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神庙》A4701000003 · 2019年7月5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多伦多的印度教神庙是一座全新的宗教建筑群,大致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左侧为辅助性建筑,供接待、学习之用;右侧为神庙主体建筑,其内供奉多尊印度教神像。

多伦多印度教神庙建成于2007年。整个建筑群共动用了数千立方的石材和木材。这些石材和木材在印度被加工成数万个构件后运到多伦多现场组装。无论是木质构件还是石头构件,大都采用镂雕进行装饰,纹理之精美,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看家护院》F0300000259 · 2019年7月4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开市客」

 

在电商的冲击之下,家乐福走了,乐购走了,但「开市客」来了。据悉全球最大的会员制大卖场「开市客」即将在上海开业。

「开市客」,台湾地区称「好市多」,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同时也是会员制仓储批发俱乐部的开创者。「开市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以最低价格提供给会员高品质的品牌商品。目前好市多在全球七个国家设有超过七百家的分店,其中大部分都位于美国境内,加拿大则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主要在首都渥太华,多伦多也有数家分店。

「开市客」非常类似于「麦德隆」,只是「开市客」的会员资格是需要购买的。不过,所有会员在购物时都会享受到一定比例的返现,这样可以粘住大多数的会员。目前「开市客」会员总数超过八千八百万,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一百万美元,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


《「下克上」》F0300000257 · 2019年7月3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上海这阵子应该已经入梅了。潮湿、闷热,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但多伦多不一样,多伦多的夏天非常舒服。

这一周,天气大都以晴朗和少云为主,会有雨,但雨量不大,而且时间也不长。

这里白天的最高气温很少达到三十摄氏度,通常只有二十七、八摄氏度的样子。由于空气通透,紫外线比较强烈,在直射的阳光下有些炙烤,但只要一到树荫底下就会很凉快,很像中国的北方。


《破布补破裤》F0300000256 · 2019年7月3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来,跟我一起唸:「破布补破裤」。

男女主人出门办事,闹闹坐在起居室的桌子上写作业,外婆坐在琴房的沙发上补裤子,我坐在后院的一株枫树下喝茶、抽烟。

来加拿大一周了。

有了男女主人的热情和慷慨,我们才有这份难得的怡然、安然、恬然和悠然。

非常感谢,由衷的。


《多伦多》A4701000006 · 2019年7月1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

 

多伦多,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及安大略省省会,加拿大经济、金融、航运和旅游中心。在加拿大约3,600万人口中,多伦多市就占了其中约十分之一。

和北美的所有城市一样,多伦多这座超级城市的历史并不很长。它的源头是在18世纪中后期英国北美殖民地的一个定居点:「约克村」。

多伦多有很多有趣的别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最初的面貌。

泥泞约克

18世纪末,作为英国北美殖民地「上加拿大」首府「约克村」,这里到处泥泞不堪。

公猪之城

多伦多最初是法国人建立起的一个贸易点。在早期,这里常见周边的养殖户赶着生猪穿街而过前往码头的景象。

伤心的约克

宗主国英国之所以给上加拿大首府取名「约克」,一是出于对英国约克郡的纪念,二是希望这里有朝一日能超越纽约。问题是大多数英国人始终弄不清楚约克是怎么回事,经常被误认为就是纽约,这让约克人很是伤心。

糟糕的多伦多

多伦多一度实行《主日法》,即周期日当天除了宗教活动外,其他娱乐、体育、商业等活动都被禁止,甚至在公园踢球也被视作违法。人们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美妙的多伦多

这是多伦多市民对「糟糕的多伦多」的一种自嘲。


《尼亚加拉瀑布》A4701000002 · 2019年6月27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今天是「加拿大日」。

1867年7月1日,《英属北美条约》正式生效。根据该条约,原加拿大省,即今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南部、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合并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加拿大自治领。

1879年,7月1日这一天被正式定为「自治领日」,并成为加拿大联邦的一个节日。一个世纪之后,1982年10月27日,根据《加拿大法案》,「自治领日」再次更名为「加拿大日」。

「加拿大日」相当于加拿大的国庆节。每年的「加拿大日」,加拿大全国放假一天,加拿大人会举行各个庆祝活动。

1923年,旨在禁止华人移民的《华人移民法案》在「加拿大日」这一天正式生效,加拿大华人将这一天视为「耻辱日」而拒绝庆祝,直到1947年《华人移民法案》废止。


《休伦湖》F0300000258 · 2019年6月29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

 

北美洲中东部有五个巨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并称北美「五大湖」。

五大湖是北美、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景观之一。虽然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容量最大,但五大湖总面积约二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比英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面。

五大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第四季冰川时期,这一地区在厚达数公里巨大冰盖的重压之下逐渐变成洼地。冰盖消融后,留下了五大湖。

五大湖中除密西根湖外,其余四大湖为加拿大与美国所共有,是两国之间的天然边界。

由于丰富的资源和充沛的水源,五大湖沿岸发展出了许多城市,像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称为「五大湖城市群」。


《乔治亚湾风光》A4701000001 · 2019年6月29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布鲁斯半岛

 

位于多伦多市西北偏北约三百公里的布鲁斯半岛深入北美五大湖之一的休伦湖八十多公里,将休伦湖一分为二,其西为休伦湖,以东为乔治亚湾。

乔治亚湾湖风光旖旎、水天一色,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很适合观光、休闲及水上运动。

1929年,加拿大政府以散落在乔治亚湾的数十座小岛为主体设立了「乔治亚湾群岛国家公园」。


《暑假作业》F0300000255 · 2019年5月27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由于时差关系,来多伦多的这两天作息时间有点乱套,闹今天不到七点就醒了。我让他再睡一会儿,他说睡不着,不如做点暑假作业。于是抱着一摞作业独自一人下楼,说去餐厅做作业。

这次带来的作业,学校布置的及他娘老子布置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乘法口诀」、《暑假生活》、《数学计算》,还有《英语趣配音》、《蛋糕英语训练营》。

闹在家的时候经常磨磨蹭蹭,但这两天在多伦多一反常态,很主动,两天差不多完成了近一周的作业,而且差错也很少。这让我们很安心,也给了我们以后,比如接下来的寒假再带他出门的借口。

哈。


《抵达多伦多》F0300000254 · 2019年6月27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

 

抵达多伦多。

除了航班因哪里火山喷发而多飞行了一个小时外,其他一切还算顺利,包括入境和海关手续。

按照加拿大海关的规定,每个成年人可以免税携带200支,也就是一条香烟入境。但由于这次计划在加拿大待的时间比较久,便多带了几条,准备过加拿大海关时主动申报,补税。

都说加拿大海关查得很严,一旦瞒报,后果会非常严重。

过境时,加拿大边境官问我带没带香烟。我说不仅带了,而且还多带了两条,但已经申报,一会儿过海关时补税。他冲我笑了笑,又挤了挤眼,示意我这会儿海关比较松懈,不用申报可以直接通过。

结果我「明目张胆」地提着四条烟就这么过了海关。


《超市》A2204000008 · 2014年7月19日摄于奥地利蒂罗尔因斯布鲁克

 

先是「车厘子自由」,接着是「荔枝自由」,现在是「水果自由」。其实所有这些「自由」都套用了更早些的一个概念:「财务自由」。

如果你每年的生活总开支为十万元,而你同一时期可以通过出租物业、存款、理财、退休金、股票投资或诸如此类非工资性收入「不劳而获」不少于这个数字,那么,你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车厘子自由」、「荔枝自由」是一种调侃或自嘲,意思是收入低而车厘子和荔枝太贵,吃不起,便自嘲没有实现「车厘子自由」或「荔枝自由」。

今年以来,不光是车厘子和荔枝,几乎所有水果的价格都比去年要高出一截,于是有了「水果自由」这一说。


《瑞典风光》A4600000005 · 2019年5月29日摄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瑞典政府中文官方网站解释说,瑞典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对同性恋最友好的国家之一,是因为瑞典人不断为进一步的改善而努力所致。

除了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权利联合会,瑞典还有其他一些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组织,从隶属于某些政党的团体到青年组织和特定职业组织,如瑞典同性警察协会瑞典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权利联合会等等。这些团体中的大多数会组织活动,发布信息,提供教育和支持。它们一起构建网络,经常与国际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运动相互支持。例如,斯德哥尔摩同性恋节就通过于2006 年成立的斯德哥尔摩同性恋节国际团结基金参与到后者中。

瑞典的许多组织也为那些在本国受到迫害的人士争取在瑞典寻求庇护的权利,因为全球仍有约80个国家和地区将同性恋行为定为非法。

几个瑞典团体和机构投入资源,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人权活动家之间的合作。瑞典法律也规定,移民局会为因性取向和性别而在原籍国遭受迫害的人士给予庇护。

不只是在法律层面,瑞典政府为了让每一个瑞典人都「心满意足」,甚至不惜修正宗教教义:瑞典国教明确表示认可各种形式的爱。「认可各种形式的爱」,而不是仅仅只限于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这种表述可谓一步到位,为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方式的性行为合法化留下了无限空间。

尽管有相当多的牧师对此持保留意见,但瑞典各教区会想方设法找那些认同这一观点的牧师来为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群体的婚姻证婚。

瑞典是一个高收入、高福利的国家,国民生活富裕、衣食无忧,宜家肉丸和鲱鱼罐头肯定已经无法满足瑞典人的全部需求。在对待瑞典人五花八门的性偏好上,瑞典政府如此大张旗鼓、大费周章,除了其公开表述的理由之外,肯定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在冬季无穷无尽的漫漫极夜中不至于无事可做。

「性福」的瑞典人。


《活力四射》A4600000004 · 2019年5月29日摄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用瑞典政府中文官方网站的话说,这个国家为了国民「心满意足」,让那些「并不那么快乐的人」快乐起来,殚精竭虑,操碎了心。

单立法方面:

1944年,同性恋关系合法化。

1972年,瑞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法律上允许变性的国家。

1979年,瑞典全国医疗福利委员会裁定同性恋不再属于精神病。

1987年,禁止企业和政府官员歧视同性恋的法令生效。

1988年,同性恋者被纳入同居法律。

1995年,《登记伴侣关系法案》即《家庭伴侣法》获得通过。

1999 年,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人士监察专员设立。

2003年,修订宪法,将基于性取向的仇恨言论定为非法;同年,同性伴侣获得领养权。

2005年,女同性恋伴侣获得人工授精的权利。

2009年,变性身份和表现被纳入反歧视法案;同年,中性化婚姻法生效。

2011年,禁止基于性倾向的歧视的规定被加入到瑞典宪法中。

2013年,取消法定性别改变后的强制绝育要求。

只是不知道,「同性伴侣领养权」和「女同性恋伴侣人工授精权」这些由瑞典成年人在作出这些「成人游戏」规则时是否充分考虑过孩子可能的负面感受。毕竟瑞典政府也承认,据欧盟基本权利机构2012年针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群体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瑞典受访者中有35%的人认为自己曾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性取向而遭受歧视或骚扰。


《衣冠楚楚的人们》A4600000003 · 2019年5月29日摄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瑞典人总体而言对政府当局持有高度的信任。这种信任是由于公共透明度、平等政治及用于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和制度的悠久历史而产生的。

从1809年开始,瑞典就设立了监察专员制度,即代表个人利益的公共机构。如果有人感到自己遭受歧视,可以向平等监察专员寻求帮助。这个政府机构旨在消除所有形式的歧视。「我们处理的一些案例是关于医疗中心如何对待就诊者的。法律明确规定,歧视是不允许的,但这却无法防止诸如无知和偏见之类的事。」

瑞典政府中文官方网站并没有进一步明确:一旦发生出于「无知和偏见之类」而发生歧视该如何处理。

「例如,医疗从业人员可能会将一种疾病甚或普通感冒与病人的性身份或性别表现做不合逻辑的联系。他们也可能对想要怀孕的女同性恋者抱有成见,从而做出歧视性的决定。目前,我们并不要求医疗从业人士具备相关问题的知识。」

这一点,瑞典政府中文官方网站也同样语焉不详,即医疗从业人员对「病人的性身份或性别表现做出不合逻辑的联系」时需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是有了,但在发生歧视案件时,法庭有足够的裁量空间可以回旋。这对保护瑞典本国公民、本国不同阶层公民肯定具有积极意义。


《斯德哥尔摩街景》A4600000002 · 2019年5月29日摄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高冷」的瑞典人对移民、非法移民及有色人种似乎并不怎么待见,但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群体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以下资料均来自瑞典政府中文官方网站:

2013 年,斯德哥尔摩同性恋游行吸引了约六万名参与者和六十万名观众,表明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团体已成为受瑞典社会欢迎的一部分。

瑞典人认为,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团体显然不是一个同质化的群体,虽然其中的一些人感到心满意足,其他人却可能并不那么快乐。尽管如此,法律和法规会对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里,瑞典采取了重要措施,确保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享有与其他人同样的权利和机会。

瑞典2003年通过了《同性伴侣领养权》,2005年通过了《女同性恋的人工授精权》,2009年通过了《中性化婚姻法》,2011年甚至将「关于禁止基于性取向的歧视的规定」写入了瑞典《宪法》。国际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和双性人协会欧洲分会在一份名为《彩虹欧洲》的年度报告中根据立法情况对各国进行了排名,2013年,瑞典在四十九个欧洲国家中位列第四。

然而,瑞典人认为如果现状已没有改善的空间,那就过于自满了。在瑞典努力实现平等的过程中,立法基准只是中间的步骤,而非最终目标。

瑞典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权利联合会主席维斯特伦德表示:「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如果认为只需做一些小调整,然后就一切都好,那就危险了。对一个国家而言,这是一种不良的自我形象。」

维斯特伦德指出,变性人的权利尤其需要关注。1972年,瑞典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允许在法律上改变性身份的国家。不幸的是,这项大胆的立法举措也存在一些缺陷,包括绝育。这一强制性措施直到2013年才被取销。

瑞典

20190621


《斯德哥尔摩街景》A4600000001 · 2019年5月29日摄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瑞典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下面是一个出生在中国富裕家庭、在瑞典长期生活过的中国女孩对这个国家的切身体验。

 

《瑞典人是不是不喜欢中国人?》

 

是的,大部分瑞典人不喜欢中国人,即便其中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从没去过、也不打算去中国。

我是个来自北京的中国女性,在挪威读了几年书,在瑞典工作过几年。我挪威语流利,可以阅读和听懂瑞典语,我不是中国政府付钱在这儿写字的中国「间谍」,精神也正常。

我只谈我的个人经验,只代表我自己。

普通瑞典人对中国一无所知,除了大量偏见。他们被他们的媒体洗脑,跟我们媒体洗脑中国人一毛一样。在瑞典生活着大约三万一千名华人,其中一些是被瑞典家庭收养的不幸的女孩。这没有影响瑞典的人口分布。瑞典没有华人聚居区。大多数中国人勤劳工作,安静,害怕冲突和政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没什么犯罪和华人相关,至少从我阅读的瑞典大众媒体上看是这样。

好了,该说我自己了。作为一个在瑞典的华人,我是否觉得他们喜欢我?不。

我还记得几年前我刚来的时候,有些比较轻的问题,其中的内涵如此肮脏我都不想写出来。「中国有可口可乐吗?」,这个问题来自餐馆里的一个路人;「你吃狗或猫吗?」,来自同事;「 你怎么没有一出生就被溺死?因为你太愚钝?在你们国家女性没有价值」,这是工作场所同事对我讲的话,因为我有不同意见。没有人抗议,桌上的所有人都保持沉默。我在酒吧里被欺负,因为在斯德哥尔摩下班后我独自去酒吧喝个啤酒,就跟我在北京时一样。我没喝醉。很多斯堪的纳维亚女性独自去酒吧喝酒,但我从来没听说她们碰到过我这种遭遇。好几次,碰到和我爷爷同龄的老头想撩我,坚持说我肯定是泰国人。「泰妹不应该拒绝啦,来跟我跳舞啦,我想带你回家」。我从中国买些糖果,夜班时分给同事,有些人不敢吃,他们觉得里边有肝炎病毒。我跟警察打过交道。我和我的女性朋友,来自象牙海岸的摩娜去参加周六晚非洲宴会。是的,我们穿的有点性感,在路边打车,突然不知道从哪儿钻出两个男的,问我们俩要价多少钱,还给我们看他们的生殖器。我气坏了,打电话报警。一个瑞典女警察过来,问了又问的,上上下下打量我和摩娜,让我感觉我们是性工作者或者毒品贩子。对,瑞典警察,也许好,也许差。我有时会想起我的黑非洲朋友,她在瑞典有孩子。作为黑人,更加不易,尽管她和她老公两口子都是医生。

我有很多很多的负面体验,在瑞典。当他们发现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感觉到在我张口之前,他们的冷淡态度。现在瑞典的移民太多了,差不多五个人里就有一个没有斯堪的纳维亚血统。理解他们的恼火,因为移民而精疲力尽。我记得一个中国的著名歌手嫁给了一个瑞典人。她现在在哪儿?离婚,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北京。在我们中国的互联网上几乎看不到她对瑞典发表意见。

瑞典人在我眼里真的很帅。有八百万瑞典人,我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象这样。个人来说,我肯定不愿意再去瑞典了。想一想漫长的冬天就让我压抑。所以我真的不理解那些中国游客。为什么不去挪威?跟瑞典差不多,但风景美丽多了。瑞典是个富裕国家,他们不需要你们这些来自没有人权、没有民主的共产中国的游客的钱。瑞典人确实喜欢更多的个人自由和民主,比起吵闹的中国游客来。挪威人至少喜欢你们的钱。醒醒吧,中国游客。你们不是来自叙利亚的、没有选择的移民,让瑞典自个儿呆着,保持清净。

别去那儿了。别打扰他们。


《小小剑客》F0300000253 · 2019年6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下午陪这小子去学校,参观他们的击剑公开课。高尔夫、跆拳道、绘画、书法、围棋、乐高、游泳、街舞、轮滑、物理实验,再加上现在的击剑。我跟他娘老子开玩笑,说投了小十万的本,掐指数数,她儿子应该有一大摞的证书了,只是大部分都是初级班。当然,我们全家对这些都不怎么当回事,因为这小子喜欢,乐在其中且乐此不疲,权作玩儿。

前、昨两天期末考试,今天成绩出来了,结果比我们私底下期望的要好得多。

闹闹就读的学校非常棒,孩子十有八九很优秀,家长十有八九也都打过鸡血。所以,对他娘老子,对我们来说,闹闹能不掉队就已经很令人宽慰了。


《丹麦皇家卫队》F0200000021 · 2019年6月5日摄于丹麦哥本哈根王宫广场

 

丹麦王室是全球最古老的王室。之所以说它古老,主要是从940年开始,一千多年以来,丹麦王室血统未曾改变,始终王室成员中世袭。而其他保留王室的国家,大都经历过王朝更替。同一时期的中国,从五代十国到清朝经历了十个朝代的更替。

丹麦第一位君主叫高姆。在他之后,虽然经历了奥伦堡王朝和格吕克斯堡王朝,但这两个王朝并不是通过政变或者篡位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王朝,而是由于国王后继无人,导致第一继承人缺位,由国王或王后的血亲代位继承。「奥伦堡王朝」和「格吕克斯堡王朝」只是表示新国王继位前分别居住在奥伦堡和格吕克斯堡。仅此而已。

丹麦王室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共产生过五十四位国王。所有这些国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丹麦第一位国王的血统,可谓一脉相承。这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


《〈哈姆雷特〉场景》F0200000020 · 2019年6月5日摄于丹麦卡隆堡

 

公元15世纪初是丹麦王国的鼎盛时期,奥伦堡王朝统治着丹麦和瑞典南部地区,并控制了整个厄勒海峡。1420年丹麦国王在厄勒海峡的最窄处的突出部修建起一座名叫「角城」的要塞,并以此为据点向过往波罗的海的各国船只征收海峡通行税。后来的菲德烈二世看中了这个高墙深壕、环境优美的古堡,决定用所收的船只通行税将其改建为王宫,即卡隆堡宫。整个工程从1574年开始一直延续了11年,到1585年才告竣工。

历史上,卡隆堡宫历史上曾两度被毁,第一次是在1623年,除了教堂外,整个宫殿及宫内陈设悉数化为灰烬,直到1637年才被修复;第二次是「北欧战争」期间,瑞典人于1658至1660年间占领丹麦,将卡隆堡宫内的物品洗劫一空。现今的陈设全为根据历史资料重新打造的复制品。

卡隆堡宫还有一个名字:哈姆雷特堡,这是因为当年沙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是以该堡为背景展开的。现在的卡隆堡宫每逢对外开放,都会有演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所演出《哈姆雷特》的一些经典片段。


《腓特烈堡》A4200000003 · 2019年6月5日摄于丹麦

 

菲特烈堡,又称「水晶宫」,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式城堡,位于哥本哈根西部约35公里的小城海勒欧一处碧波环绕、由石桥相连的三座岛之上。北部小岛是国王的主要活动场所,有国王厅、王后厅、王子厅和皇家教堂等;中间的小岛上两排东西对称的建筑是皇室成员、侍从和内阁大臣们居所;各建筑间以山墙相连,其中皇家教堂尖塔高达92米,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菲特烈堡原本为丹麦贵族海洛夫 · 特罗勒的私人庄园。1560年,菲特烈二世为讨好王后苏菲,用自己位于西兰岛南部奈斯特韦兹一座森林宗教场所作为交换将其弄到手,并易名菲特烈堡。当时城堡的规模很小,克里斯蒂安四世继位后,在部分原有建筑的基础上于1625年完成扩建,此后有「丹麦的凡尔赛宫」之称,是北欧现存的最显赫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北欧大战结束后的1722年,丹、瑞两国在菲特烈堡签署了著名的《菲特烈堡和约》,结束了瑞典与丹麦、挪威之间的大北方战争,弗雷德里克四世将这里称之为「和平宫」。但不久之后,克里斯蒂安六世在不远处又另外建造了弗雷登斯堡。这座新行宫亦称「和平宫」。

1 107 108 109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