扬菜中的一道名菜。
《等待入住》F0300000542 · 2023年5月10日摄于中国江苏淮安铂尔曼酒店
上午6:15出门,半道接了两个朋友,四个人一台车,全程401公里,近中午抵达淮安的河下古镇。停好车,直奔文楼,一家在当地算是比较有名气的淮扬菜馆。印象中,淮安餐馆的营业时间都不很长,错过了很麻烦。
还是在两年前,当获悉淮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时起,就一直想着特意跑一趟。可惜疫情反反复复,不敢造次。到今年头里,疫情稍稍稳定,这事就又上了心。
最初的设想是今年早春花半个月的时间跑淮安、高邮、扬州三城。捎带着去高邮,纯粹是因为汪曾祺老先生。汪老是高邮人,曾拜读过他很多描写故乡风土人情的散文,满满的烟火气,所以想去看看。临出行,身体突发故障,一歇就是两个多月。进入五月,想再拖就该梅雨季了,于是缩减了一下行程,只跑淮安和扬州,时间也缩减到了四天。
河下古镇不很大,饭后随便逛了逛,总共两个小时左右,取车,去酒店。停车费很便宜,记得就4元。
当晚入住的是淮安铂尔曼酒店,晚餐是酒店餐厅的自助餐。
《「饭格子」》C0000000061 · 2023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普陀
这种铝制饭盒,上海人叫「饭格子」。现在一些餐厅用来当餐具,一多半是在营造一种怀旧的气氛,因为这东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常见。
那个年代,进单位的头一天,就会领到一只搪瓷缸和两、三只搪瓷碗,供喝水和去食堂打饭用。「福利」再好些,还会有一只「饭格子」。
「饭格子」是上班「带饭」的不二之选,方正、带盖,很容易放进手提包里,而且不容易洒。关键的还在于,方便加热。
我刚上班的时候,很多同事仍用「饭格子」带饭。米饭打底,菜盖在上面。中午吃饭前,各显神通找地方加热。在船厂里,实在不想跑很远,可以就地取材:找一块大小合适的厚钢板边角料,架空了,用乙炔龙头烧红,「饭格子」一会儿便热气腾腾,「嗞嗞」冒出热气。用湿布隔着托在手里,用调羹将饭、菜拌匀了,舀进嘴里,就着用搪瓷缸沏的酽茶,那叫一个满足。
《三虾麵》B0000000428 · 2021年4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裕兴记
中国哪里的麵条最出名?这是一个根本就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首先是「出名」标准就很难界定。是地域分布,还是喜欢的人数?
十年前,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评选出了「中国十大名麵条」:武汉热干麵、北京炸酱麵、山西刀削麵、河南萧记烩麵、兰州拉麵、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麵、镇江锅盖麵、四川担担麵、吉林延吉冷麵。
仔细研究一下,评选出的所谓「中国十大名麵条」,有些是地域性的,像北京炸酱麵、武汉热干麵、镇江锅盖麵等,有些只是品牌或字号,像昆山奥灶麵、河南萧记烩麵,跻身榜单,很有点软广告的嫌疑。很难相信这样的榜单不是评委相互妥协的结果,不具权威性,也没有参考价值。
杭州的片儿川入榜,理由是杭州人都知道。这个理由很奇怪。上海的本帮麵,上海人都知道。而上海的人口基数是远大于杭州的,为什么上海本帮麵没有入选?奥灶麵入选,理由是奥灶麵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就更无厘头了。如果这算是个理由,那常州银丝麵、蓬莱小麵就很委曲。当然,如果是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个倒可以算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很多麵条,分布广,知名度高,并不是麵有多好,很大的可能,只是因为人口输出,从而带动了饮食文化的输出。
小众的可以很出彩,大众的可以很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