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20180320


《垂丝海棠》D0007000002 · 2014年4月6日摄于中国江苏扬州瘦西湖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海棠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和牡丹、兰花、梅花并称「春花四绝」,自古以来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海棠的脍炙人口的曼妙诗篇。但很可能,诗人吟诵的海棠和你所理解的不是一回事,因为在中国,好几种花卉都称为「海棠」,尽管它们可能分属完全不同的科属:

西府海棠,小乔木,蔷薇科苹果属;垂丝海棠,小乔木,蔷薇科苹果属;木瓜海棠,小乔木,蔷薇科木瓜属;贴梗海棠,小乔木,蔷薇科木瓜属;四季海棠,肉质草本,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湖北海棠,乔木,蔷薇科苹果属;西湖海棠,落叶乔木,蔷薇科苹果属。

这些海棠花形、花色、花期等差别很大,比较好区别。但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非常相似,常被混淆。我对比过很多图片,发现二者之间最简便易行的辨认方法是看它们花梗的颜色:绿色的是西府海棠,而紫色的则是垂丝海棠。


《五彩滩》A0110030001 · 2012年8月19日摄于中国新疆布尔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阿克吐别克村227省道和额尔济斯河之间有一处悬崖式的雅丹地貌,从北往南,地势逐渐降低,到额尔济斯河边上时,已经变成了一片起伏的缓丘。由于缓丘的岩石中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其表面呈现出红、黄、绿、紫、白、黑等不同颜色,缤纷而斑斓,在额尔济斯河的碧波映衬下格外的耀眼夺目,因此被称为「五彩滩」。

额尔济斯河的南岸是一大片河谷,虽仅一河之隔,却是林木繁茂、绿树如荫,呈现的是与寸草不生的五彩滩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真可谓「一河隔两岸,南北不同天」。

五彩滩位于去往喀纳斯、禾木、中哈边境的必经之路上,距布尔津县城24公里,而它最美的时候是在日落之前的一两个小时,因此可以在从喀纳斯、禾木的返程途中顺道前往。


《巡游在加勒比海》F0300000141 · 2017年11月6日摄于「地中海 · 歌剧」号邮轮

 

借明末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的《内人生日》聊表心意:

 

潦倒丘园三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

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

 

诗中「三十秋」原为「二十秋」。


《人间三月》D0007000001 · 2015年3月2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公元815年,亦即唐元和十年,一向春风得意、无所顾忌的白居易终因言行不当被贬。这让这位虽只位居「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却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白面书生满腹委曲,心生「换尽旧心肠」之意,从此只求「独善其身」。

两年之后,亦即唐元和十二年,白居易携朋带友同游庐山。时值春夏之交,芳菲尽谢。当一行十七人来到大林峰大林寺时,见桃花正艳,春色正好,不禁诗兴大发,当即吟七绝一首,即《大林寺桃花》。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

有道是山高不胜寒。桃花由平原向高山递次而开,本稀松平常之事,见多识广的白居易不至于如此兴奋。《大林寺桃花》看似言景,实为自勉。他的这首七绝归纳起来就八个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交河故城》A0110020004 · 2012年8月23日摄于中国新疆吐鲁番

 

唐朝后期,动荡的局势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却日渐繁盛,这更是让充满艰险的陆上丝绸之路雪上加霜,日渐衰弱,交河随之没落。到公元14世纪,这座本已风雨飘摇的西域王城又屡遭战火,最终被彻底荒弃,成为一堆废墟。所幸的是,由于吐鲁番常年干旱少雨,交河遗址能够大致完好地保存至今。

这些年来,尽管对交河故城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考古发掘,包括故城附近的两座中国汉代时期的车师国贵族墓葬。但在这片被遗弃了7个世纪的废墟仍有着许多待解之谜。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城内发现的婴儿墓葬群,280座婴儿墓规整有序地安放在一起。数以百计年龄相仿的婴儿为什么会在同一时期死亡?他们又因为什么原因而死?对此,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婴儿可能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烈性传染病,但也有专家猜测,当时的车师国很可能遭到了外族的猛烈攻击,车师人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免遭外族的凌辱,同时也向神灵祈求庇佑,车师人在位于王城中心位置的官署区举行了一次惨烈的祭祀,这些婴儿很可能就是那次祭祀的献祭。这种推断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确实存在着活人祭。

2014年,交河故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A0110020003 · 2012年8月23日摄于中国新疆吐鲁番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建筑城市,其建筑遗址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整座城市分为三个区域:官署区、居民区和寺庙区。城市的中间是一条南北走向,长约340料,宽8至11米的中央大道。

无论是选址还是城市布局,车师人在修建这座王城时已经意识到自身的处境。交河虽然没有城墙,但当年奔腾的交河水与河水冲刷而成的悬崖峭壁成为这座古城的一道天然屏障。从保存较为完好的东城遗址来看,它的城门是斩崖而成的关口。从城门进城的门道不但很陡,而且十分狭窄。门道两侧是高耸的影壁墙,城门旁边的圆形空间则非常像是中原城池中用于防卫的瓮城,其上还设有了望的哨所。交河故城的所有城门都不与城中的主干道直接相连,进入城门之后,必须左右迂回才能找到位于城中心的中央大道。而在东城门与中央大道曲折相连的横街两侧,则是高达6米的生土墙,并且不与居民区直接相连。这样的城市布局非常不利于大部队的长驱直入,其防御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公元45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凉国王族沮渠安周率军攻下交河,延续了五百多年的车师前国就此灭亡。不久之后,高昌国建立,并且统一了吐鲁番地区,曾经的车师王城交河同时成为了高昌国的一部分。但此时的交河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

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兵攻下高昌,在交河设立安西都护府。唐朝的强盛让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荣,地处陆上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交河城也因此再度焕发生机。在现在的交河故城遗址中,有相当多的建筑遗存便出自这一时期。


《交河故城》A0110020002 · 2012年8月23日摄于中国新疆吐鲁番

 

交河城所在的新疆吐鲁番西部曾经是中原通往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和沟通内地与西域的门户,是陆上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商站和中西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枢纽。

早在西汉强盛之前,以交河为王城的车师国依附于兵强马壮的匈奴,成为奴出入西城的通道和控制西域的桥头堡。汉朝出于彻底击退匈奴的侵扰和经营西域、保障陆上丝绸之路畅通的目的,必须有效地控制交河。因此,车师国便成为两个大汉和匈奴这两个当时的军事强国争夺的对象,甚至是两国军队交战的战场。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兵攻打车师,拉开了「五争车师」的帷幕。当时匈奴以数万之兵驰援车师。汉军因寡不敌众,被迫撤离。「二争车师」和「三争车师」分别发生在公元前89年和公元前72年。这两场战争汉军均获全胜,车师归顺汉朝。不料,汉朝大军撤离后,匈奴卷土重来,并重新控制了车师。公元前68年,汉朝和匈奴之间「四争车师」。汉宣帝派侍郎郑吉挂帅出征。郑吉不负重望,一举夺下车师,并且就近屯田。在此之后的七年里,匈奴不断出兵袭扰,郑吉便率1500屯田兵屯驻交河城,利用交河城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成功抵御了数以万计的匈奴军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公元前62年,汉朝正式设立戊己校尉负责在车师屯田。两年之后,匈奴内乱,匈奴的日逐王归附汉朝,汉朝由此完全控制了西域,车师也被汉宣帝一分为二,交河成为了车师前国的王城。


《交河故城》A0110020001 · 2012年8月23日摄于中国新疆吐鲁番

 

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处的雅尔乃孜沟里有一处柳叶形的台地,当地人称为「雅尔和图」,意为「崖城」。台地比沟地高出30多米,长约1750米左右,最宽处为300米。在这片总面积约为37.6万平方米的狭长区域内,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古代王城遗址:交河故城。

交河城的历史开始于2200年前,终止于公元5世纪。它的建造者是古代西域的车师人。

车师又称姑师,是中国汉代时西域二十六国之一。当年汉武帝派兵攻打楼兰,威震西域诸国,姑师便退居到今天新疆的吐鲁番一带,改名车师,并修建了交河城。从那时起,一直到公元五世纪中叶车师灭国,在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交河城一直都是车师国的王城。当时,交河城所在的台地还是一处河心洲,发源自天山的交河环绕四周,是交河城天然的护城河。据中国东汉时期的史书《汉书 · 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

交河城的建造方式非常奇特:不是由下而上层层堆砌,而是像纂刻阳文印章一般,从上往下挖,硬生生将土质的台地掏空,留出四壁,最后盖顶。车师人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建造他们的王城,首先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独特的地质条件,其次是据说这种半地下建筑特别适合吐鲁番极端干热的气候,冬可御寒,夏能隔暑。


《大头儿子的小头爸爸》G0000000006 · 2016年4月4日摄于中国湖北武汉户部巷

 

前年在湖北武汉的户部巷排队吃热干面,场面有些火爆,队伍一直排到了巷子中间。队伍的边上有两个面人摊儿,一个摊子上堆满了各种卡通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另一个摊儿则更绝,跟速写差不多的意思:现场给人以面造像,捏出来的面人儿有七八分像。

「面人」也叫「面塑」,各地庙会、集市上经常能见到,一个摊儿,各色的面团,再就是一把小竹刀,简简单单,可捏出来的小人儿、小动物、小物件啥的,生灵活现、惟妙惟肖,很招孩子们的喜爱。

面人是很草根的民间手工艺,在2008年被收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面人真正始自何时已不可考。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而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南宋的《东京梦华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不过,那时的面人不像现在,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

跟中国很多其他的行当一样,面人也有自己的「祖师爷」。

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渡芦江时忽遇狂风大作。孔明随即以面塑成人头、牲礼祭拜江神。说也奇怪,大军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孔明因此被推为这一行当的祖师爷儿。

有一种说法,最早的面人儿实际上是馍。根据宋代《梦粱录》的相关记载来看,当时面塑作为礼品或供品,主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等日子。

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做面馍的习俗,其中以荷泽、霍州、忻州、绛州、山西以及陕西较为出名。其中在陕西关中东部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花馍的高手,其申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曾经在一档介绍各地美食的电视专题节目中见识过她们制作的花馍,一团面儿,经剪刀、菜刀、梳子或剪或切或梳,再用枣儿、花椒啥的上色,做出来的花馍一个个憨实、喜庆、形态憨实,很招人喜爱。关中花馍与剪纸、皮影、泥塑、脸谱、面花等一起被誉为「秦艺六绝」。

小面人儿除了能吃还能把玩。尽管无论是吃的还是把玩的,其主要制作材料还是以面为主,但把玩的面人儿不同于吃的,除了色彩艳丽、造型细腻外,还得防霉、防裂、耐玩、耐藏,当然还不能招虫蚁,在面里头掺了不老少的东西,像石蜡、颜料以及防腐剂等,所以给孩子买面人玩,一定要关照再三:这东西吃不得。


《烤鸡屁股》B0000000017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

 

现在很多人热衷的「心灵鸡汤」,其实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苏东坡有一句千古名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说的是如果兜里就十块钱,是割块肉回家煮了解馋,还是买盆翠竹妆点屋子?这里所说的「肉」,可以是肉,也可以是鸡、鸭、鱼、鹅,指的是物欲;而「竹」,可以是竹,也可以是梅、兰、松、菊,指的是节操。苏东坡说,物欲事小,以后有得是机会弥补;但节操事大,一旦失节,再无药可救。所以他宁可食无肉,也不可居无竹。

嗯,这个很「心灵鸡汤」。只是他姑且说,你姑且听。因为苏东坡还说过:「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所以,对「心灵鸡汤」不用太过上心。很可能,就在听的人感到自己的心灵徐徐升华的时候,说的人正坐在家里美美地喝着鸡汤。


《布拉迪斯拉发街景》A2401000006 · 2014年7月21日摄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多彩的民俗,旖旎的风光,怡人的气候,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斯洛伐克旅游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在冷战时期,斯洛伐克曾经是东方阵营中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1993年独立之后,斯洛伐克的旅游业逐渐衰落,持续低迷10年之久。

2004年斯洛伐克加入欧盟,其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旅游业被列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得到了政府不遗余力的大力扶持。

布拉迪斯拉发处在欧洲另外两座名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中点,距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仅60公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布拉迪斯拉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斯洛伐克旅游发展战略中最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斯洛伐克所有旅游热点中,布拉迪斯拉发最受游客的追捧和青睐,其次是高塔特拉山、瓦赫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

斯洛伐克是《申根公约》签署国,从陆路入境非常便捷,甚至根本感觉不到穿越边境。从维也纳搭乘电车便能直接抵达布拉迪斯拉发,时间大约1个小时。


《圣米哈尔门钟楼》A2401000005 · 2014年7月21日摄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布拉迪斯拉发现在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是圣米哈尔门。

圣米哈尔门建于1300年左右,原为中世纪时布拉迪斯拉发五座城门之一,建成初期为哥特式建筑,16世纪时该城门曾一度被毁,后被改建成文艺复兴风格建筑。18世纪时圣米哈尔门再次大规模修复,并加建了51米高巴洛克风格的绿色圆顶钟塔,塔顶是天使圣米哈尔的雕像。塔内现为小型兵器博物馆。

圣米哈尔门的两端分别是巴希托瓦街和米哈尔街。巴希托瓦是旧城最窄的巷弄,据说古时布拉迪斯拉发的侩子手们都住在这条街上。米哈尔路是一条坡道,在稍高处的街道两侧,文艺复兴式民居鳞次栉比,小型专卖店、画廊咖啡馆、食品店和酒廊,以及一些露天咖啡馆充斥其间,热闹非凡。

圣米哈尔塔不仅是布拉迪斯拉发旧城的地标性建筑,登上塔顶还可以饱览城市全景。


《旧市政厅》A2401000004 · 2014年7月21日摄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作为一个中欧内陆国家,斯洛伐克西接捷克,东接乌克兰,北接波兰,南接奥地利,这些国家,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重或轻,都对斯洛伐克产生过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烙印,或深或浅地留在了布拉迪斯拉发。

布拉迪斯拉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代,是古罗马帝国的要塞。古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所谓的「中世纪的黑暗」时期,战争频乃,秩序大乱,从而引发了公元5、6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斯拉夫人开始在这里出现,到公元8世纪时逐渐定居下来,由此才拉开了斯洛伐克的历史帷幕。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这座城市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名称:在德语中,它是「普莱斯堡」;在匈牙利语中,它是「波佐尼」;在希腊和拉丁语中,它是「多瑙河之城」。而「布拉迪斯拉发」这一斯拉夫语名称,直到1919年才正式得以确定。

布拉迪斯拉发有旧城和新城之分,其中的旧城集中了众多的历史性建筑。这些巴洛克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或歌特复兴风格的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某种意义而言,其中的一些建筑甚至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发展进程。像圣马丁大教堂修建于13世纪,16世纪时,随着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匈牙利移都布拉迪斯拉发,这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便成为了国王的加冕教堂。到19世纪中叶,先后有11位国王和8位王后在这里加冕,其中就包括玛丽亚 · 特蕾西亚。

布拉迪斯拉发旧城中另一处重要的历史性建筑位于旧市政厅背面主教广场上的大主教宫。1543年,当时匈牙利王国最重要的宗教城市奥斯特里霍姆被土耳其占领,大主教因此迁往布拉迪斯拉发。大教堂宫于15世纪50年代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改建,后历任大主教又对其进行过多次改建。18世纪下半叶,时任大主教约瑟夫 · 巴达尼重建了大主教宫。工程于1778年开工,经历3年,于1881年竣工。19世纪中叶,大主教宫迁回奥斯特里霍姆,这幢建筑便出售给了当时的布拉迪斯拉发市政府。在后来的装修中,六件极其珍贵的17世纪英国壁挂被从这幢建筑的墙缝中发现。这几件壁挂讲述的是一个青年与维纳斯女神中的女公爵海洛之间的爱情故事。

大主教宫里的镜厅是布拉迪斯拉发市会议厅,拿破仑曾经到访。除此之外,这里的绿色沙龙、灰色沙龙、蓝色沙龙、红色沙龙、金色沙龙里分别陈列有从16至20世纪初的绘画、家具和陶瓷制品等。1805年12月2日,由英国、俄罗斯、奥地利、那不勒斯和瑞典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被拿破仑击溃。同年12月26日,奥地利与法国在这幢建筑里签署了著名的《普莱斯堡和约》。这一《和约》不但改变了当时欧洲的政治和疆域版图,导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消亡,同时也造就了后来的德意志帝国。


《斯洛伐克国家大剧院旧楼》A2401000003 · 2014年7月21日摄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的总统府、国会、政府、最高法院、中央银行以及很多国家的大使馆和领事馆的所在地,也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州的州府所在地。

布拉迪斯拉发不但是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斯洛伐克的文化中心。大学、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以及其他重要的文化与教育机构散落在布拉迪斯拉发的大街小巷。

在欧洲历史上,布拉迪斯拉发的地位极其显赫。公元10世纪,布拉迪斯拉发并入匈牙利,后又设立波佐尼郡,成为匈牙利王国边境地区重要的经济和行政中心。1291年,安德鲁三世首次授予普莱斯堡城市特权,1405年,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又宣布其为皇家自由城市。在1526年的莫哈奇战役中,匈牙利王国被奥斯曼帝国击败。但数年之后,奥斯曼帝国又向匈牙利求和,布拉迪斯拉发于1536年成为匈牙利的新首都,在哈布斯堡王朝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座「加冕城市」,国王、总主教、贵族和所有主要机构都驻扎在此。从1536年到1830年,共有11位国王和女王在圣马丁主教教堂加冕。

布拉迪斯拉发在18世纪玛丽亚 · 特蕾西亚统治时期繁荣起来,逐渐发展成为今日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疆域内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在玛丽亚 · 特蕾西亚之子约瑟夫二世的统治时期,尤其是在1783年,为强化匈牙利与奥地利的联盟,匈牙利的王冠被送往了维也纳。这一事件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布拉迪斯拉发由中兴开始走向没落。


《主广场》A2401000002 · 2014年7月21日摄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公元5世纪前,现在的斯洛伐克一带是罗马人和日尔曼人的边界,战乱不断。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这时出现了第一批西斯拉夫人。这便是普遍认为的斯洛伐克可以追溯的最早历史。但斯洛伐克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出现,则要晚得多。

公元7世纪和8世纪,斯洛伐克分别属于萨莫王国、尼特拉公国和大摩拉维亚帝国。到了10世纪初,大摩拉维亚帝国灭亡,匈牙利人开始统治斯洛伐克,后一并归入奥匈帝国版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斯洛伐克与捷克一起,成为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好景不好,第二世界大战爆发,斯洛伐克被纳粹德国占领,并成立了傀儡的斯洛伐克王国。战争结束后,斯洛伐克又与捷克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突变,开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和多元化政制体制,并于1990年3月将国名变更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次月,再次更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才正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斯洛伐克共和国,布拉迪斯拉发这座历史名城同时成为这个崭新共和国的首都。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A0101040001 · 2014年2月2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当南京路还是「十里洋场」的时候,黄浦江西起复兴岛,东至黎平路的浦西沿岸逐步发展成为上海最大的工业区。到1937年,这里集中了16家大中型企业,包括英商的怡和纱厂、杨树浦水厂、煤气厂、中国肥皂厂;美商的杨树浦发电厂、慎昌洋行机器厂;日商的裕丰纱厂、明华糖厂等,以及民族企业伦章造纸厂、恒丰纱厂、华盛纺织总厂等。其中裕丰纱厂最为出名。夏衍的名著《包身工》的生活背景就是裕丰纱厂。而大名鼎鼎的「龙头细布」也出自该厂。

抗战胜利后,日商裕丰纱厂被国民政府所接收,成为当时「纺管局」下的第十七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该厂被收归国有,命名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简称「国棉十七厂」。「文革」期间,「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就发迹于「国棉十七厂」。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终结,国棉十七厂由于市场、管理,以及体制本身的原因,渐渐不能适应市场,最终被淘汰,只留下一排排锯齿状屋顶的破旧厂房。这些建筑,成就了现在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由曾设计上海大剧院的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机构,担任概念设计,目标是「将上海打造成继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和日本东京全球五大『国际时尚之都』之后的『第六时尚之都』和与国际时尚业界互动对接的地标性载体和营运承载基地」。


《老码头》A0101030001 · 2014年3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

 

上海中山南路上的「老码头」,其前身是上海大名鼎鼎的「十六铺」码头。

据上海市档案馆编著的《上海名街》记录: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当时有文献这样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这时的十六铺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港口。

「十六铺」一名首现于清咸丰、同治年间,距今约140余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当年的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负责区域治安。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只划分到了16个铺,其中十六铺最大,区域覆盖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随之取消。但是因为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都将这里称作「十六铺」,作为一个地名,这个名称也就存用至今。

20世纪70年代,随着客运的迫切需要,原先的装卸区与客运站合并起来,以十六铺码头为基地,重新成立了上海港客运总站。由于设施陈旧跟不上,1982年,把原来李鸿章创办的招商局仓库拆了,建造了十六铺新客运站。新客运总的三大亮点:自动扶梯、摄像头监控,以及配备有落地门窗、空调、沙发的七个小候船室,一时间轰动上海。

然而,公路大发展后,水路作为交通工具形式的衰落是历史必然。1998年,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上海至宁波只需要4小时车程,这条水路航线面临停掉的可能。2004年9月,随着十六铺客运码头定期航线被全部迁至地处长江口的吴淞客运中心,十六铺从此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风马旗》A0106000001 · 2010年8月6日摄于中国西藏

 

藏地,最亮丽的风景一定是随处可见,在空中猎猎飞扬的风马旗。

风马旗,也称「经幡」。二者是不是一回事,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也有人说不是。为这事,我特意查找并阅读过很多资料,确实有人说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但大都没有确实地指出其区别所在。由此判断,经幡和风马旗应该是一回事了。

风马旗,或经幡,藏语称为「隆达」。「隆」指的是风,而「达」则指的是马。悬挂风马旗最主要的目的,是当风吹动印着经文的五彩经幡时,等于自己诵颂了一遍经文,算是一种功德。这和转经筒非常类似。

有关风马旗或经幡的种类和用法,说法很多。现将去年3月28日刊登在《甘孜新闻网》上一篇名为《风马旗的种类和祭祀活动》的文章转载如下,供参考:

风马旗的种类,按照用途可分为三类。

一类就是布印「风马」旗。它是在长方形、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各个单色布片上印刷上红色或黑色的拼图和经文,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不等,主要用于悬挂或插挂。每五色为一组,数组为一挂,视环境地势需要,可长可短,长者达百米以上,短者犹如片片活脱鲜亮的小彩旗,插于草原帐篷、农家宅院、城乡居民的屋顶上。

仅以插于每户藏家房顶的经幡来说,每年都要换新。换新的日子是根据藏族历算,选择藏历新年初一过后的某个良辰吉日。这天早上太阳刚升起照到房顶的时候,全院老老少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而欢乐的换插经幡、祭神、祈福的「托散」仪式。

在西藏高原,但凡有人到的地方,都竖插着或顺挂着风马经幡。不论喜庆生辰,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风马,喻示着天、地、人、畜和谐吉祥。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迁徙一处,搭完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系挂经幡,以祈周围神灵的认可和佑护;朝圣者结伴跋涉荒漠,也一定要扛一面醒目的风马经幡,祈求神灵使自己免入迷途或遭遇灾星;在丛林水泽,人们也要遍挂彩幡,以示对树灵水怪的敬重和供奉;在莽原野岭高悬彩色经幡,以示对山神岩「赞」的虔敬与祈祷;在圣迹古刹张挂五色经幡,表示对神佛祖灵和先哲贤人的敬仰与崇拜;阳春三月开犁播种,耕牛的头角上也一定要披挂或高插风马彩旗,那是向土主地母致意和祈敬,祷求五谷丰登。

横贯于拉萨红山和药王山之间数百米长的层层叠叠万国旗般的风马经幡,让人一见就永远无法忘记。它是那样的激荡、缠绕与张扬,是那样的雄浑、壮观,这样的景观,在西藏和毗邻省区几乎到处可见,特别是金沙江两岸林区,风马经幡简直是漫山遍野,遮天蔽日。这些经幡和风马旗真是连天接地,密密层层,在高原的劲风中猎猎地飞扬,哗哗地飘荡,如同搭起一张张梯子,一道道桥梁,联结着天与地、人与神、今生与来世。

另一类是纸印「风马」片。主要用作对天神、山神、赞神和龙神以及佛事祭祀活动时祭献抛撒的吉祥物,也可作为供奉物成组悬挂或张贴于室内外。大者尺余,小者仅几厘米。最常见的就是风马图像印在四五公分见方的纸片上,这种「风马」纸片成千上万地印制,它也作为一种祭祀用品,煨桑时撒在喷吐飘飞的烟缕上,随着香烟飞升起来,祭祀者伴以祝词:

 

今日风马升起来,

袅袅升向空中。

没有升起的风马,

请连连升起。

满是吉祥,

风马呦,愿你都升入高空。

 

每逢宗教节日,在所有大小寺庙包括拉萨大昭寺前的煨桑灶旁,往往是风马纸片到处飞舞,飘落积存到地面上就是厚厚的一层。

第三类就是各种经幡,根据色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黑色或朱砂色将经文图符印制在整匹白布上;一类是同「风马旗」一样,在蓝、白、黄、红、绿布块上用经文图符相间组合的经幡。经幡的组合形式根据其地点场景、信仰仪轨、祈祷功能的不同,一般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悬挂式的,视其环境、地势、用途张挂,可长可短,可疏可密,长者达数百米以上,密者数十上百层悬挂,有的还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占地面积数百上千平方米的经幡城。这些悬挂式的经幡,具体形状各种各样,有在长条形的布上印上四方形的风马旗图案;也有网状条幡。第二种插挂式的,在竖长方形的纱布或丝巾上印以风马旗图案,一边缝在旗杆上,另一边缀上很多条直的飘带。这些风马经幡主要插在村口、屋顶、十字路口、山顶或山道上。第三种就是经幡塔,可以用不同色彩的布块做,也可以用哈达一样的丝巾来做。在康定、道孚等县区,每一个村庄都有一座用丝质风马经幡层层系挂、片片重叠而成的撑天大伞般的经幡塔,用作集体祭祀的场地。在黄河源头玛多县的一座经幡塔,高10余米,方圆百余米,用无数条牦牛绳呈放射状牵连起,由几十层经幡呈环状围绕中心嘛呢堆上高大的经幡柱,整体呈现出宽大的金字塔造型,真是蔚为壮观。第四种是立柱式经幡,常见于寺院、佛殿、经塔、山顶、宅院、神山、圣湖等地。其形制巨大者达数十米,如阿里冈仁波钦神山下的经幡柱、江孜白居寺「十万吉祥多门塔」前的经幡柱等。柱顶装饰有铜铸镏金日月、宝瓶、五彩华盖、牦牛尾,然后就是数十米长条的风马经幡,在风的吹拂下发出「哗哗」的巨响。

最后补充一点:通常所见的彩色经幡也叫五色经幡,由蓝、白、红、绿、黄组成,而且五色的顺序是有严格规定的。其中蓝色象征的是蓝天,白色象征的是白云,红色象征的是火焰,绿色象征的是绿水,而黄色则象征的是大地。


《经轮常转》F0100000025 · 2010年7月31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在藏地,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随时都能看见左手持念珠、右手执经轮,四处游走的藏民。

手摇经轮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唯藏地所独有。

几乎所有藏地寺院都有经轮,也称「经筒」或「转经筒」、「转经轮」,有单个的,更多的是整排的。经轮外刻内藏各种经文。每转动一次经轮,等于诵读了一遍所有这些经文。而藏民手中的手持经轮,就是一种随身携带的经轮。

经轮很可能是由中原传入藏地的。

明代佛教典籍《神僧传》卷四中记载:「初大士在日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谓之轮藏。仍有愿言。登吾藏门者生生世世不失人身。从劝世人。有发於菩提心者。能推轮藏。是人即与持诵诸经功德无异。今天下所建轮藏皆设大士像。实始於此。」文中提及的南韩梁代大士傅翕所建的「一柱八面轮藏」应该就是现代遍布藏地寺庙的经轮的鼻祖。

经轮的种类很多,其中装藏有观世音心咒六字真言经文的经轮被称为「嘛呢轮」,是最常见的一种经轮。

藏民大都信奉藏传佛教,对观世音尤为笃信和虔诚,认为只要吟诵观世音的「心咒」,即「唵、嘛、呢、叭、咪、吽」这「六字真言」就能「不被业惑所染,与七地菩萨具有同缘分,被誉为见解脱、闻解脱、忆解脱、触解脱。」每念一遍便多一份功德。

转经轮的功德无量。「瑜伽士修持七年的功德,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于大一劫当中精进修习六波罗密,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于一大劫中听闻三藏四续的功德,不如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因此,转经轮也就成为了藏传佛教信徒们最通行的修行方式。


《雪域普陀布达拉》A0106010004 · 2010年8月7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的红山上,总建筑面积138025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2000余间,主体建筑高达115.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式建筑群。

我是2010年夏季去的拉萨,尽管之前在影视和图片中曾无数次见到过布达拉宫,但在贡嘎机场去酒店的路上,真正亲眼目睹到这座红白两色的宫殿时,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突然而至的莫名的激动。

其实红山并不很高,差不多也就一百米出头,但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借山造势,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会震撼于它无以伦比的磅礴气势。

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群自下而上,分为雪老城、白宫和红宫。它们暗合了佛经中关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学说,即修行的三个境界。雪老城指山前的方城,是普罗大众的世俗场所;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举行政教活动的地方;而红宫则是由各类佛殿组成,殿内供奉有十位达赖喇嘛的灵塔。布达拉宫的墙体色彩同样蕴含着独特的寓意:白色代表慈悲,红色象征智慧,金色则预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松赞干布统一了藏地的各个部落,并在地处拉萨河谷中心的红山上修建起一座拥有999间房屋的王宫。与此同时,为了加强精神控制,以武力统一藏地之后的松赞干布开始引入佛教。布达拉宫至今仍保存着一尊来自印度的「时间自在」十一面观音像,据说就是当时所传入,是藏地最早的一尊佛像。不仅如此,松赞干布还把观世音菩萨视作他自己的本尊佛,如此一来,他所居住的宫殿自然也就成为了世人眼中的观世音的道场。「布达拉」一名即来源于此,意为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圣地。

布达拉宫是藏地民众心目中最为神圣、最为至高无上的圣地。每逢藏历新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藏传佛教信徒会受内心驱使,自发地汇集于此,将心中的祈愿寄予佛祖。那些最虔诚的信徒们会提前数月甚至数年一步三拜地用身体丈量他们千里迢迢的朝圣之路。

1 110 111 112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