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飘香》A2104000003 · 2018年11月16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乡村巴扎

 

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有点像中国的新疆地区,阳光充沛,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很适合水果的生长。

乌兹别克常见的水果有苹果、樱桃、石榴、柿子、葡萄、杏子、甜瓜、西瓜等,品种繁多,且品质优异,在原苏联地区非常出名。像葡萄,无论是食用葡萄还是酿酒葡萄,其含糖量超过20%,有的可达27%。去年在塔什干买过一种葡萄干,含糖量极高,糖份甚至呈结晶状。

由于贮藏和保鲜条件有限,乌兹别克的很多水果都被制成了干果或果脯,不仅美味、可长期保存,价格也相当便宜。一公斤顶级的葡萄干,乡村的售价折合人民币三四十元,即使是在首都塔什干,也只有五六十元。这次为了多能多捎点葡萄干,我甚至把内衣都扔了,结果行李还是超重了三公斤。好在南方航空的办票员好说话,没叫补超重费。


《卖馕的乌兹别克斯坦妇女》F0200000014 · 2018年11月16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乡村巴扎

 

今天没有去工地,留在酒店里写报告。

我们住的酒店位于布哈拉乡村,比较偏僻。周边除了几十幢农舍外,就街对面还有一家小杂货铺和一家餐馆。中午时分,我招呼另外一个同事一起去二三里地外的一个巴扎吃午饭,顺便逛逛。

一进巴扎,便见到一个卖馕的铺子。这很乌兹别克。我带着一脸讨好的微笑冲馕铺的主人举了举相机,示意她能不能拍张照。她点头同意,整了整衣服和头巾,很善解人意地拿过一个馕捧在身前。这让人很有些小感动。

这个巴扎应该是当地的一个「购物中心」,吃的、用的、穿的、玩的、戴的一应俱全。我在一个铺子里看中一条丝巾和一条羊毛围巾,开价十万苏姆,合下来九十来块人民币。经过一番连「谷歌翻译」带手舞足蹈的讨价还价,最后以七万苏姆成交。在付钱的时候,见摊主一脸的无奈,猜一定是因为没赚到钱,有些于心不忍,最后给了她八万苏姆。她看了我一眼,我也看了她一眼,同时会意地一笑。这种感觉真的很棒。临走的时候,我问她,同样的围巾还有没有。她说就这两条。

围巾的手感非常棒,我想再多买几条,于是拿着围巾到处打听,问有没有同样的。巴扎里卖围巾的铺子不下几十家,见我手里的围巾都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但没有一家以次充好来忽悠我。

午饭是在巴扎的一家烤包子铺解决的。我和同事每人一串烤羊肉、一只烤包子,外加一个馕和一壶茶,总共一万七千苏姆,算下来每人七、八块钱的样子。钱不多,味道真心不错。第二天中午,我带着大队人马来到同一家铺子用餐。老板娘一见到我,脸上笑开了花。我跟同事开玩笑说,今天给她带来一笔「大买卖」,没准会偷偷塞给我几苏姆作为回扣。

没想到玩笑还成真了。老实巴焦的老板认出我来,转身去厨房提了一瓶伏特加,说要请我来一口。


《油画局部》C0000000006 · 2018年11月2日摄于中国江西鹰潭华泉小村

 

在绘画中,我很喜欢中国的山水,觉得那种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的画风于拙朴中透着精妙,意趣横生;而且山水的留白更是于虚实之中留出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充满了东方所独有的审美情趣,妙不可言。正因为如此,山水又被称为了「写意」。对摄影,尤其是风光摄影而言,山水的布局对构图是很可以借鉴的。当然,山水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对光的表现就远不如西洋油画。

和摄影相对被动的记录不同,尽管大多数的油画都基于写生,但画家在创作时会根据作品的主题对光线、色彩等元素进行优化,甚至可以翻云覆雨或无中生有。因此,一幅好的油画作品,其用光通常都非常讲究,且很理想化,为摄影的用光提供了极佳的参考。


《静候日落》A2104000002 · 2018年11月14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乌兹别克斯坦比较干旱,平原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00毫米。但奇怪的是,去年的春天和今年的冬天,我两次来到这个国家,两次都各遇到了一场雨。

有雨就有云,而有云才会有晚霞。今天傍晚在工地等开饭的时候,一轮残阳悬挂在地平线上,天空中的云彩绚烂多姿、瑰丽无比,着实让人激动。只可惜广袤的平原上找不到任何合适的衬景,拍出来的画面显得有些单调无趣。不得已,后期时找了一个清真寺的剪影来点缀一下空无一物的地平线,借以稍稍增强一点画面感。

实际上,清真寺在这个国家并不多见。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其超过96%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进入中亚地区后,伊斯兰教便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传播。到公元14世纪,随着花剌子模帝国步入巅峰,帖木儿大帝建造起大批的宗教建筑。那个时期,布哈拉曾一度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圣城。只是到了前苏联时期,伊斯兰教在这个国家急剧萎缩。苏联解体后,大批来自沙特和土耳其的传教士纷纷涌入,企图将乌兹别克斯坦变成一个激进的伊斯兰国家。但他们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甚至还遭到了驱逐。

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男性抽烟、喝酒,女性也不戴头巾,给人的感觉更像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


《中国援助》A2104000005 · 2018年11月9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两年两赴乌兹别克,都是为了首批「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挖泥船及配套船舶」这同一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地势崎岖不平,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地是草地、沙漠和半沙漠。尽管可耕地仅为乌兹别克全部国土面积的10%,但农业人口却占到了其全部人口的60%。农业是这个内陆国家最重要的基础经济,但灌溉用水主要依靠中亚的两条内陆河:阿姆河和锡尔河,以及以这两条河为水源的人工水渠、水网。乌兹别克斯坦多为沙质土壤,经冲刷后很容易随水流一起进入下游水系,导致河床淤积,河水抬升,严重降低了引水效率,同时也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程度,需要常年不间断地疏浚和维护。而之前所使用的是前苏联时期留下来的挖泥船,大都非常老旧,急需更新。所以,应乌兹别克斯坦请求,中国政府于五年前同意向这个国家提供首批20船套的挖泥船及配套船舶。

目前这个项目已近尾声,大部分装备已经提交乌方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央视国际频道不久前曾前往工地现场对这一项目进行了采访报告。据受这一项目惠及的乌兹别克民众反映,由于河床下降,土地的盐碱化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不仅可以种植绿叶蔬菜,甚至让乌兹别克斯坦最大宗的经济作物长绒棉的产量提高了3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


《曼蒂》B0000000040 · 2018年11月12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在乌兹别克斯坦,饺子称为「曼蒂」,这一名称据说源自突厥语。饺子在乌兹别克是一道比较常见的美食,深受当地人的喜欢。

乌兹别克斯坦的饺子形状不一,有些像中国的饺子,而有些则像馄饨,馅多为切碎的羊肉和洋葱,鲜嫩多汁,相当美味。

在乌兹别克,主食一般是馕或烤肉,而饺子更象是汤,紧跟在馕和蔬菜色拉之后上桌。

除了汤饺,当地还有一种蒸馋,可惜无缘一尝。


《中亚名城萨尔马罕》A2105000001 · 2018年11月11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萨马尔罕

 

「好多故事都让我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但有一个故事非同寻常。希腊神话说众神之父宙斯在地球两端分别放出一只鹰,令它们朝对方飞行。一块神石,即『大地的肚脐』被竖立在两鹰相会之地,让它们在此和天神交流。我后来才知道,这则关于神石的故事一直是哲学家和神学家的灵感源泉。

「记得我最初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在盯着地图查看,想弄清楚两只鹰究竟在哪里相会。我想象它们应该分别从大西洋西岸和中国的太平洋海岸出发,然后朝内陆飞行。它们相会的地点无法确定,主要取决于我的手指如何测量东方到西方的中间点。但不论怎么变,相会的地点一直都在黑海和喜马拉雅山中间的某个地方。」

以上摘自《丝绸之路 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萨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仅次于首都塔什干的第二大城市,中亚历史名城。去年四月,当我第一次来乌兹别克斯坦时,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商务参赞金玉龙女士就曾强烈推荐,说无论如何都应该抽空去一趟萨马尔罕。当时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行,而今天总算如愿以偿。

萨马尔罕是丝绸之路重镇,位于丝绸之路的中点。在历史上的某一段时期,这座城市与中原相互交织在了一起,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想真正厘清这段历史并不十分容易,因为后世描绘的同一时期的历史版图常常不能重合,即使是当年遗存的各种版图也相当混乱,解读自然也莫衷一是。

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对历史的记载和描述并不总是那么客观。在我看来,历史就像是中医,同样的历史,一百个大夫会有一百种完全不同的解读,更何况其中还有很多并非为诊断而作出的解读。


《田园》A2104000001 · 2018年11月10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乡村

 

吃了午饭,见天色不错,风轻云淡,便带上相机在工地周边转悠。到了一处农舍前,一个小伙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径直到我跟前,右手捂住左胸,很友善地打了个招呼。我连忙还礼。他嘴里嘟噜嘟噜地说了些什么,感觉像是寒暄,随后作吸烟状,向我索烟。我掏出烟盒,递到他面前。他抽出两支。我又从烟盒里抽出两支塞到他手里。他冲我笑了笑,转身回屋。

没等我走上两步,小伙子又从屋里出来,依旧右捂左胸,依旧作吸烟状。我二话不说,利索地掏出烟盒,从中抽出三支递给了他。

继续往前。一群人正在用推土机平地,其中一个见到我有吸烟,一边微笑着一边朝我这边过来。到了跟前,右手捂左胸,然后作吸烟状。我还了礼,见他们有七八个人,怕挨个儿都这么着,我没得逛了,便掏出烟盒,把剩下的烟悉数塞进了他的手里。他谢过,转身走回人群。

这招果然奏效,之后再没有人前来招呼,我得以安安静静地继续转悠。

川军

20181109


《川军》F0100000049 · 2018年11月9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由于上海没有直飞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航班,我们先是飞韩国的仁川,再从那里转机飞塔什干,到酒店时已是昨天凌晨。匆匆洗了个澡,吃了碗泡面,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就又赶火车去布哈拉工地现场。

当地的天气预报称,三天后,工地所在地区的气温将下降至零下九摄氏度。那样的话,所有水上作业就不得不完全停止,实船验收也就不可能进行了,至少得推迟到明年开春之后,损失将非常巨大。所以这次经与各有关方面协商,并征得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商务参赞金玉龙女士的同意,没有按规定程序先去大使馆报到,而是直接赶到了工地现场。

时隔一年半再次见到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家都倍感亲切。负责现场施工的这支队伍来自山城重庆,有着我之前从未见过的超强的忍耐力和执行力。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条件异常艰苦的作业现场坚守了三年多,却依然热情不减,谈笑风生,很感染人。

这次非常凑巧:总承包方及施工方的几位领导和我们同一个航班。他们几个除了随身衣物和文件,行李最多的是封得严严实实的包装箱。后来才知道,箱子里全是新鲜的绿叶菜。乌兹别克斯坦有蔬菜,比如胡萝卜、洋葱、土豆、辣椒,但绿叶菜奇缺。真够哥们的。

工地现场多了一个小女孩,二十来岁,是替换我未曾谋面、已经病故的原总会计师的。闲聊的时候,我打趣地问她:就快「双十一」了,这里没有任何网络,是不是急坏了。她说是。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她说:我们住的酒店有网,需要不需要我帮她清空购物车。她笑了,连说「不用不用,这个『双十一』过了反正还有明年」。

真想为现场的这支川军做点什么。而我能做的,就是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不给他们添乱,这样他们可以早点回家了。


《乌兹别克烤串》B0000000039 · 2018年11月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

 

烤是乌兹别克斯坦最主要的烹饪手法。烤包子、烤羊排、烤馕、烤串,都很美味。

和国内的烤串不同,乌兹别克的烤串不用孜然和辣椒粉调味,尽可能地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油而不腻,颊齿留香。之前的大半辈子,我没碰过任何的烤串,但对乌兹别克的烤串却偏爱有加,尤其是那种在乌兹别克很常见的肉蔬相间的烤串,大块的鸡肉、羊肉或牛肉,间隔着小番茄,咬在嘴里香气四溢,很是过瘾。

很佩服这种烤串对火候的掌控。大块的肉和鲜嫩的番茄一起烤,竟能烤得所有食材都一样的外焦里嫩且酥香多汁。


《民俗表演》F0100000051 · 2018年11月7日摄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

 

和去年一样,这次由上海出发去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也是搭乘韩亚航空班机在韩国的仁川机场转机。去年由于受「萨德事件」影响,整架航班乘客不足十人。今天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座无虚席。

韩国首都首尔有一个金浦机场,但没有国际航线。离首尔最近的国际机场就是位于仁川广域市,相当于中国直辖市的仁川国际机场。

仁川国际机场是东亚的航空枢纽之一,以优良的服务著称,曾先后获得过「第一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暨国际机场协会全球机场服务品质评比」的「最佳服务奖」及「全球最佳机场」第二名及2011年度「全球最佳机场」第一名。在机场的候机大厅,会定时举行诸如钢琴、管弦乐、民族器乐等音乐表演以及民俗风情巡游,蛮有意思的。

而对我来说,喜欢这座机场还在于这里的吸烟室不仅数量多、宽敞明亮,还配有众多的沙发可供休息,很人性。


《暖阳》F0300000200 · 2018年10月31日摄于中国江西鹰潭华泉小镇

 

强烈的阳光可以使色彩更加的艳丽和饱和,但也容易造成反差过大,尤其是在拍摄人物时,如果使用不当,常常会出现「阴阳脸」。在时,可以考虑采用侧逆光,使人物面部的光线变得均匀、柔和。只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人物面部会显得很暗。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多,用反光板,或者巧妙地利用环境中的反光面,如墙面、地面,甚至可以让被摄人物手里捧一本书等等进行一定的补光以提高面部的亮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包围曝光等手段,通过后期处理让过暗的面部得到一定的改善。

我一般采用的是分层处理的方法,即将照片复制一下,然后适当提高下层图片的亮度而保持上层图片的亮度不变,两层都单独处理后,再擦去上层面部、手臂等肌肤部位,让下层稍亮的相应部位显现出来。这种方法简单、省时,效果也比较自然。

这种处理方法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是,既可以对人物肌肤进行一定程度的柔化,同时又可以保持,甚至增加其他部分的锐度。

《道教祖庭上清宫》A0105020002 · 2018年11月1日摄于中国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镇

 

《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说到,嘉祐三年,京师瘟疫盛行。大宋仁宗帝遂派太尉洪信前往江西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洪信虽携御笔亲书,却也未能面见天师张道陵。足见当时龙虎山及张天师地位之高,无人可及。

龙虎山上清宫号称「道教祖庭」,在道教中地位极高。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上世纪30年代毁于大火,只遗存有基石及部分文物。现建筑为近年重修。

上清宫内有一「镇妖井」,据传内镇三十六天罡星及七十二地煞星。太尉洪信前往龙虎山宣请张天师时,见镇妖井所立石碑书有「遇洪而开」四字,一时兴起,移开石碑,误将井内所镇三十六天罡星及七十二地煞星悉数放出。这才有了后来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传奇故事。


《泸溪鱼》B0000000038 · 2018年10月31日摄于中国江西鹰潭

 

相传还是在龙虎山上清镇建镇前的西晋永嘉年间,当地有一农户,家境清贫,但夫妻恩爱。丈夫每天下地前,妻子都会磨好豆浆并撒上盐让丈夫带着充饥。有一回妻子因要回娘家小住,便多磨了一些豆浆,装在坛子里,好让丈夫多吃几天。谁知丈夫忘了此事,等妻子从娘家回来后,豆浆早已凝成了块,于是便有了上清豆腐。

豆腐的制作在上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手工制作的上清豆腐工艺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白、嫩、香、滑,清香鲜美,柔滑润喉,是当地的一道经典美食。据传邓小平和朱德在鹰潭时都指名想品尝当地的上清豆腐。

除了上清豆腐,当地还有另一道美食:泸溪鱼。泸溪鱼是泸溪河里野生杂鱼的统称,当地一般用来红烧。我们点这道菜的时候,特意关照厨房将杂鱼炸透后再加蒜、椒红烧,这样做出来的泸溪鱼比当地通常做法更加的酥香,比较符合我们的口味。


《魂归布达拉》A0106010014 · 2018年4月6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今年的三四月间,我们相约一起去林芝看桃花。临行前,你说,从春节起你开始咳嗽,至今未愈。因为要上高原,我有些担心,劝你动身前先去医院做个检查。结果证实你确实病了,而且比较严重。我对你说,你待在上海好好配合医生治疗。等痊愈了,我一定会陪你再上高原。于是我去了西藏,你留下来治疗。

半年多来,你一直在和病魔抗争,直到今天晚上。期间,你曾不无遗憾地表露过,倘若知道会是这样,不如当初跟我一起上高原,即使是永远地留在那里。

我有些后悔和内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错了。

今天上午,你的病情很不稳定。我赶到医院,一是想来看看你,另外也是想知道,你是不是依然向往高原,甚至希望永远地留在始终让你魂牵梦萦的圣地西藏。如果是,我愿意带你去,就在这个冬天。只是,我没敢开口,因为你的眼睛里满是对生活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渴求。我握住你冰冷且无力的手,说,再有两天就是你们的结婚纪念日了。到时候我会再来,和你们一起庆祝。你笑了,一如我所熟悉的那样,有些腼腆,但很开心。

我离开医院不久,你开始昏迷,并且再也没有醒来。

一直不喜欢深秋,不喜欢每年深秋不期而至的莫明的惆然。早在三四月间,我便隐约地觉得这个深秋该会比往年更加的肃杀。不幸的是,这个预感半年之后竟成为了现实。


《唠嗑》F0300000193 · 2018年8月8日摄于坦桑尼亚

 

闹闹一上学老师就让背诵《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一系列启蒙诗,作者李渔,号笠翁,其主要目的是教孩子学习如何对仗和用韵,很美。尽管个中的典故或故事别说一年级小学生,即使是他大学毕业的外公也十不知一二,背起来特别费事,但外公还是很想闹闹能背诵如流并烂熟于胸。

闹闹在外公这里学了很多东西,只是大都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弄堂儿歌或童谣。这些儿歌和童谣过于不着调,外公为此不知道被外婆和妈妈骂过多少回了。但外公觉得,这些弄堂儿歌或童谣很有童趣,外公不教,其他人是决计不会教的,闹闹这辈子也就错过了,很可惜。

今天早上又教了他一首这样的儿歌,内容就不公开了。闹闹很兴奋,以至于晚饭过后非要外公再唱给他听。外公说好,但有个条件,他得先背诵《笠翁对韵》的前两节。闹闹一口答应,小和尚念经一般背了起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背着背着,一边的外婆首先开始了不着调:「轻对重」。

接着是妈妈:「夏对冬」。

外公自然不甘落后:「外婆对外公」。

闹闹脱口而出:「天猫对京东」。

最后,考虑到「双十一」临近,经全体评委一致表决通过,由闹闹获得本轮不着调特别大奖。


《丹山碧水》A0105020001 · 2018年11月1日摄于中国江西鹰潭龙虎山

 

道教名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距市中心约二十公里。

上海铁路南站有很多趟列车去往鹰潭,行程六至八小时。出站后,有公交直达龙虎山游客中心。如果在上海铁路虹桥站搭乘高铁或动车的话,时间则要短很多,大约三个小时十分钟便可抵达。只是高铁和动车只停靠鹰潭北站,须先乘公交到铁路鹰潭站,再换车去游客中心。

龙虎山景区二日通票网上售价为220元。正对着铁路鹰潭北站出口闸机有一个龙虎山游客中心售票点,二日通票价格为230元,但其中包含有往返景区游客中心的接驳车费用。班车大约每隔二十或半小时发车,直达,全程不到四十分钟,非常方便。

龙虎山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自然文化以遗产」于一身,山青水秀、人文荟萃,可玩、可看的东西很多,两天时间比较从容,一天的话也可以,但最好事先规划好游玩内容和线路,不然会有些仓促。

龙虎山遗存有大量古越先民的崖葬,并且每天上午的十点和十二点以及下午的两点和四点共有四场演示古人如何将棺木送入崖洞的「升棺」表演。由于表演所在的崖壁大致面西,参观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两点,这时的光照条件比较理想。盛夏时为避开烈日炙烤,可考虑推迟至下午四点比较合适。

象鼻山的最佳观景点离「高空栈道」的起点不远,二者可一并游玩。只是同样受光线影响,下午逆光,不太适合拍照留影,所以如果可能,最好安排在上午。

在我看来,龙虎山最值得游玩的是乘竹筏沿泸溪河漂流。全长五公里,时间大约四十分钟,泸溪河两岸的秀丽景色一览无余,堪比漓江。

龙虎山各景点之间都有观光班车,每隔十至十五分钟便有一班,凭二日通票可无限换乘,非常便捷。


《华泉小村》F0300000193 · 2018年10月31日摄于中国江西鹰潭龙虎山

 

华泉小村隶属江西鹰潭的龙虎山镇,毗邻江西著名的风景区、世界遗产龙虎山。

华泉小村并不是居民或农民新村,而是不久前才落成的艺术与文化园区,占地16.5万平方。园区内有百余座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另外还有四座不同主题的博物馆。

华泉小村由中国知名音乐人及导演刘家昌、台湾知名企业家王永庆之女王瑞华共同打造,共终极目标是建成世纪级的艺术之都,并为众多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创作及展示的平台。

今天花了三个小时从上海搭乘高铁来到鹰潭,原本是打算游览龙虎山的,但意外邂逅华泉小村后,我们改变了想法,把原本两天的龙虎山游览计划压缩至一天,这样可以挤出时间好好逛逛华泉小村。


《秋天的童话》F0300000191 · 2018年10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世纪公园

 

法国梧桐的树叶一黄,上海的秋天也就到了。

很喜欢这种树,夏天枝繁叶茂,浓荫蔽日;而到了冬天,树叶凋零,阳光穿过枝头,斑斑驳驳地洒落在地上,暖暖的,还很浪漫。

法国梧桐是过去上海最常见的行道树,可能是因为进入秋天之后,落叶的时间很漫长,给城市的保洁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慢慢地被其他常绿树种取而代之。但近年来,上海街头的法国梧桐又渐渐多了起来。毕竟,它是几代上海人心底里抹不去的情结。

其实法国梧桐既非梧桐,亦非源自法国。它的正式名称叫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乔木。这一树种17世纪诞生于英国的牛津,为「美国梧桐」和「法国梧桐」的杂交树种,称为「英国梧桐」。

上海的法国梧桐最早是由法国人引入,用作当时法租界霞飞路,即现今淮海中路的行道树,于是上海人便称这种树为「法国梧桐」。


《迈阿密南海滩》A3201000004 · 2017年11月2日摄于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

 

《巴黎合约》的签订意味着大的外患暂时告一段落,但美国的内忧却始终挥之不去。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届总统。美国自建国之日起,南方的蓄奴派和北方的废奴派之间的矛盾就一直存在。这一矛盾随着作为废奴派的林肯当选总统迅速激化,南方11个州先后退出联邦并联合成立了「美利坚联盟国」,不仅制订了自己的《宪法》,还选出了自己的总统,与北方分庭抗礼。南方这一大逆不道之举让北方完全不可接受,双方摩擦不断。

1861年4月12日,南方军队炮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北方军队一个叫「萨姆特」的要塞。三天后,林肯下令征召志愿军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南北战争」由此爆发。这场美国唯一的一场内战历时四年,最后以北方军队获胜告终。

至此,美国完成了基本的统一,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

1 121 122 123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