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B0000000054 · 2018年7月14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中餐通常是桌餐,热乎且热闹,但有一样不好,就是不怎么卫生。如果彼此之间都很熟,心理上还能接受,可要是身边全是陌生人,那是蛮够呛的。好在现在很多餐馆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上菜时大都会配上公筷、公勺;讲究一点的,会安排分餐。

早年,有一回北欧的一家设备供应商在上海贵都大酒店举办推介会,午餐就安排在酒店里。席间,服务员不停地端着一个个硕大的、堆满鸡、鸭、鱼、肉的大盘子在客人跟前晃一圈,然后退下。那时我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全不知怎么回事,加上脸皮也没现在这般厚,想问,但觉得抹不开脸,就一直憋着。到未了,到了上甜点和咖啡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轻声问身边的同事:「刚才服务员端上来那么多菜,为什么只给看,不给吃?」

同事听了哈哈大笑:「这叫『分餐制』。服务员把菜端上来给客人看了之后就去后头把菜按人头分成一个个小碟,再送到每个客人跟前。老外不习惯桌餐,觉得那样不卫生。你刚才吃的那一道道菜就是这么来的。」

「哦,原来这样。」


《阿凡提》G0000000007 · 2018年4月28日摄于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希瓦古城

 

两次乌兹别克之行,两度见到了「阿凡提」,一次是在花剌子模的希瓦古城,一次是在布哈拉。而早些年,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也曾见到过当地人一身阿凡提装束供游人拍照。

阿凡提的故乡,中国人说是在新疆,乌兹别克人说是在布哈拉,土耳其人说是在阿克谢海尔城。除此之外,阿拉伯人也有他们的看法,认为阿凡提的故乡在伊拉克的巴格达。

阿凡提的全名叫纳斯尔丁 · 阿凡提。历史上是否确有阿凡提其人,一直众说纷纭。但据史学家考证,阿凡提生活的年代为十二至十三世纪。

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阿凡提有着不同的名字。在土耳其,他是「纳斯尔丁 · 霍加」或「霍加 · 纳斯尔丁」;在高加索和伊朗,他是「毛拉 · 纳斯尔丁」;在中国新疆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地,他是「纳斯尔丁 · 阿凡提」。

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阿克谢海尔城有一座阿凡提的陵墓,墓碑上刻有「纳斯尔丁 · 霍加,土耳其人,生于一二零八年,死于一二八四年,伊斯兰教学者、教师、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他是一个十分善于雄辩、善于讲故事、善于讲笑话的人」。此外,土耳其著名作家和诗人拉米依在公元十六世纪曾著有《趣闻》一书,专门收集和整理了阿凡提的趣闻逸事。

由此推断,阿凡提的故乡在土耳其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文昌鸡》B0000000053 · 2019年2月8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

 

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及和乐蟹并称「海南四大名菜」。其实无论是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还是和乐蟹,即使在文昌、加积、东山或和乐当地,也都会被烹饪出各种不同的菜品。所以,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及和乐蟹合称「海南四大食材」似乎更确切些。

在海南四大食材中,文昌鸡居首,因其产地文昌而得名,是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之一。文昌鸡在海南久负盛名,以至于当地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一说。

文昌鸡的饲养颇为讲究。雏鸡出壳后,先散养八九个月,再在安静且避光的地方圈养。早先的文昌鸡大都以榕树的种籽为食,但现在由于饲养量大增,榕树种籽已供不应求,所以会用花生饼、椰肉丝、蕃茨、热米饭等饲料催肥。

「文昌鸡」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南海》A0122000002 · 2019年2月6日摄于「南海之梦」号邮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南中国海里有条由九条间断线组成的弧线,这条线通常称为「九段线」,它的外侧是南中国海,而内侧则是中国南海,属中国疆域。

九段线的前身是「十一段线」,为中华民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战胜国的身份所划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继承了这一划定,只是将原来的十一段线改成了九段线。

关于十一段线的由来,「青梅煮酒」曾经在《北京时间网》上刊发过一篇文章,现转载如下:

今天,关于南海划界的历史描述,官方媒体和民间最常见的说法,多笼统归功于爱国将领林遵1946年率领的那支袖珍舰队接收南沙群岛与西沙群岛。但划定海上疆域这项工作,真正的主角是内政部属下的一个机构「方域司」。而随舰队参与划界的方域司人员为郑资约和曹熙孟。郑资约为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由中央政府调借,带领四位学生赴内政部任职。郑本人被委任为内政部接收南沙群岛专员。

1946年中华民国内政部成立方域司,著名地理学家傅角今任司长。当时方域司面对的划界问题,其艰巨程度难以想象。因为中国当时还完全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疆域图,边界地区存在大量模糊地带,而且很多还是没有人真正踏足过的地带。而相比陆上疆域巨大待填补的空白,在当时毫无海权意识的国人看来,南海无疑是极不重要的。

虽然方域司只派出两个人,但仍显出超越当时眼光的高度重视。据郑资约之子,70高龄的郑仿健先生回忆,郑资约与傅角今是北师大的同系同学。曹熙孟或为郑资约任教东北大学时的学生。

除了内政部郑、曹两位代表,随舰队前往勘察的代表还有空军总部的蒋孝棠、仲景元,联勤总部代表戴蕃顼,广州行辕代表李恩荪,海军海道测量局代表刘天民等共计七员,规定均驻宿「中业」舰。「中业」舰舰长李敦谦后官至海军中将副总司令。李敦谦回忆文章称,当年他在南京总部由各部门打听并请教一些前辈们的意见,才知道南海接收案之来由,「是因政府情报得知南沙群岛自日军撤走以后,现为法国所占据,特令海军从速派舰前往收复进驻。」

海军上校林遵受令指挥「中业」与「太平」两舰之间的行动协调。林遵曾就读烟台海军学校、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并在德国接受潜艇训练。1934年回国在中华民国海军服务。二次大战后先被派往美国,任中国使馆副官,后受派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驻守长江水域。林遵后来一直被大陆方面宣传为收复南海的第一功臣。

1946年12月15日,太平岛上全体文武接收官员,齐聚在太平岛西端国疆石碑旁,举行升旗典礼仪式,「太平」舰在海面鸣炮,庆祝国土收复,并拍照留念。太平岛收复后,「中业」舰、「太平」舰分别驶向南西沙群岛巡视各个岛屿,并在各岛屿派驻留守士兵和充足军火,以防备日后外国船舰的强势登陆。

南海收复行动被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将军以「艰险定疆」四字命名,「举凡登陆勘查测图建碑诸任务一一完成,从此山河永固并寿南天。」由于内政部等各部门人员完成了考察勘测工作,此后国民政府的制图、划界等工作进入集中爆发期。

郑资约回到内陆后,即与内政部方域司同仁整理实测资料,绘制中国南海地图,并向行政院呈请核准颁布一系列的地图。其中包括内政部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西沙群岛图、中沙群岛图、南沙群岛图、太平岛图、永兴岛并石岛图等以及《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1947年4月14日下午2点,内政部会议室召开西南沙群岛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案会议。这次会议为此后的中国南海主权确定了基调和范围。会议主席傅角今,出席人员包括国防部马定波,外交部陈泽湘,海军总司令部林遵、丁其璋,以及内政部的王政诗。根据会议记录,讨论结果包括:

「一、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滩;二、西沙、南沙群岛主权之公布,由内政部命名后,附具图说,呈请国民政府备案,仍由内政部通告全国周知。在公布前,由海军总司令部将各群岛所属各岛,尽可能予以进驻;三、西沙、南沙群岛渔汛瞬届,前往各群岛渔民由海军总司令部及广东省政府予以保护及提供运输通讯等便利。」

会后,为了使确定的西沙、南沙群岛主权范围具体化,内政部方域司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作为现代中国南海地图的重要蓝本,该图具备以下要点:一、国界线最南端标在北纬4°左右;二、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标明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位置和岛屿名称;三、最关键的是,该图用十一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成为如今中国坚持的南海主权九段线的来源。

1948年初,内政部方域司又将此图收入《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公开发行。

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看似充满希望。内政部方域司做了大量工作来确定祖国版图的界限。通过出书、绘图等各种方式来确认主权。除了上述地图,方域司还出版了一套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傅角今主编的《内政部方域丛书》。其中,傅角今撰写的是1948年11月出版的《重划中国省区论》,郑资约则编著了1947年出版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记载了南海诸岛地质地形、各群岛地体构造、地形特征,气象气候、风向、台风、海流、岛屿滩险志要、动植物、水产、鸟粪、地位价值、历史回顾、作者本人的考察经历等。并有大量地体构造、气象气候等分布图。更重要的是,该书附有内政部首次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

此后,郑资约获得了内政部张厉生部长颁发完成南沙群岛任务的嘉奖令,并离开了内政部。作为整个南海接收的亲历者和专业人士,郑资约在当时国民政府的安排下前往各地大学演讲,解说中国南海岛屿的历史和地理背景。此后直到台湾时期,郑资约都在为南海主权呼吁。他曾在台湾师范学院史地系授课,陆续在报章发表《南海岛屿是我国领土》、《我国最南领域》及《固我南疆》等一系列文章,并经常就南海主权接受报章采访。


《太阳出来了》F0300000226 · 2019年2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

 

 

太阳总算出来了。久违了。

去年的十二月至今,上海打破了自1961年以来的两项气象纪录:最短日照和最长降雨。

1961年至今,难怪我从未遇到过。

 

 

闹闹同学肩上扛着的是「中式皇家螺旋法棍」,过去一般称「油条」。

 

 

闹闹还很小的时候,外公就经常带他走这条路。这里一边是隔离栏,一边是仓库的围墙,半封闭,走的人也不多,外公可以放手让闹闹自个儿走。

仓库的围墙上间隔着砌有砖饰,闹闹很喜欢,常常会一边踉踉跄跄往前走,一边用手指指点点着数砖头:「砖头」、「柱子」、「砖头」、「柱子」、「砖头」、「柱子」。

有一回闹闹正走着,迎面过来一老者,拄着拐,步履蹒跚。外公怕他们撞着,便道:「闹,你别动,让老爷爷先过去。」

闹闹止住脚步,直到看着老者颤颤巍巍地远去,问:「外公,我可以走了吗?」

外公点点头。

闹闹踉踉跄跄地继续往前,嘴里喃喃自语:「砖头」、「老头」、「砖头」、「老头」、「砖头」、「老头」。


《嗨》F0300000225 · 2019年2月5日摄于中国海南西沙群岛全富岛

 

无论是风光还是人物,画面的平衡感都很重要。

有时为了表达特定的情绪,在构图时会有意识地让画面不平衡,摇摇欲坠,让人产生某种焦虑感和危机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平衡的画面会让人感觉舒适。

所谓平衡感,其实就是我们在看一个画面时,会有意或无意与我们的经验进行某种比对。当画面中主题元素的重心处于或接近画面中心位置时,我们会认为它是平衡的。比如这幅《嗨》,作为主题元素的人物位于画面的左下角,为了谋求平衡,拍摄或裁剪时,让抛出的细沙位于画面的右上角。这样,画面在整体上给人以平衡的感觉。

想像一下,如果人物位于画面的中间,而抛出的细沙位于画面的右侧,感觉上是不是比现在这样要别扭?

其实仔细想想,无论三角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或是对角线构图,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在谋求画面的平衡感。


《迎接日出》F0300000224 · 2019年2月5日摄于「南海之梦」号邮轮

 

像这样一张极其普通的旅行照片,其中所含的隐形成本接近一百元。是不是有点吃惊?

西沙群岛之行,整个行程七天,扣除往返两天,实际的有效行程为五天,总费用一万元左右。换句话说,每天的旅行成本大约是两千元。倘若每天的实际游玩时间为四小时,那么,每小时的旅行成本在五百元,再加上一天五百的日工资,折合到小时,差不多六十元。拍摄,加上后期,十分钟一张,一小时六张,每张照片所含的隐形成本超过九十元。

欧美的旅行成本跟这个差不多,如果是去非洲,每一天的费用接近三千元,算下来,每张照片的隐形成本达到一百五十元。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当然,如果是市内,或者周边省市,成本会低一些。但无论如何,成本都是确实存在的。

所以,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朋友圈的一组「九宫格」只是摄影师的举手之劳。实际上,无论照片品质如何,摄影师都实实在在地支出了几百甚至上千元的成本,并且一无所得。

即使只算一半,又有多少人愿意为此埋单?


《椰奶》B0000000052 · 2019年2月9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

 

椰子水,就是我们砍开椰子后直接喝的液体。椰子水是椰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产物,椰青,也就是嫩椰子中较多。随着椰子的成熟,椰子水会逐渐变少。所以想喝椰子水就选椰青。

椰壳内层白色物质叫椰肉。椰肉会随着椰子的成熟而慢慢增厚。如果想品尝椰肉,那就选外表呈深棕色的老椰子。

椰肉压榨后得到的乳状液体叫椰奶或椰汁。我们平时所说的椰香并不来自椰子水,而是来自椰奶。

椰奶进一步浓缩后的产物叫椰浆。

椰子果肉直接干燥后可制成椰丝,也可干燥后经研磨、过筛制成椰粉。椰丝和椰粉混合后便成了椰蓉。

另外,一些奶茶中的椰果,是木质酸酸菌在椰子水中发酵后得到的一种类似凝胶的多糖物质。

最后,近年来窜红的椰油,是椰肉的一种提取物。直接由椰肉榨取的叫冷榨椰油,而从椰粉中榨取的叫精炼椰油。


《撒欢儿》F0300000222 · 2019年2月5日摄于中国海南三沙西沙群岛鸭公岛

 

开学了。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

上一个学期还算正常,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风轻云淡、波澜不惊,至少外婆和外公感觉比较满意。

上个学期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临近期末的时候,学校的什么网给每个学生生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综合测评,给闹闹的评语大约是「祝贺你获得本次测评第二名的良好成绩,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进步」云云。我们对闹闹的要求本来就不高,能跟上就行。测评第二名,很有点超预期的意思,闹闹有些小得意,我们也是满心欢喜。但当我们再看全班的测评结果时,发觉有点不对劲儿了:三十九个同学并列第一,而班级总共只有四十个同学。

看到这一结果,闹闹彻底傻眼了,而我们几个则哄堂大笑,差点没把眼泪给笑出来。


《闹 · 元宵》F0300000223 · 2019年2月19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新业坊

 

元宵。

闹闹返校,他娘老子没空,外婆、外公代劳。

十点半放学。刚接到车上,就收到他娘老子「先做数学,再做英语,最后把听写弄一下」之类的指令。我们没搭理,载着闹闹直奔逸仙路上刚营业的一处新商区「新业坊」。今年宝山区闹元宵主会场就设在那儿。

各种的玩: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耍龙灯;各种的手艺:剪纸、捏面人、小布艺、扎花灯、绣荷包、刻彩蛋、竹编;还有各种的吃:年糕、鱼圆、麻花。闹闹吃、喝、玩,乐不思蜀。

在竹编摊位,外婆看中一个彩编竹笸箩。一问价,六百。这大大出乎了外婆的意料,问我值不值。我说,值,别说六百,就是一千也值。我解释说,现在一个好一点的「带班」级别的蓝领,日工资不下四五百。这个笸箩没三五天编不了,即使不算上材料,光人工就值这个价。听我这么一说,外婆心里头坦然了。最后,闹闹捧着笸箩和剪纸、布艺、麻花走在前头,外婆和外公跟在后头,皆大欢喜、心满意足地往停车场走。

回家路上,外公一边开车一边对闹闹说:「这个周末,你又有相机了。」

他很有些喜出望外,「真的啊?」

「嗯,刚才在网上给你订好了,估计这个周末可以到。只是你小子再用来搞『水下创作』,我真揍你。那个得用专门的防水相机。」

「我知道了。谢谢外公。」

大过节的,可不就图个乐呵嘛。


《文昌鸡糒》B0000000051 · 2019年2月9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

 

海南鸡饭在海南当地称为「文昌鸡糒」。「鸡糒」,就是以鸡汤做成的米饭。文昌鸡烫熟、冰镇后白切,配以鸡糒、醮料,便成了文昌鸡糒。

文昌鸡糒是海南,尤其是文昌的一道传统美食。上世纪初,随着大批海南人「下南洋」,文昌鸡糒也被带到了南洋各地。

海南鸡饭的发迹据说与新加坡「瑞记」餐厅的老板莫履瑞有关。莫履瑞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海南来到新加坡后靠卖鸡饭为生。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莫履瑞在烹制米饭时加入了鸡油和马来香叶,结果大获好评,声名由此日盛,以至于时至今日已成为新加坡最具特色且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


《相机不见了》F0300000221 · 2019年2月9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

 

在动身去三亚凤凰机场前,我给闹闹留了个影,算是个纪念。跟来的时候相比,闹闹的裤腰上多了一个「中国结」,那是上海浦东机场送的新年小礼物,但这小子脖子上的小相机不见了。

在鸭公岛的时候,我们几个正坐在凉棚底下一边吹海风一边闲聊,就见娘俩一个怒气冲天、一个灰头土脸地过来。一见到外婆,娘老子就告起状来:「他问我相机能不能拍水下,我让他自己看着办,然后他拍了,然后相机进海水了,然后我叫他把贮存卡赶紧取出来,然后他又把贮存卡弄丢在了海里,然后就找不到了。」

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相当清晰:脑子进水了,然后相机也进水了。

唉,为保护环境,人家再三强调:「除了美景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这小子倒好:千辛万苦拍的美景一张都没能带走,贮存卡倒给留在了西沙群岛。

真是作孽。


《海南清补凉》B0000000050 · 2019年2月9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

 

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

 

相传这是苏东坡流放海南时品尝了当地一种叫「椰奶清补凉」的美食后即兴所赋。诗是否真的出自苏东坡之口颇有些令人怀疑,但海南的清补凉在华南乃至港澳台广受欢迎倒是不争的事实。

传统的清补凉有点类似于「八宝粥」,食材主要是红、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等,但现在与时俱进出了很多全新的口味,比如椰奶清补凉、椰汁清补凉等等,变成了一种凉品。

关于清补凉的历史,在当地有很多传说,其中之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挥师南下,平定岭南。兵进岭南后,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湿热气候,秦兵多染疾。情急之下,随军郎中熬制了一种能清热解毒的「药粥」,据说这就是海南清补凉的前身。

但据唐虞时期的史料记载,清补凉自古便是海南黎人的一种主食,其历史超过两千年。

砗磲

20190215


《砗磲》E0200000003 · 2019年2月6日摄于中国海南三沙西沙群岛鸭公岛

 

西沙鸭公岛的海滩可能是全世界最「值钱」的海滩了,因为那里除了珊瑚就是砗磲。

砗磲在中国一直倍受珍视。满清时六品官的顶戴据说就是砗磲。而在佛教界,砗磲更是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和珍珠相提并论,合称「佛家七宝」,或供于堂前,或盘于指间,镇宅辟邪。

砗磲种类繁多,大的可达一米,重有好几百斤,犹如史前巨兽。「值钱」的只是其中的部分品种和那些已经「玉化」的砗磲化石,而大部分普通砗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和其他贝壳一样,经常用来烧制石灰。

到了本世纪初,文玩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用砗磲制成的手串和佛珠。尽管当时这些文玩廉价而低端,但还是引起了炒家的注意。几年之后,砗磲突然异军突起,身价陡增,一举成为文玩界的新宠。

和很多贝类一样,砗磲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海洋的双壳软体动物,通常附着于珊瑚之上。近年来,为防止珊瑚遭到破坏,很多国家都纷纷立法,以限制甚至禁止对砗磲的捕捞和开采。这为砗磲的炒作又增添了新的概念和想像空间。

砗磲,会不会是下一个普洱?拭目以待。


《海上》F0300000220 · 2019年2月6日摄于「南海之梦」号邮轮

 

在全富岛的时候给外婆拍照,她让我换长焦镜头给她拍几张特写,说这次的照片都是大场景,特写很少。我说不,继续用广角。我没解释原因,她也没问理由,但估计心里肯定颇有些不爽。

这次的西沙群岛之行,不知是因为紫外线太过强烈,还是同行的朋友一家太过热情而吃了太多的海鲜,到第三天,外婆的嘴角开始出疹子。回到家,她一边照镜子一边问我,嘴角的疹子是不是退了些。我嘿嘿一笑,道:「现在知道那天我为什么不用长焦给你拍特写了吧。」

「原来是这样啊。」外婆恍恍然而又释释然。


《椰子鸡》B0000000049 · 2019年2月7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

 

在海南,文昌鸡是著名的食材,而椰子是著名的特产。当文昌鸡遇上椰子,便成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一道海南菜:椰子鸡。

椰子鸡,可以是炖汤,也可以是火锅,二者大同小异,都是以椰汁和椰肉为汤底,以文昌鸡块为主要食材。椰子鸡既有文昌鸡的鲜嫩,同时也有椰肉的清香和椰汁的甘冽,确实蛮好吃的。

关于椰子鸡始于何时,当地相传:宋末元初,黄道婆在琼州学习黎锦织造时,因帮助当地改进了纺车和织机而倍受崇敬。黎人为感谢黄道婆,常以文昌鸡相赠。一日,黄道婆烹鸡时,试以椰汁代水。开锅后,鸡肉鲜嫩、汤汁甘冽,食之神清气爽,遂取名「椰子鸡」,并传予当地百姓。

海南椰子鸡号称有近七百年历史,估计也是由这个传说推断而来。


《蜈支洲岛》F0300000219 · 2019年2月8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位于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距海岸线2.7公里,方圆1.48平方公里。

相传清光绪年间,海南游方道人吴华存遍游海南诸岛,希冀寻访炼丹修身之处。当他登上蜈支洲岛后,被这里的旖旎风光和万千气象所吸引,决定在岛上结庐而居,炼丹修身。此事被当时的崖州知府钟元棣获悉,随即前往查看,果见小岛风光与风水俱佳,认为如此宝地不应为个人所有,理当造福于民。多年之后,到了上世纪末,蜈支洲岛终究还是转给了私人。

尽管拥有众多的「美誉」,但嘈杂的环境和过高的消费,让我一直以对蜈支洲岛没有好感。所以,两度来琼,却从未有过上岛看看的想法。只是这次孩子想去,外婆担心孩子们走丢了,说要跟着去。而我又怕外婆走丢,只得跟着。

常听人说,蜈支洲岛是富人的天堂,平民的澡堂。在我看来,天堂真说不上。要是天堂如此,那也实在是惨得够可以的了。说是澡堂子倒是恰如其分,只是这里的花销比澡堂子要贵上很多。花同样的钱,真不如找家干净点的澡堂子,搓搓澡、捏捏脚、捶捶背啥的,岂不快哉。


《蒜蓉四角豆》B0000000048 · 2019年2月8日摄于中国海南三亚

 

四角豆也称龙豆,豆荚的形状很独特,四条棱,有点像杨桃,在一些地方也有称为「杨桃豆」的。

四角豆主要生长在非洲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是典型的热带蔬菜,其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豆类,营养价值很高。

由于四角豆中含有诸如胰蛋白酶阻碍因子、凝血素等物质,不宜生吃,入菜时,需煮熟炒透以免中毒。

四角豆斜切成片后加蒜蓉清炒,口感爽脆,有一种特别的清香,蛮好吃的。如果去三亚不妨尝尝,毕竟这道菜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


《追梦西沙》F0300000214 · 2019年2月5日摄于中国海南三沙西沙群岛全富岛

 

三沙市,2012年设立,是海南省四个地级市之一,辖南海诸岛除东沙群岛之外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其中西沙群岛又分为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2013年,永乐群岛中的鸭公、全富和银屿三岛正式对外开放,但仅限于年龄在12至65周岁之间、持中国大陆身份证的中国公民。

除极少数通过「海钓」等户外项目或者「考察」之外,去三沙观光一般都是搭乘「长乐公主」号或「南海之梦」号邮轮前往西沙群岛。这两艘邮轮的母港都在海南省三亚市的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可向邮轮公司、各大旅行社或旅行网站订购船票,然后前往三亚登船。

「长乐公主」号邮轮总吨位为14000吨,330个舱位,2017年首航,设施相对较新;而「南海之梦」号邮轮总吨位为24500吨,893个舱位。其前身是2012年首航的「青山岛」号滚装船,2017年改装成邮轮后投入运营。

我们这次搭乘的是「南海之梦」号邮轮,航线及行程为:

第一天:14:30至15:30登船,然后启航,并于次日凌晨抵达锚地。

第二天:上午登鸭公岛,中午回邮轮用餐,下午登全富岛。

第三天:上午再次登鸭公岛,中午回邮轮用餐,下午登银屿岛。之后邮轮开始返航。

第四天:上午8:30左右靠岸,离船,结束行程。

西沙群岛邮轮和其他邮轮,比如日韩等航线的邮轮不同,吨位相对较小,娱乐设施也相对较少。这点可以理解,毕竟搭乘西沙群岛邮轮的主要目的不是享受邮轮本身,而是领略西沙群岛的旖旎风光和瑰丽海景。

顺便提醒一下,去西沙群岛观光,最好选择在每年的一至四月份。这个时节天气晴朗,风淡云轻,气温也相对凉爽。五月份起,西沙群岛不但开始进入雨季,而且台风也日渐增多,邮轮很可能因受台风影响而停航。


《我爱我的国》F0300000217 · 2019年2月6日摄于中国海南三沙西沙群岛鸭公岛

 

或是出于对活珊瑚的保护,或是防止被剧毒的僧帽水母蛰伤,或是经常风高浪急,游客通常不被允许下海。即使是官方组织的水上项目,比如浮潜和游泳,也都被限制在岸边很小的区域内,估计也就几十米见方的样子,价格不低,意思不大。我跟外婆开玩笑说,这哪是浮潜,感觉就像小时候把脸埋在脸盆里憋气。

如果有兴趣,可以参加海钓。钓上来的鱼可让邮轮上的厨师加工,据说也可以暂存在邮轮的冷库里,下船时带上岸自行加工。

「南海之梦」号邮轮有一个小小的邮局,有明信片出售,可直接寄出,蛮有意思的。

西沙群岛旅游最大的亮点是绿色和环保。有一句口号,叫做「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美景,什么也别带走」。好记,但不够全面。

在岛上的时候,尽量不用那里的淡水。因为岛上的淡水都是由补给船运来的,弥足珍贵。即使像银屿岛有海水淡化设施,但所生产的淡水也只是一般生活用水,不能饮用,而且成本昂贵。

另外,离岛时,尽可能将所有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带回邮轮上处理而不要留在岛上。尽管岛上有垃圾筒,但所有垃圾最终还是要靠补给船带回大陆,代价很高。

海岛上有很多漂亮的珊瑚、贝壳,这些都是不允许带离海岛的。回邮轮时,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包检查,一经发现即被没收。

西沙群岛,是祖先和烈士给于我们的无价的馈赠,理应受到我们每个人的珍惜。

1 116 117 118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