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F0300000407 · 2021年4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这是闹同学的一篇作文。在孩子的眼里,长辈经常会是神一样的存在。
文中一字未改,所有病句及错字均原样保留。
说真的,被感动了。感觉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
《万能的外公》
我的外公什么事都会,他简直就是我的万能外公。
当他做糖醋排骨时,他就像一名米其林大厨;当他照顾花花草草时,他就像一位勤劳的园丁;当他逗我开心时,他就像一个滑稽的小丑。他也是一个可以带我环游世界的旅行家;是一本可以解答我所有问题的百科全书,还是一位可以用相机记录下我从小到大无数重要时刻的摄影师。
可是,最暖心的还是他的「超人模式」。
有一次,我在篮球训练时,脚踝韧带拉伤了。见到外公时,我很懊丧。
我含带眼泪说:「外公,我的脚受伤了,好痛好痛,你能扶我吗?」
外公二话不说,直接把我抱起来就走。
「外公,不行,我很重,你抱不动!」
外公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没事,他抱得动。
他抱着我下楼,上楼,过马路,坐地铁,直到回家。我想想,平时他背个书包就很累了,现在除了一个大书包,他的肩上还有一个那么重的我!天哪!他的腰疼又会犯啦!
果真,第二天,外公的腰疼犯了,起床都废劲。外公说,比起自己的腰,他觉得我的脚更重要,他会在我需要被保护的时候用尽全力。
我爱我的外公,他也非常爱我。也许你只觉得他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老头,可就是因为他爱我,他才成为了我的万能外公。他那颗爱的种子在我心中发芽,开花,结出了好多好多幸福。
《蚕豆》B0000000162 · 2021年5月6日摄于中国江苏苏州旺山
蚕豆古称胡豆。「张骞使外国,得胡豆种归」。此一说如属实,蚕豆在中国的栽种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蚕豆」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胡豆,豆荚状如老蚕,故名」;二是「谓其蚕时始熟故名」。
在上海人眼里,蚕豆有两种,一种是「本地豆」,即上海当地产的蚕豆;除此之外,就都是「客豆」。上海人对「本地豆」情有独钟,吃蚕豆首选本地豆。本地豆豆荚里只含两粒豆,而客豆豆荚里往往会有三粒、四粒或者更多的豆,因此,本地豆豆荚短,饱满,很好认。
蚕豆,春夏之交当仁不让的时令菜。宋舒岳祥《小酌送春》诗云:
春风元逐土牛来,欲去金钱买不回。
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
落花流水辞梁苑,芳草斜阳上楚台。
孝子不嫌闲寂坐,绿阴如屋两三杯。
《私房饺》B0000000158 · 2021年5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长宁
昨天跑去朋友家蹭饭,结果蹭到一顿私房饺。
馅是荠菜猪肉,原是打算用来包馄饨的,改包饺子后,另加了虾仁、香菜末、葱花,再淋上煮沸的麻油,拌匀。包出的饺子且香且鲜,口味独特。
这一顿,我先吃了十二个,没过瘾,又续了十个。
《薄荷夹糕》B0000000154 · 2021年5月7日摄于中国江苏苏州
苏式糕点以肥润香软、甜松糯韧、色彩纯朴、造型美观闻名遐迩,是苏州人逢年过节的必备食品。春节的桂花糖年糕、猪油年糕,元宵的汤团,二月二的撑腰糕,清明的青团,四月四有阿弥糕,轧神仙庙会的神仙糕,九月九的重阳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苏州的糕点店遍布大街小巷,但最受苏州人推崇的恐怕还是万福兴。
清宣统三年,江阴人宋之芳父子在苏州东中市都亭桥堍开了一家糕团店,取名万福兴。之后虽几经易手,但万福兴的店招一直延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万福兴现有数家分店,东中市店为其总店。店内仍保存了三件当年开店时所用的制糕物件,被视为镇店之宝,弥足珍贵。
现万福兴制作的糕团品种多达60余款,包括20余款季节性产品。由于广受欢迎,尤其是节庆,万福兴经常一糕难求。
除了糕团,万福兴的苏式面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去年夏天,我去常熟办事,中午特地跑去吃焖肉面。同桌的当地老哥操着一口纯正的苏州话说,在万福兴,冬天吃焖肉面、夏天吃炒肉面才是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