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街头》A2501000004 · 2011年3月7日摄于法国法兰西岛巴黎
2015年11月13日,巴黎多个地点,包括餐馆、音乐厅和体育场等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导致128人遇难。时隔不到一年,法国当地时间2016年7月14日深夜,法国再次发生恐怖袭击,一辆大型货车撞向正在观看为庆祝法国国庆日在尼斯市举行的烟火表演的人群,造成至少84人死亡。而在此之前,法国还遭受过包括《查理周刊》枪击事件和巴黎犹太人超市遇袭案在内的多次恐怖袭击。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法国?
法国遭受恐怕袭击,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其追随美国打击「伊斯兰极端组织」而招致报复。但与伊斯兰极端组织为敌的国家远不止法国一个,甚至就连作为「带头大哥」的美国也没有受到像法国所遭受的如此之多的恐怖袭击。
法国成为恐怖袭击滋生的温床,在很大程度上,或许与法国一直以来所崇尚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有关。这在《查理周刊》枪击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查理周刊》是法国著名的讽刺杂志,因刊登涉及宗教内容的讽刺漫画而多次受到袭击警告,并且遭到过燃烧瓶袭击。对此,法国出于「新闻自由」,丝毫没有对《查理周刊》的不当行为有所制止,最终导致了枪击事件的发生,包括两名警察在内的11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事后,当时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讲话时依然声称:「任何暴行都无法阻挡新闻自由。」
一味的自由和宽容,也导致了戴高乐时代的「『白种人基督教文明』的法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调和。有分析指出:
「二战结束后的上世纪60年代,由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法国从『海外领地』或『保护国』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吸收了大量外籍劳工。这些劳工在合约期满后并没有返回来源国,而是作为移民留下来,法国政府当时觉得这些劳工满足了低端劳务市场的需求,并不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移民政策上也较为宽松,1962至1990年成为这批移民潮的高峰。
「北非移民绝大多数为穆斯林,法国政府在同化移民上出台了一些措施,例如在市郊建造大量劣质高层建筑和住宅区供移民居住,为了让移民融入法国社会,政府在学校里推行世俗教育、灌输普世价值,并且为了展现公平、在人口记录上禁止注明他们的种族来源。这些举措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随着之后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萎缩,移民在教育、经济地位和宗教信仰都被贴上了『二等公民』的标签,他们的聚居区逐渐形成了大量治安状况堪忧的『城市敏感地区』。
「政府不对种族来源进行登记,但是移民在肤色、姓名、习俗上的特征是无法遮盖的。不登记还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政府很难评估移民政策的效果,对一些后来产生安全威胁的移民也缺乏了解。
「欧洲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法国24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一直处于历史高位,2012年11月达最高值26.2%,2015年9月该数值为24.4%。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的同一数值为13.5%。
「由于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在移民社区的穆斯林对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来源国有更强烈的身份认同,以反政府、砸警车为荣,以举报告密为耻。这部分被法国社会边缘化的北非穆斯林移民为恐怖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据欧美情报机构统计,在前往IS参战的3000多个欧洲圣战分子中,法国人最多,达1430名。」
那些依然留在法国国内的,无疑就是一颗颗随时都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反观美国,尽管这个国家也一直「崇尚」自由,但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在国家安全和公民自由之间进行了重新平衡,以牺牲公民的一部分权力来换取整个国家的相对安全,结果也证明了美国的这一做法是正确的:911事件之后的15年间,美国至少挫败了44起恐怖袭击。
理想不能背离现实太远。
《一休》F0300000103 · 2012年6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
十二分之五又二十四分之一岁,换成人话,就是五个半月。
头发给递了,成了「一休」。虽说没有一休聪明,但肯定比一休爱笑。
闹闹小时候爱笑,一逗就笑,不是很矜持的那种笑,是狂笑,跟抽风似的。在室内自然光下拍他,只能等他发作间隙的平缓期,不然一笑起来手舞足蹈、浑身哆嗦,老跑焦,不好下手。
现在回过头来想,闹闹性格上的敏感似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显现。他比其他同龄孩子更关注和介意身边人的情绪变化。尽管只有六个多月大,但闹闹不像很多其他孩子那样,一味宣泄自己的情绪,经常的,他会和别人产生情绪上的互动。这让他很讨人喜欢,但如果细想,他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我去迎合别人。
闹闹至今都很少有肆无忌惮的时候。这好,也不好,并且我以为,不好要更多些。
《陈氏书院》A0113010002 · 2017年1月30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同为国际化都市,广州在城市格局和景观上与上海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以陈氏书院为代表的岭南建筑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看点。
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为广东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光绪十六年动工,光绪二十年落成。当初修建这一建筑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1.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6400平方米,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厅堂9处、东西斋10处以及庭院6处。聚贤堂位于中央,其它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建议长康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饭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陈氏书院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是岭南地区祠堂建筑的杰出典范,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陈氏书院建筑的一大亮点就是它的雕塑。
陈氏书院正门两侧那平整光滑的青砖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就像巨幅的画卷镶嵌在墙上,它使原本单调的平板的青赚钱变得秀气典雅,又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传神生动,雕工精细入围,立体逼真,是广东现存做好和最大型的作品。这些砖雕是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上。
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在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故有「挂线砖雕」之称,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陈家书院建筑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花脊。
陈家书院建筑共有花脊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一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瓷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脸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摸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划账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
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制,再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时,都印有商号和年号,仅从这一点,也足可以看出岭南建筑对品质的追求。
岭南建筑不只限于岭南,而是跟随岭南人一起漂洋过海,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除了岭南,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岭南建筑那鲜明的特点都能让人一眼认出。
《三只兔子》F0300000073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越华路
出了机场,找了辆出租车直奔酒店。
即使再宽容,也很难开得出口,说当时那的哥是个厚道人,因为明知道我们一个发着高烧,一个带着腿伤,还有一堆的行李,他还是把车停在非机动车道隔离栏外的机动车道上而不是酒店门口。我们下了车,我们艰难地绕过隔离带,再翻过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才到了酒店。
我们住的酒店式公寓的服务也实在无法恭维。我们一路磕磕绊绊地到了酒店门前,仅隔着一扇玻璃门的酒店服务生见了也全当没看见,没有一个上前帮着拉一下门。即使在办理住店手续的时候,也都是一脸的爱理不理,仿佛我们进的不是酒店,而是当铺。
安顿下来之后,一起出门吃一顿年夜饭已经不可能了。好在附近不远就有一家「银记」肠粉店,丫头顾不得一路的鞍马劳顿,跑去打了包回来,一家人这才吃上了没有饭的「年夜饭」。
有没有山珍海味和美味佳肴并不重要,只要全家在一起,无论吃什么,就都是年夜饭。
《合家欢》F0300000072 · 2017年1月1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广州酒家越华天极品店
动身的前一天,闹闹突然发烧,体温摄氏39度。去医院一查,急性肺炎,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点滴,但高烧始终不退。在跟医生商量后,外婆配全了药物和器具,准备到了广州之后自己给闹闹继续用药。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除夕那天,正当我们准备登机飞往广州的时候,外婆意外地绊了一下,摔在地上,膝盖剧痛。当时我们都傻了,要不要登机,全都没了主意。担心万一要是骨折,到了广州麻烦大了。外婆坐在地上,试探着用手指探查自己受伤的膝盖,说登机吧,应该不会骨折。见我们反对,她马上打电话给骨科大夫,把事发经过及自己检查的结果告诉对方。对方同意外婆的判断,说不太可能是骨折。
于是我们决定登机飞广州。
看到外婆行动困难,正在登机口值勤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得到我们肯定的答复后,他们立刻和空乘取得联系,让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更令人感动的是,飞行途中,空乘让广州机场的地勤人员为我们事先准备好了轮椅。
就这样,我们又是病又是伤的飞到了举目无亲的广州。
《祈福的风车》A0113010001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正月初一清晨,刚出酒店,就见大街上不少人举着金光闪闪的纸风车,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有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有妆扮时髦的青年男女。
一家子来广州过春节是丫头的主意。丫头贪玩,只是工作没几年,带薪假不多,自然不愿意放过春节长假。之所以选择广州,应该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春节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员都要回乡探亲,估计这时的广州会比往常清静许多;二是印象中广州比上海,乃至长三角一带的绝大多数城市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年味自然更足。
也是好奇,半路里拦下一个手举风车的路人,问他,为什么要举风车。他说,风车寓意「转运」,祈求时来运转,算是当地的一种新年习俗。
灵不灵验在其次,新年伊始怀揣着对一年的憧憬,真好。至少,对我们这次出师不利的广州之行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雪乡》A0112010001 · 2015年1月25日摄于中国黑龙江牡丹江双峰林场
别再信什么「水土不服」,那就是食物中毒。从发展中国家去往发达国家,鲜有「水土不服」,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去雪乡之前,稍稍关注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发现那里游客「水土不服」的事时有发生。当离开吉林前往雪乡时,也被善意地告知:雪乡的饮食卫生状况值得认真关注,原因是,由于雪乡的自然资源有限,生活水大都是经处理后的循环水。如果这事不假,那么,隔三差五的「水土不服」也就找到了症结:土是正经土,但水很可能不是正经水。
事关重大。后头还有好几天的行程,冒不得半点风险。宁可认其有,不能当其无。于是,随身带了4公升瓶装水,三袋方便面,几只罐头,电水壶,以及几包湿巾纸。
在雪乡的时候,没碰过水龙头,也没碰过任何当地食品。虽有点遭罪,但可以确保全身而退,心里踏实。这倒不是对我们的水处理技术没信心,而是对处理水的人信心不足。要是偷工减料,那水,别说喝,就连洗脚都让人觉着恶心。
《大秧歌》F0300000071 · 2015年1月26日摄于中国黑龙江牡丹江双峰林场
雪乡冬季的最低气温经常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这样的气温对大多数观光客而言是相当寒冷的。但只要着装适当,就不会有很大的困扰。
同样的气温,体感却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雪乡的时候遇上暴风雪,气温达到摄氏零下三十几度,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只是上身秋衣、毛衣、厚羽绒服,下身秋裤、厚羽绒裤,脚上厚羊毛袜和登山鞋,再加上遮耳的绒线帽和皮手套,感觉也够了。如果由里到外都配备特殊的户外防寒服那是最好的了,但这样的东西价格不菲,而普通的观光客,用得到的时候又少之又少,很浪费,所以没有必要。
在雪地里行走,雪经常会进到鞋子里,融化后,很容易冻伤脚。穿高统的雪靴或者戴防雪套是一个解决办法,但如果不是长时间在雪地里行走,有一个土办法:带一卷食品保鲜膜当绑腿,封住裤腿和鞋帮,省事,也挺管用。
去凤凰,一定要选择夏天。尽管夏天的凤凰闷热难耐,但却最能感受得到这座古城的浪漫风情。
夏季的清晨,沱江上便会升腾起一层薄雾,缥缥缈缈,两岸的吊脚楼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而这还在其次。这个时节古城最亮丽的风景,是少女们的身影。
凤凰是很多女孩心中的最爱。一到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孩便蜂拥而至,而且到了之后,女孩们大多喜欢换上艳丽的筒裙,有的还会在头上佩一顶缤纷的花环,三三两两,游荡在沱江两岸和大街小巷。
不要试图在夏天去凤凰寻找「沈从文」,也不要试图在这个季节去凤凰感受湘西的神秘风情,成百上千少女斑斓、婀娜的身影是这个季节凤凰真正的主角,让古城到处充满了青春和浪漫的气息。
《伏尔塔瓦河》A0903000011 · 2014年7月24日摄于捷克布拉格
标题《和吉普赛女郎牵手伏尔塔瓦河畔》是仿照现在的自媒体套路,原标题是《布拉格遇贼记》。
那天从布拉格老城出来去停车场准备回酒店,到伏尔塔瓦河畔时,隐约感觉到有人在掏右侧裤兜。伸手一摸,果然摸到一只手,一只女人的手。
不知道这大半辈子遭过几回贼惦记,但遭贼偷,这是第二回。前一回还是在2008年的5月23日,那天奥运火炬在上海传递,便跑去南京路步行街凑热闹。眼看着火炬手就快跑到跟前了,突然觉得腰间有些不对劲,低头一看,一只贼手正在慢慢拉腰包拉链。鉴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没声张,只是拍了拍那只贼手,拉上拉链,继续看火炬传递。
这回情况也特殊,环境不熟,语言也不通。要是报警,举证困难先不说,你都不知道当地的警察管不管,咋管,弄不好又是调查又是笔录的,不知得折腾多久,便也没声张,只是一手抓着那只贼手,另一手摸了摸裤兜:一只烟灰袋,连同里面的两三个烟蒂不见了,也不知道是其他的贼捷足先登了还是这个女贼已经得过一回手。
确认就这点损失后,冲那女贼笑了笑,一松手把她给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