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家族大教堂》A1302000008 · 2015年10月5日摄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

 

三年前,也就是2014年,加泰罗尼亚进行过一次不具法律约束力的独立公投。当时加泰罗尼亚共有540万选民,参加公投的选民人数为230万,不到半数,但其中的80%支持独立。

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被忽视的数字。

不仅如此,和三年前的那次公投不同,这次加泰罗尼亚人非常像是在玩真的:加泰罗尼亚议会甚至对外宣称,一旦独立公投获得通过,这一地区将在48小时之内正式宣布独立。因此,当9月6日加泰罗尼亚议会投票批准将于今年10月举行的新一轮独立公投后,西班牙政府高度重视,并强烈发声,指责加泰罗尼亚议会「对宪法和民主犯下暴行」;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也已要求政府律师向西班牙宪法法院提出诉讼,以取消半个月之后即将举行的公投。与此同时,西班牙检方也宣布正在准备对加泰罗尼亚议会官员提起诉讼,理由是这些官员违反了此前的法院裁决,即禁止加泰罗尼亚官员就该地区的独立启动法律程序。

但所有这一切恐怕很难阻止将于半个月之后举行的公投。因为这是一次独立公投,如果加泰罗尼亚人觉得西班牙现有法律对他们具有约束力,那么,加泰罗尼亚的独立运动就成了一场没有任何理由的闹剧。


《巴塞罗那》A1302000007 · 2015年10月6日摄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

 

1975年,独裁者佛朗哥去世,加泰罗尼亚人的境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1978年,西班牙通过了民主宪法,加泰罗尼亚终于又一次获得了自治地位,加泰罗尼亚人被认定是西班牙的一个独立民族,而加泰罗尼亚语则被接受成为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语言,和西班牙语一起成为西班牙的官方语言。

但这对加泰罗尼亚人而言,这远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很多加泰罗尼亚的分离主义团体,甚至宣称要建立「大加泰罗尼亚国」,包括古巴塞罗那伯国、巴利阿里群岛的马略卡王国以及巴伦西亚王国的疆域,这一主张在加泰罗尼亚社会很有影响。只是在当今的大背景之下,曾经在武力对抗中屡屡受挫的加泰罗尼亚人已经放弃了以武力和恐怖活动作为民族运动手段的行为,所有的民族分离组织,都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诉求。

2006年6月17日,加泰罗尼亚举办了地方自治权力扩张的公民投票,结果赞成比例达到73.9%。自2008年全球经济风暴发生以来,面对日益艰困的财政情势,加泰罗尼亚人支持独立的声浪持续地上涨。2012年9月11日,亦即纪念加泰罗尼亚于1714年被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征服的沦陷日,数以百万计的加泰罗尼亚人涌上巴塞罗那街头,要求脱离西班牙的管治,并且独立。加泰罗尼亚人表达了西班牙债务危机给加泰罗尼亚所带来负面影响的不满,以及西班牙中央政府因推行财政紧缩措施,从而严重拖累了加泰罗尼亚的经济及就业环境。其中最使加泰罗尼亚人反感的是:西班牙政府不断增加税款要求,而且拒绝提供财政援助。

2013年9月11日,加泰罗尼亚国家大会发起加泰罗尼亚之路运动。组织者号召40万加泰罗尼亚人于当地时间11日下午5时14分,组成400公里长的人链,由法国边境延伸至巴伦西亚自治区,以纪念1714年9月11日巴塞罗那城陷落于西班牙军队之手。

2014年9月12日,受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影响,加泰罗尼亚的独立情绪越发高涨,当天共有180万人走上街头,纪念沦陷日,并要求独立。


《米拉公寓局部》A1302000006 · 2015年10月6日摄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后,西班牙政府开始致力于破坏加泰罗尼亚人的民族认同感,西班牙政府下令严格限制加泰罗尼亚语的使用,致力于消除加泰罗尼亚人的文化独特性,并以爱国主义为口号,试图让加泰罗尼亚人认同自己的西班牙人身份。这再次激起了加泰罗尼亚人的反抗。1833年,西班牙的伊莎贝尔二世和其叔叔卡洛斯争夺王位,西班牙再次爆发内战,史称「第一次卡洛斯战争」,不放过一切机会的加泰罗尼亚人再次投入到了这次战争中,他们支持卡洛斯,希望在替卡洛斯打赢内战后,可以再次得到自治权利,可惜上帝似乎抛弃了加泰罗尼亚人,卡洛斯父子在两次内战中均告失利,加泰罗尼亚人再次两手空空。

自19世纪后期开始,近代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兴起,主张自治和独立的党派林立,至20世纪初,巴塞罗那成为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的活动中心,这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热衷于工人运动和暴力革命,鼓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20世纪头20年里,加泰罗尼亚爆发了无数起工人罢工和起义,1913年,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者在加泰罗尼亚的四个省成立联邦自治政府,该自治政府存在了12年,直到1925年才被西班牙独裁者里维拉取缔。1931年4月,西班牙君主政体崩溃,西班牙成立第二共和国,鼓吹社会主义和加泰罗尼亚独立的政党在加泰罗尼亚地方选举中获胜,1932年,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地区各自宣布成立完全自治政府。随着加泰罗尼亚左翼势力胜利,巴塞罗那成为了西班牙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1936年2月,社会主义政党「人民阵线」在西班牙大选中获胜,西班牙右翼摩拳擦掌,内战一触即发。

1936年7月,加纳利群岛司令佛朗哥登陆西班牙,西班牙内战爆发,加泰罗尼亚坚决投入到共和国政府一方,对抗佛朗哥军队,加泰罗尼亚军队在阿拉贡和马略卡的战线上,顽强抵抗佛朗哥军队,佛朗哥决心打击最顽强的加泰罗尼亚军队,他先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其他地区隔绝开来,然后出动重兵围困并一步步勒紧对加泰罗尼亚包围。因为西班牙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纵容法西斯叛乱。来自苏联和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民主人士组成的国际纵队参加到共和国反对法西斯叛乱的斗争中。由于得到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佛朗哥军队获得了战争胜利,1939年,占领加泰罗尼亚全镜,西班牙共和国最后的堡垒沦陷,共和国战败,数十万加泰罗尼亚人死于内战,近万名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被处死,加泰罗尼亚人在历史上最后一次武装革命,悲剧性地收场。佛朗哥获胜后,实行法西斯统治,随即取消了加泰罗尼亚的自治权利,并在此后的30多年里,严厉压制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运动以及加泰罗尼亚文化。


《巴塞罗那》A1302000005 · 2015年10月6日摄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

 

15世纪20年代,加泰罗尼亚人的纳瓦拉公主布兰卡和费尔南德一世的次子胡安二世结婚,他们的儿子比亚纳从小生活在纳瓦拉王室中,深受传统的加泰罗尼亚文化的熏陶,因而被加泰罗尼亚人认为是复兴的希望,将他尊为加泰罗尼亚人的精神领袖,但当时掌控着纳瓦拉王室的阿拉贡王室对加泰罗尼亚人的心存顾忌,迟迟不允许比亚纳继承纳瓦拉王位。1460年,阿拉贡国王胡安二世索性剥夺了比亚纳对纳瓦拉王位的合法继承权,并将其监禁,这引起了加泰罗尼亚人的大规模叛乱。其后不久,比亚纳突然死去,加泰罗尼亚人认定这是谋杀,暴力迅速升级,加泰罗尼亚人宣布脱离阿拉贡,并打算将巴塞罗那伯爵位交给意大利的王公。

阿拉贡王室经过12年的残酷镇压终于扫平了加泰罗尼亚人的起义,入主巴塞罗那,但这一内战使加泰罗尼亚人和卡斯蒂利亚人彻底决裂,水火不容。比亚纳王子成为加泰罗尼亚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1474年,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尔一世和阿拉贡的菲尔南德二世夫妇宣布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合并,两人成为西班牙的并肩王,加泰罗尼亚人摆脱卡斯蒂利亚人统治的希望变得更为渺茫,随即爆发起义。经过长期斗争,西班牙国王菲立佩二世承认了加泰罗尼亚的高度自治,不但拥有了独立的议会、税收权,甚至还拥有限的立法权。但此后西班牙王室越来越不能容忍富裕的加泰罗尼亚的自治,他们借口「三十年战争」的需要,收回了加泰罗尼亚的税收权,并对加泰罗尼亚农民课以重税。在忍无可忍情况下,加泰罗尼亚人1640年再次爆发起义,其规模不断扩大,终于酿成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政府之间历时12年的内战,史称「加泰罗尼亚独立战争」。「独立战争」期间,加泰罗尼亚宣布成立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保护下的加泰罗尼亚共和国,并成功说服法国介入了战争。1652年,西班牙军队占领加泰罗尼亚,共和国瓦解。1659年,法国击败西班牙,两国签订条约,西班牙割让北阿拉贡的鲁西永、阿图瓦等地。但加泰罗尼亚依然归西班牙控制。加泰罗尼亚人的摆脱卡斯蒂利亚人的努力再次遭到挫折。

1705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英国和奥地利为了对抗西班牙和法国的超级同盟,入侵西班牙,英国舰队在加泰罗尼亚人的支持下,将奥地利大公查理送到巴塞罗那,并占领了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人欢欣鼓舞。但西班牙在其他战线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却在西班牙本土守住了阵地,并在1714年战争结束前一举收复了巴塞罗那,真是天意,战争结果西班牙失去了那不勒斯和尼德兰所有的权益后,却成功地保住了加泰罗尼亚,加泰罗尼亚试图借助外力摆脱西班牙统治的努力再次以失败告终。而随着加泰罗尼亚回归西班牙,西班牙政府借口追究加泰罗尼亚人在战争中的通敌行为,撤回了加泰罗尼亚的一切自治权利。


《巴塞罗那》A1302000004 · 2015年10月6日摄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

 

再过半个月,西班牙可能要有大麻烦了。

当地时间前天晚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不顾西班牙政府反对,投票批准该地区于今年的10月1日举行独立公投。

西班牙的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由六组图案组成,每组图案都有其特定意义:左上角红色土地和黄色城堡,以及右上角白色土地和头戴王冠的红狮,分别象征的是卡斯蒂利亚和莱昂,西班牙的源头;左下角为黄红相间的竖条象征的是东北部的阿拉贡;右下角红色土地和金色链网象征的是位于北部的纳瓦拉;底部的白色土地上和绿叶红石榴象征的是南部的格拉纳达。国徽正中心的蓝色椭圆形中有三朵百合花,分别象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团结,其上的王冠则象征着国家权力。而国徽的两侧各有一根海格力斯柱,亦称大力神银柱。左边的柱顶是一顶王冠,而右边的柱顶是帝国冠冕,一条红色的饰带缠绕着两根银柱,上面写着「海外领地」。

和中国的中央集权不同,西班牙国徽很直观地表明了这个国家的政体体制:君主立宪下的地方自治。

加泰罗尼亚的独立运动由来已久,其背后既有这一地区与其他地区,乃至中央政府之间的现实冲突和矛盾,同时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根源。

加泰罗尼亚人是公元5世纪民族大迁徙时来自亚洲的阿兰人和西哥特人与当地希腊人、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后裔融合的混血种族。他们是天生的航海家和商人。

公元1137年,阿拉贡王国面对强大的摩尔人深感力不从心,国王拉米罗二世想到了加泰罗尼亚人。他不但将女儿嫁给了巴塞罗那伯爵拉蒙 · 贝伦格尔四世,甚至将自己的王位也一并送出,巴塞罗那公国和阿拉贡王国由此合并。加泰罗尼亚人强大的海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阿拉贡先后收复了地中海上的巴利阿里群岛、击败了撒拉逊人、收复了巴伦西亚,并先后占据了西西里岛、那不勒斯和撒丁岛,成为西地中海无可争议的海上霸主。

阿拉贡与巴塞罗那合并后整整270年,阿拉贡王国的王位始终掌握在巴塞罗那人的手中。

1410年,国王马丁二世去世。由于没有继承人,阿拉贡王室便推举马丁的外孙,也就是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一世的儿子费尔南德一世为新的国王。费尔南德一即位,卡斯蒂利亚便联手阿拉贡排挤加泰罗尼亚人,这引发了加泰罗尼亚人的不满和反抗,但遭到了王权在握的卡斯蒂利亚人的残酷镇压。加泰罗尼亚人和卡斯蒂利亚人从此结怨。


《姥姥摇木兮红叶下》F0300000080 · 2014年10月19日摄于韩国首尔

 

经历了岁月的冲刷和洗练,铅华褪尽,留下的只有沉稳和淡泊。当内心不再奢华,眼前的一切便都是美的了。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垆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红倚翠偎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看人烧大烟一样的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青龙古镇》A0114010003 · 2017年9月1日摄于中国山西太原

 

这次在太原总共只待了不到两天的时间,这对于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年悠久历史的省会城市,说走马观花都很勉强,充其量也只是蜻蜓点水。

八年前曾到过山西。蓬头垢面的住宅,尘土飞扬的街道,以及充斥着煤屑味的有些呛人的空气,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到了一处大型露天采煤场。尽管那次到的是山西的另一座城市大同,但可以想像,当年的太原应该是差不多的景象。

但这次完全不同,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却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太原正在蜕变和羽化,从一座煤碳资源型城市向旅游服务型城市转变,而且无论是速度还是力度,以及背后的决心和信心都非常大。

很有可能,这次的太原之行,在无意中见证了这座历史名城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启。

好运太原。


《拗造型》F0300000081 · 2017年9月1日摄于中国山西太原青龙古镇

 

在太原只有一天半时间,所以计划中的景点不多,青龙古镇算一个。

青龙古镇离太原火车站二十来公里,由于这次出门时带着脚伤,就叫了辆出租车。司机师傅走的是一条新道,宽敞,路上车也少,不到半个小时便到了。

付了车钱,下了车,一看,除了一座新盖的土地庙和一座半新不旧的宅子,剩下的除了旧砖垛就是瓦砾堆,灰天灰地。这哪像个景点,分明就是一处拆迁工地。当时就懵了:怎么会是这样?这和先前看过的照片完全不是一回事。

硬着头皮进了工地,总算见到了一条还在整修的街巷。胡乱转了几个宅院,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我跟外婆说,可能是我弄错了,这里也就这样了,回去吧。

不知道是外婆贪玩还是想给我宽慰,说既然来了,不妨再多转转。

也就是她这句话,这才算没白跑一趟:沿着街巷往前走不多远有一道彩钢板的临时围墙,那头才是真正的青龙古镇。原来我们刚才走了半天,都还只是在古镇外头转悠。


《「墨荷」》D0004000002 · 2014年11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03 : 13,平遥。

听到电话铃响,心里一阵发毛。抓过电话,见是哥哥打来的,就知道出事了。果然,电话接通后,就听哥哥在电话那头说:「看样子妈妈不行了,你要有思想准备」。

母亲患病快两年了。起先是血压不稳定,忽高忽低,曾经有一个月接连挂了三四次急诊。送建工医院住院检查,CT发现肾上腺有个占位,医生建议去瑞金医院的血液科做个详查。瑞金医院血液科检查后没有任何诊断,建议去仁济医院的内分泌科做进一步检查。到了仁济医院,一番检查之后,依然没有结论,只是说母亲的心肺似乎有点问题,需要先期治疗。

母亲接下来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显然不是单纯的由血压不稳定所引发的。但瑞金和仁济这两家上海的顶级医院都拒绝治疗,让我们束手无策。

 

03 : 20,平遥。

接到哥哥电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先前预定的返程机票退了,随后打电话到酒店前台,问有没有办法立即去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得到的回答是,天亮之前不会有任何办法。

不死心,下了楼,到了大街上,想随便拦一辆什么车,哪怕是「三蹦子」也行。但大街上空无一人。

母亲的病情发展很快,先是面部和手部的肤色越来越深,骚痒,然后是肌无力,几近瘫痪。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再带着母亲找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求诊。

这是一家位于上海金山新区的三级乙等医院,先不说医术,医德肯定在瑞金和仁济之上。内分泌科医生对母亲作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最后得出结论:母亲很可能患的是皮肌炎,一种风湿免疫科疾病。

 

03 : 46,平遥。

哥哥来信,说母亲开始昏迷。经医生的全力抢救之后,母亲的眼睛一度睁开过,但意识非常模糊。七分钟后,哥哥再次来信,说母亲在注射了葡萄糖之后情况稍稍有些缓解。

但愿先前的昏迷只是由低血糖引发。几个月前,母亲曾经因低血糖昏迷过。

天刚蒙蒙亮,我再次下楼,企图拦车。但大街上偶尔经过的车辆大都载着货,疾驰而过,根本不停。性急之下,只得用「滴滴出行」试试。幸运的是,在清晨五点的小县城里,竟然联系到了一辆快车。

治疗皮肌炎,需要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效果很明显,但副作用是导致病人的免疫力下降。如何平衡好药效和副作用的关系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医生在药物的使用剂量上非常谨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验血复查,以便及时作出调整。

大约两周前,母亲有过一次膀胱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病情似乎得到了控制。这次去医院复查时,母亲再次发烧,引起了医生的高度警觉。在确诊发烧是由肺炎所引起之后,医生强烈建议留院治疗。

 

06 : 20,平遥。

长途汽车站冷冷清清,显然还没有开始营业。

见有人正往汽车站里走,估计是来上班的工作人员,赶紧上前打听售票处什么时候能开。那人挺好,问我去哪。我回话说去太原。他指了指不远处路边停着的一辆大巴,说那辆车就是去太原的,因为汽车站还没开,所以只能停在门外。

拖着行李来到大巴边,见了司机,一打听,确实是去太原的,而且十分钟后就发车。

母亲的病情非常不稳定。上海传来消息,说母亲的神志似乎有点恢复,但不久之后再和她说话时又没有了反应。

 

09 : 20,太原。

长途汽车一进太原便下了车,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机场。所幸的是,一个半小时后东航有一个航班飞往上海虹桥机场,而且还有少量余票。

买好票,给哥哥、姐姐留了个信,说「到太原。十一点多的航班。今天能赶到医院」。

办票、行李托运、安检、候机。在登机口等了没多久,便开始登机。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对母亲的病情非常重视,甚至很可能是作为一个医疗课题加以对待。除了科室主任亲自挂帅之外,参与母亲治疗的还包括了院内其他很多相关科室,甚至还有院外的医疗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母亲的病情有所缓解,原本只能抬到胸前的手臂能举过头顶了,这不仅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给了医生们很大的信心。

 

13 : 43,上海。

刚下飞机就接到了姐姐打来的电话,问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到医院,说医生在尽最大努力延续妈妈的生命。我说差不多还需要两个半小时,因为先得回一趟家取户口簿和母亲的身份证,然后还要驱车80公里,这段路通常需要一个半小时。

当飞机还在飞行途中时,哥哥和姐姐曾发过两条信息,一条是姐姐10 : 48发来的:妈已说不出话,也认不出人了;另一条是哥哥11 : 42发的:老妈已无知觉,弥留。

 

14 : 13,上海。

出租车还没到家,就收到了哥哥发来的消息:母亲已经离世。

母亲这次去医院,原本只是一次例行的复查,医生想了解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对免疫力的影响程度。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去竟然再也没能回来。


《青龙古镇》A0114010002 · 2017年9月1日摄于中国山西太原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的青龙镇村很有些来头。

据《阳曲县志》记载,青龙镇村原本叫青蒿嘴。当年数度下西洋的郑和船队中有一个王姓成员,山西人,借机经商,赚了不少银两之后,把原来王家庄的商号迁到了当年晋商走西口的必经之地青蒿嘴。

清朝嘉庆年间,王氏族人王绳中为大清捐银百万两,获钦赐「百万绳中」匾额和青龙旗一面。为殊荣永续,王家将菁蒿嘴更名为青龙镇。到了道光年间,王家的商铺已达108处,盛极一时。

现存的青龙镇村都是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其木雕、砖雕、石雕设计奇巧,工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五里长街上的五道阁为全国所罕见。青龙镇村仿的是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构筑手法,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形成东文西武、南龙北凤、龙凤呈祥的总体布局,形成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成为历史上北方的闻名重镇。


《青龙古镇》A0114010001 · 2017年9月1日摄于中国山西太原

 

又见山西。

第一次来山西是在八年前,先是去的内蒙,后由杀虎口入晋。印象中,那回好像主要走的是忻州和大同,具体应该是五台山、云冈石窟、悬空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这几个地方。

时隔八年,当年在山西时的很多情形忘得差不多了,倒是记得两口子为贪一口山西的面食,四处打听,最后在大同的居民区里找到一条小吃街,挨家找,挨家尝,刀削面、猫耳朵、搓鱼儿。尽管已经相当克制,每到一家只买一样,一小碗,还是两人匀着吃,但尝到第四家时已经撑得不行。

这次来太原,面食自然不容错过。还在上海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列了一份清单:栲栳栳、刀削面、梢梅、灌肠,每样都挑最拿手的店家:太原面食店、六味斋、认一力,如此等等,标名地址。这两天在太原,根本不用再四处打听,按图索骥,很是方便。

山西的面食筋道、滑爽,很有嚼劲,口感非常棒。

整个山西的面食种类据说不下二三百种。即使顿顿不同,一天三顿,三个月也都能不重样。这恐怕是为什么山西人永远吃不腻面食的重要原因。

面食是山西人餐桌上绝对的主食,米饭是稀罕物。在山西的餐馆里想吃米饭,你不能跟服务员「来碗米饭」,得「来碗大米」人家才听得懂。

来山西要是不吃面,真太可惜了。


《合家欢》F0300000079 · 2017年4月4日摄于韩国首尔壁画村

 

外婆、外公要出门几天。

昨天你整个白天都在,外婆、外公没敢理行李,怕你看着心里难受。

外公喜欢到处走走,但很多地方并不适合你,所以挑你上学的时候出门,这样对你好些。

外婆、外公上岁数了,走得动的日子越来越少。要是运气好的话,能健健康康地再走二十年,一年出四回门,二十年也就再走八十个地方,之后就走不动了。

不要怪外公不带你一起旅行。对你来说,学本领是最重要的。外公最希望你的是,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学习,旅行的时候痛痛快快地旅行。

外婆、外公这次出门也就十几天,很快就回来。


《南辕北辙》F0300000075 · 2017年6月25日摄于毛里求斯灯塔岛

 

两个半月的暑期一眨眼就过去了,明天该开学了。

前天外婆跟你说:开学那天不能送你了,因为外婆、外公要出一趟远门。你听到这话,没有吭声,但眼泪扑簌簌的。等情绪稍稍稳定些,你轻声嘀咕:「我想跟你们一起去旅行。」

外婆、外公知道你喜欢旅行,这个暑期也在尽力安排,一放假就直飞毛里求斯,回来后见你还有时间,就又去了趟日本的北海道,年底前还要去日本赏枫和俄罗斯玩雪。

外婆、外公上岁数了,知识跟不上先不说,脑子也越来越不好使,你读书的事就交给妈妈了。外婆、外公趁还走得动,尽量陪你多走点路,让你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前些日子听说你在奶奶家吵着要吃牛肉,说是外公说的,多吃牛肉可以快快长身体,好跟外婆、外公一起去旅行。外婆、外公听了很欣慰。

相信外婆、外公,只要你身体壮壮的,我们明年一定走得更远,陪你去看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美国队长》F0300000076 · 2017年8月3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江湾五角场下沉式广场

 

每个男孩的心里都揣着一个英雄梦想,即使只有五岁。

今天的这个造型外公知道,是「美国队长」。尽管右手高举着的那把大砍刀似乎有些来路不明,但左胳膊捥着的、中间带一颗星的圆盾牌外公认得:由世界上最坚硬的材料「原始亚德曼」金属制成,是「美国队长」的「金钟罩铁布衫」和攻击利器。美国政府将这面神盾授予「美国队长」,让他带领美国人抗击法西斯。

为了能和闹闹有尽可能多的共同语言,外公也是蛮拼的。不光是「美国队长」,就连「光头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绵宝宝」、「功夫熊猫」也都认得。

前天陪闹闹一起看《极速挑战》,妈妈来电话,问外公在电影院里睡着没,外公说没。那天真没睡,不是不想睡,是不敢睡。万一哪天聊起《极速挑战》,要是外公搭不上茬,闹闹肯定无比失望。

犯倔

20170829


《犯倔》F0300000077 · 2017年8月1日摄于日本北海道登别地狱谷

 

在北海道游览登别地狱谷的那天,虽说多云,但紫外线很强烈。外婆怕闹闹晒坏,想给他涂点防晒霜,可闹闹死活不让抹。外婆没辙,说不抹防晒霜,那就打伞,谁知闹闹离外婆远远的,就是不肯打伞。

外公在一边看着,也没说啥。男孩子嘛,晒就晒呗,顶多黑点,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事情过去几天之后,外婆、外公问闹闹,那天为什么犯倔。他说,他想晒黑,因为外公说过,男孩子晒得越黑就越强壮。

真庆幸当时没有批评闹闹,不然他一定会觉得特别委曲。


《「这是脑子好不好」》F0300000078 · 2017年8月3日摄于日本北海道

 

上周全家开车去金山游玩,路上妈妈拿出一本《直映认字》,说闹闹又认识了好些字,并让闹闹读。闹闹不含糊,一行一行读得挺溜。外公不信,跟妈妈说,闹闹是背出来的,要是给他单个字,没准就认不得了。

为了证实这个,等到了金山歇下来之后,外公拿了一张餐巾纸,中间撕了个小孔,刚好有一个字大小,蒙在书上,让闹闹读小孔中的字。结果是外公彻底认输。

这阵子闹闹住在外婆家,妈妈给外婆布置任务:让闹闹每天认几个字。那天外婆有事出门,轮到外公当老师。外公拿起认字课本,问闹闹,里面的儿歌都能读吗?他点了点头,相当自信。外公又问,是背出来的,还是真认得字?他说认得字。外公说,那好,你读给我听。不过,得倒过来,从最后一个字读到第一个字。谁知闹闹毫无压力,一连几首都能倒读如流。

第二个回合外公再次完败。


《粮食街》A2203000007 · 2014年7月19日摄于奥地利萨尔斯堡

 

历史,无论辉煌与否,在时间长河面前终将烟消云散,萨尔斯堡之所以不朽,是音乐。

萨尔斯堡旧城有一条窄巷,名字也很朴实:粮食街。这里的9号是一幢六层金黄色建筑,正面外墙上悬挂着奥地利国旗。「萨尔茨堡最伟大的儿子」沃尔夫冈 · 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

莫扎特的父亲雷欧波得 · 莫扎特在1747年租下了这栋楼的第3层,莫扎特一家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773年离开萨尔茨堡去了维也纳。

除了莫扎特,萨尔斯堡还诞生了另一个音乐天才:赫伯特 · 冯 · 卡拉扬。这位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指挥家1908年4月5日在萨尔斯堡市出生,1989年7月16日在萨尔斯堡州安尼夫区逝世。

卡拉扬,这位在音乐界有着特殊崇高地位的指挥家,其一生与萨尔斯堡结有着不解之缘,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辉煌和荣耀,萨尔茨堡市以其著名儿子的名义把位于旧城中心的艺术节大剧院对面的广场命名为「卡拉扬广场」。

卡拉扬广场背依有「全球十大最美城堡之一」之称的萨尔斯城堡,广场的一侧有一座一个男子站在金球之上的雕塑,雕塑边上是一坪巨大的国际象棋棋盘。

创办于1920年的「萨尔斯堡音乐节」,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877年的「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是全世界水准最高、最富盛名的音乐节庆。萨尔斯堡音乐节最初是专为演奏莫札特作品而设立的音乐节庆,此后,一系列著名的指挥家担任音乐节的指挥,例如卡拉扬曾亲自领导与指挥音乐节长达30多年,使得萨尔斯堡音乐节名气扶摇直上,每年7月底至9月初音乐节期间,音乐节大厅、莫札特音乐学院、州立剧院、米拉贝尔宫都有音乐活动。

萨尔斯堡音乐节曾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一度中断,但在战争刚刚结束的1945年8月11日,音乐节便重新恢复,并一直延续至今。


《萨尔斯堡街景》A2203000006 · 2014年7月19日摄于奥地利萨尔斯堡主教广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并吞了奥地利。1938年4月30日,纳粹分子在萨尔斯堡焚书和逮捕犹太人和不同政见者,同年11月9日,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萨尔斯堡的犹太教堂被毁。

1944年至1945年,美国空军在总共15次空袭中摧毁或损坏了萨尔斯堡46%的建筑,其中包括7600间民房,550人在这些空袭中丧生,并导致14563人流离失所。当时受损最严重的是火车站附近地区和中心城区,包括萨尔斯堡主教座堂的穹窿和莫扎特故居。所幸的是,除了主教座堂与桥梁,大部分巴洛克建筑都保存完好,使得萨尔斯堡成为仅存的几座保留了原始的巴洛克风格的城市。

1945年5月4日,美国军队攻占了萨尔斯堡,纳粹德国陆军上校汉斯 · 莱普尔丁格尔没有抵抗就交出了萨尔斯堡。美军任命里夏德 · 希尔特曼为萨尔斯堡市市长,阿道夫 · 舍梅尔为萨尔茨堡州州长,并成立了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地利人民党和奥地利共产党。

萨尔茨堡解放后,无家可归的难民、犹太人和旅居国外的德国人蜂拥到萨尔斯堡。1946年12月有约13200个难民从东欧和中欧聚集到萨尔斯堡和周边,为了安置这些难民,萨尔斯堡共建造了8座难民营。战后不久,萨尔斯堡借助「马歇尔计划」和占领当局的经济援助很快便恢复了经济。


《萨尔斯堡街景》A2203000005 · 2014年7月19日摄于奥地利萨尔斯堡

 

萨尔斯堡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一个独立的总主教教区。需要提一下的是,总主教赖特瑙的沃尔夫 · 迪特里希执政时期的17世纪初,萨尔斯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存的很多历史建筑都始于那个年代。当时,巴洛克艺术正在欧洲如火如荼地漫延,萨尔斯堡因此也留下了这一历史烙印,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浓郁的巴洛克风情。这一时期的萨尔斯堡也因此被单独列为「巴洛克时代」。

1803年,神圣罗马帝国通过法律实施政教分离,萨尔斯堡总主教失去了统治地位,萨尔斯堡与弗赖辛和帕骚合并,改由弗朗茨二世的兄弟托斯卡纳大公斐迪南三世管辖,并获得选帝侯资格。1805年奥地利人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失利后,奥地利的蒂罗尔州被割让给巴伐利亚,作为交换,萨尔斯堡和贝希特斯加登则划归了奥地利,但1810年萨尔斯堡再次易主成为巴伐利亚的一部分。

1816年维也纳会议后萨尔斯堡归还奥地利,而贝希特斯加登则继续归属巴伐利亚,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1850年萨尔斯堡脱离林茨的管辖获得自治权,1919年举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


《主教宫广场》A2203000004 · 2014年7月19日摄于奥地利萨尔斯堡

 

17世纪初,总主教赖特瑙的沃尔夫 · 迪特里希认为,萨尔斯堡是一座理想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此对其大兴土木。现在的萨尔斯堡老城的外貌风格就是从当时留下的。他下令重建了1598年第8次被烧毁的萨尔斯堡主教座堂,并修建米拉贝尔宫。为了同巴伐利亚争夺着盐和关税,沃尔夫 · 迪特里希于1611年授意占领巴伐利亚的贝希特斯加登,而巴伐利亚随即反攻占领了,借机萨尔斯堡,并决定让霍亨埃姆斯的马尔库斯 · 西蒂库斯接替沃尔夫 · 迪特里希。保留至今的主教座堂即是1628年由他完成。马尔库斯 · 西蒂库斯的继任者洛德龙的帕里斯伯爵在「三十年战争」中采取了明智和谨慎的政治中立策略,使得萨尔斯堡免受战火之苦,与埃贝哈德二世共享「萨尔斯堡之父」的称号。

1617年,萨尔斯堡建立了一所中学。这所中学于1622年成为萨尔斯堡大学,并设立神学和哲学系。萨尔斯堡大学的成立是总主教反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大大改善了牧师的教育程度。

1772年至1803年,萨尔斯堡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教育体系以奥地利作为模板进行了改革,萨尔斯堡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学者和艺术家。

1 143 144 145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