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茹河》A3101000016 · 2015年9月28日摄于葡萄牙里斯本
1502年2月,瓦斯科 · 达 · 伽马再度率领船队开始了第二次印度探险。这次航行的目的是建立葡萄牙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地位。
当船队航行到坎纳诺尔附近的海面时,达 · 伽马捕俘了一艘阿拉伯商船,残暴地将船上几百名乘客,包括妇女儿童全部烧死。据一名葡萄牙目击者叙述:「在持续了长时间的战斗之后,司令以残暴和最无人性的手段烧毁了那只船,烧死了船上所有的人。」
为减削弱和打击阿拉伯商人在印度半岛上的利益,达 · 迦马下令卡利卡特城统治者驱逐该地阿拉伯人,尔后又在附近海域的一次战斗中,击溃了阿拉伯船队。
1503年2月,达 · 伽马满载着从印度西南海岸掠夺来的大量价值昂贵的香料,乘着印度洋的东北季风,率领13艘船只向葡萄牙返回,于同年10月回到了里斯本。据说,达 · 伽马此次航行掠夺而来的东方珍品,包括香料、丝绸、宝石等,其所得纯利超过第二次航行总成本的60倍以上。
达 · 伽马完成了第二次远航印度的使命,得到了葡萄牙国王的额外赏赐,并于1519年被受封为伯爵,五年之后又被任命为印度副总督。
1524年4月,达 · 伽马以葡属印度总督身份第三次赴印度,9月抵达达果阿,但不久之后染疾,同年12月死于柯钦。
《商业广场》A3101000015 · 2015年9月28日摄于葡萄牙里斯本
1497年7月8日,瓦斯科 · 达 · 伽马奉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之命,率领四艘船共计140多水手,由首都里斯本启航,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
达 · 伽马出生于葡萄牙一个名望显赫的贵族家庭,其父也是一名出色的航海探险家,曾受命于国王若昂二世的派遣从事过开辟通往亚洲海路的探险活动,几经挫折,宏大的抱负竞未如愿所偿而却溘然去世了。达 · 伽马的哥哥巴乌尔也是一名终生从事航海生涯的船长,曾随同达 · 伽马从事1497年的探索印度的海上活动。可以说,正是这样一个航海世家的家庭环境最终造就了达 · 伽马。
达 · 伽马带带领他的舰队循着10年之前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路,迂回曲折地驶向东方。水手们历尽千辛万苦,在足足航行了将近4个月时间和4500多海里之后,来到了与好望角毗邻的圣赫勒章湾,看到了一片陆地。向前将遇到可怕的暴风袭击,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纷纷要求返回里斯本,但达 · 伽马执意前行,表示不找到印度决不会罢休。
那年圣诞节前夕,达 · 伽马的船队终于闯出了惊涛骇浪的海域,绕过好望角驶进了西印度洋的非洲海岸。圣诞节那天,船队来到南纬31°附近一条高耸的海岸线面前。达 · 伽马想起这一天是圣诞节,于是将这一带命名为纳塔尔,即圣诞节。现今南非共和国的纳塔尔省一名即由此而来。随后,船队逆着强大的莫桑比克海流北上,巡回于非洲中部赞比西河河口。次年的4月1日,当船队抵达今肯尼亚港口蒙巴萨时,当地酋长认为这批西方人是他们海上贸易的对手,因此态度极为冷淡。然而,当达 · 伽马的船队于4月14日来到马林迪港口抛锚停泊时,却受到马林迪酋长的热情接待。这个酋长想与葡萄牙人结成同盟来对付宿敌蒙巴萨酋长,并为达 · 伽马船队提供了一名优秀的领航员,即著名的阿拉伯航海家艾哈迈镕 · 伊本 · 马吉德。这位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阿曼地区的领航员是当时著名的航海学专家。他所编著的有关西印度洋方面的航海指南至今仍被人所参考。
达 · 伽马船队依靠马吉德的导航于4月24日从马林迪启航,乘着印度洋的季风一帆风顺地横渡了浩瀚的印度洋,于5月20日到达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而该港口正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是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所经过和停泊的地方。同年8月29日,达 · 伽马带着香料、肉桂和五六个印度人率领船队返航,途中经过马林迪,并在此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至今还矗立着。
1499年9月,达 · 伽带着只有出发时一半的船员胜利地回到了里斯本。
《发现者纪念碑》A3101000012 · 2015年9月27日摄于葡萄牙里斯本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海边,有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它的造型是一艘准备扬帆启航的船,碑身两侧共镌刻有32个为葡萄牙航海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形象。这座纪念碑称为「发现者纪念碑」,为纪念葡萄牙大航海的奠基者恩克里王子逝世500周年而立,而纪念碑所在位置,正是当年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启航点。
恩里克,全名唐 · 阿方索 · 恩里克,也叫亨利王子,1394年出生。作为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的三王子,恩里克对政治毫无兴趣。他拥有阿加维省任总督的身份,却隐居在葡萄牙南端的一个叫萨格里什的偏僻小村子,潜心于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在那里,恩里克创办航海学院,设立观象台,建立图书馆,制作航海仪器,甚至研究造船技术。
1419年或1420年,恩里克派出了他的第一支仅有一艘横帆船的探险队。这一次,是恩里克雄心勃勃计划的处女航,并且有所斩获:探险队误打误撞地「发现了」马德拉群岛,并将其宣布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此之后,恩里克和他的船队又数度出征,其中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对亚速尔群岛的殖民。亚速尔群岛是葡萄牙海上远征的一个战略要地,对葡萄牙今后的探险和殖民至关重要。
1460年恩里克病逝,这标志着葡萄牙海上探险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恩里克虽然一生中只有4次海上航行经历,而且都是在熟悉海域的短距离航行,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航海家」称号。是他组织和资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统的探险,也是他将探险与殖民结合起来,使探险变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事业。在40年的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流的船队,拥有第一流的造船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上第一流的探险家或航海家,如果没有恩里克,这一切都不可能出现。
可以说,是恩里克推动了葡萄牙迈出了欧洲的大门,到未知世界进行冒险。
《里斯本》A3101000013 · 2015年9月28日摄于葡萄牙里斯本
15世纪,欧洲从黑死病的蹂躏中渐渐复苏,人口增长,商业日趋繁荣,这导致了对货币需求越来越大。而欧洲能够用来铸造货币的贵重金属资源原本就很匮乏,加上与阿拉伯人贸易加剧了货币流向东方。
据统计,1460-1530年间,欧洲的白银产量增加了4倍,但仍供不应求。谁都清楚,货币的不足将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因此,无论国王、贵族、平民,还是教会来说,都在想方设法拚命聚敛能作为硬通货的贵金属。而像《马可 · 波罗游记》对于东方巨额财富的描述也自然而然地将欧洲人的目光引向了东方。
除了货币,还有香料。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香料对于欧洲人的重要性。当时的欧洲,肉类是王室、贵族等中上阶层餐桌上最主要的食物,而欧洲人相对单调的烹饪方法只有大量使用香料才能减轻肉类的异味,使食物变得可口些。而欧洲人最常用的四大香料:胡椒、丁香、肉桂、豆蔻,主要产于印度和亚洲南洋诸岛。
再者,由于之前遭受来自直布罗陀对岸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的统治长达几个世纪,这给葡萄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葡萄牙人决定向全世界传播基督教来对抗伊斯兰教。
这一切,让葡萄牙人决心出海。
大航海时代由此开启。
《核酸采样》F0300000460 · 2022年4月6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2022年4月8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23,624例。
2022年4月7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21,222例。
同小区再次出现感染病例,为前者的同居者。
2022年4月6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19,982例。
2022年4月5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17,077例。
同小区出现感染病例。
2022年4月4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13,354例。
2022年4月3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9,006例。
2022年4月2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8,226例。
2022年4月1日
浦西封控,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6,311例。
2022年3月31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4,052例。
2022年3月30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5,653例。
2022年3月29日
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5,982例。
2022年3月28日
浦东封控,上海新增新冠本土感染4,477例。
《撒哈拉》F0300000458 · 2019年4月10日摄于突尼斯
1980年,美国《星期六晚邮报》曾经刊载了一个名叫肯 · 克里皮恩的一篇文章《「沙漠之狐」隆美尔的珍宝之谜》,这再一次引燃了寻宝人对隆美尔宝藏的热情。
肯 · 克里皮恩为了核实隆美尔宝藏的真实性,特地在哈马迈特和杜兹进行了为期约一个月的实地考察。期间,他询问到了一个名叫尤素福的70多岁的老人。老人说当年他在骆驼市场做生意,曾有几个外国人向他购买骆驼。这是这位老人第一次看见金黄色头发的人,当时那些人都身着军装。但老人想不起来这些人离开市场后朝去往哪个方向。老人之所以能清楚地记得这件事,是因为这些人一口气买了六七十匹骆驼,出的价钱也比平常高。另一位名叫穆罕默德 · 赛伊迪的老人则告诉克里皮恩。大约在差不多的时候,他们村曾出现过一个德军车队,只是不知道他们过来干什么。一周之后,这些车被英军收缴了。
《泛舟撒哈拉》F0300000456 · 2019年4月11日摄于突尼斯
杜兹,突尼斯南部小城,紧邻著名的撒哈拉沙漠,被称为「撒哈拉的门户」。据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将其掠夺来的大批财富埋藏于此。
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生性凶残、狡猾。在北非沙漠,隆美尔以悬殊兵力与强大的英美联军交锋,但每每出奇制胜,为他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隆美尔在北非疯狂地屠杀土著并掠夺他们的财富。尤其是那些富有的阿拉伯酋长,随便找个借口,比如不向纳粹效忠便会遭到隆美尔的处决。因此,隆美尔短短数年时间内就积攒起大量财富,包括90多箱珍宝和黄金。
1943年3月8日清晨,神情沮丧的隆美尔元帅在他的哈马迈特别墅里和几个同样沮丧的纳粹军官商量如何处理这批财富。
三天前,隆美尔孤注一掷地将仅有的140辆坦克组织起来向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指挥的盟军发起反攻,不仅没能改变战场上的不利态势,反而让本已如强弩之末的德军雪上加霜。隆美尔对战局已不抱任何希望,如何不让手中的宝藏得而复失才是眼下最需要考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