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5


《麵》B0000000392 · 2022年10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经常见管吃麵叫「嗦麵」,倒是挺形象的,眼前会浮现出那连麵带汤麵带空气一并吸进嘴里的场景,甚至耳畔还伴有「嗦」、「嗦」的响动。哈哈哈哈。

只是,「嗦」是个白字,规范的话,应该用「嗍」,近「嘬」,吮吸之意。


《胡椒油爆虾》B0000000389 · 2022年1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桂满陇

 

这里说的美食指传统美食。

「可口」和「美食」是两个不同概念。

可口纯属个人感觉。一种食物,对你来说很可口,对其他人来说就未必;而美食是指那些被普遍认可且长盛不衰的食物。美食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物产、物流、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因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只如此,美食往往还跟当地的文化、风俗相互交融、渗透,承载了当地很多的情感和精神寄托。所以,对异地美食的尊重,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味。你可以不吃,但不要去贬损。


《蔬菜瓜果》C0000000052 · 2022年9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蔬菜和瓜果的区别,通常只是约定俗成,比如西瓜、草莓算是水果,而南瓜、黄瓜则算是蔬菜。但实际上,《韦氏词典》对水果是有定义的:「水果,就是种子植物的可食生殖部位。」如果按照这个定义,西瓜、草莓、南瓜和黄瓜都属于水果。同样的,番茄按照《韦氏词典》对水果的定义,也属于水果。

番茄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蔬菜,很可能和美国19世纪末的一项认定有关。由于蔬菜和水果的进口关税相差很大,美国农业部将番茄列为蔬菜,这样可以增加税收。这事甚至惊动了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被裁决为蔬菜。法官赫莱斯 · 格雷对此解释说:「从植物学上讲,番茄是藤本植物的水果,就像黄瓜、南瓜、豌豆、蚕豆一样。但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这些都是种在菜园里的蔬菜。它像土豆、萝卜、欧洲萝卜、芜菁、甜菜、菜花、卷心菜、芹菜、生菜一样,无论生吃还是熟吃,通常都是在晚餐里搭配着汤、鱼、肉一起吃。它构成饮食的主要部分,而不像水果一样,通常作为甜点。」

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圣城耶路撒冷》A1901000015 · 2016年5月18日摄于以色列耶路撒冷

 

耶稣在历史上应该确有其人。

公元33年,耶稣在耶路撒冷因私下传播基督教而被罗马统治当局处死。当时,基督教被视作异端邪说。那一天,就是耶稣的「受难日」。数日之后,耶稣的尸体不知所踪,应该是被追随者转移了。追随者为了迷惑罗马当局,对外宣称,耶稣的失踪是因为祂复活了。耶稣复活那天,成了后来的「复活节」。一个多月之后,复活的耶稣追随天父离开尘世,升天而去。这一天,成了后来的「升天节」。

而圣诞节,庆祝的是耶稣的生日。问题是,世人对耶稣早年的身世知晓得并不多,比如生日,只知道祂是公元元年降生在现伯利恒一个驿站的马厩。顺便说一下,有网友把这个地方起名「驻马店」,还是很接地气的。哈哈哈哈。

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将12月25日定为圣诞日。之所以选在这个日子,是因为12月25日为太阳神的诞辰,是罗马帝国非常重要和神圣的节日。罗马教会认为,耶稣就是正义、永恒的太阳。选定这一天为耶稣庆生意义非凡。


《马赛妇女》F0100000099 · 2018年8月15日摄于肯尼亚

 

图文无关。

曾经看过一段视频,说的是非洲的一个部落民病了,部落酋长还是巫师采来树叶,煮成汤汁,用细树枝蘸了,抽打患者的脊背,以此来给患者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属于「传统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传统医学,是利用基于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物、精神疗法、肢体疗法,和实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来进行治疗、诊断和防止疾病或者维持健康的医学。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各自的传统医学:中国的中医、古埃及的古埃及医学、古希腊的古希腊医学、印度的「阿育吠陀」等等。即使是「中医」,从广义上说,其实还应该还包括藏医、蒙医、苗医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传统医学的一大特征,就是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排他性。你很难让一个印度人接受中医,同样,你也很难让一个中国人接受阿育吠陀。这背后,是文化认同。


《头戴狮皮冠的马赛勇士》F0100000098 · 2018年8月16日摄于肯尼亚

 

经验,不仅人有,动物也有。

生活在东非草原上的马赛人,他们的成人礼是猎杀狮子。久而久之,身披红格子斗篷的马赛人在狮子眼里就是天敌一样的存在,令牠们望风而逃。

经验是什么?

当身披红格子斗篷的人类出现后,经常有同类被猎杀。这种现象反复发生,对狮子而言,二者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关联,从而成为一种经验。

经验有时靠谱,有时不靠谱。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如果是必然的,这时,经验靠谱的;如果某种关联仅仅只是巧合,这时,经验就不靠谱。

出于动物保护,现在的马赛人不再被允许猎杀狮子。但狮子并不知道这个,依然会躲避马赛人。这时,狮子的经验便不再靠谱。

狮子不会去验证经验的真伪,但人类会。人类会用科学的方法验证经验的真伪,通过去伪存真来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进步。


《秋》F0300000526 · 2022年11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金山廊下枫叶岛

 

有人如此评价汪曾祺,说他满腹阳春白雪,笔下却尽皆人间烟火。

我喜欢汪曾祺,喜欢的是他的散文,具体说,是他散文中的人间烟火。

汪曾祺的一身并非一帆风顺、波澜不惊。但所有历经的坎坷和磨难,没有让他心生怨恨、牢骚满腹,而是让他愈发地觉得世间的美好和生活的珍贵。

汪曾祺是位杂家,他的散文涉猎很广,花鸟鱼虫、市井风土、家常便饭,皆成文章。读汪曾祺,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文学,但我以为,可以读一下他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对生活的态度: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明孝陵》A0104070005 · 2021年11月25日摄于中国江苏南京

 

长久地呆坐于屋里,多少有些无趣。看着窗外飘零的秋叶,我想我应该是需要出去走走的。

门外有两条路。一条没有人,另一条也没有人。往日里本该有的人,大抵是要么病了,要么怕了,我想。

怅然转去。

世上本没有疫,染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疫。


《「脊兽」》E0300000033 · 2021年12月29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三林老街

 

发现没有,所有宗教都有一大堆足以让凡人惊叹、仰视的「神迹」。因为「神迹」,神才是神,超越了你、我,让你、我膜拜。

「神迹」故事,是造神的第一步。如果你和我一样,并不相信世界上有神的存在,那么,当你听到身边的人在很认真地跟你讲述那些超出了你的认知、让你匪夷所思的「超自然」现象或事迹时,先别去忙着膜拜,而是很有必要引起足够的警觉。如果不方便回避,但至少应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这么说吧:如果某些现象或事迹超出了我们的认知,那么,我们连信或不信的资格都不具备。我们总不至于相信那些我们尚未理解的事物吧?如果信了,就是迷信。

不要怀疑,装神是为了弄鬼。所有「神迹」的始作俑者,一定另有所图。并且,说得婉转些,其真实目的不方便示人。


《鳗丼》B0000000382 · 2022年1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寿司福悠方店

 

新冠感染率非常高,有大夫称,感染率估计可达到八、九成,很少能有人幸免。

这是没办法的事,但尽可能将感染后移,努力争取避开第一波感染高峰期。这不仅可以降低遭遇医疗挤兑的风险,并且越后往,科学界对病毒的认识就可能越清晰,治疗方案越就可能对症,新的治疗药物就可能越有效。

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增强体质、接种疫苗、佩戴口罩、科学消毒、减少聚集。


《不眠广场》A4000000016 · 2019年4月3日摄于摩洛哥马拉喀什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并且独一无二。

世界是什么,是每个人通过皮肤、眼睛、鼻腔、舌头、耳朵这些感觉器官有选择性地收集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构想而来。所有这些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处理,都是主观活动,因此,最终构想出来的只是一个主观的世界而已,并不客观。


《稻花香里》F0300000523 · 2022年11月12日摄于中国上海金山

 

春品早茶夏瓜果,秋尝新稻冬火锅。

年年岁岁似今朝,此生算是不白活。


《猫趣》E0300000032 · 2021年11月18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万竹园

 

前几年,有两个荷兰小伙子做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街头小测试。

他们先是去书店买了一本《圣经》,在其外面包了一张《古兰经》封皮,然后在大街上随机向路人朗读其中某些带有暴力色彩的文字:「如果两个男人睡在一起,他们就会被双双处死」、「如果你拒绝遵从我的命令与规定,你将会吞下儿子与女儿的血与肉」、「别原谅她。我不允许女儿教书。你得砍下她的双手」,或诸如此类。路人听后显得非常震惊,表示这些血腥的教义简直「太荒谬了,难以置信」,《圣经》绝不会这么严苛。有些路人还呼吁穆斯林「应该做出改变,以融入当今这个世界」。

这个街头小测试蛮有意思的,至少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很多信徒其实对自己所信奉的宗教并不了解;再就是,正如一个路人得知测试真相后所承认的:「我一直都努力着想要一视同仁,但事实上我还是存在偏见。」


《田园》F0300000522 · 2022年11月24日摄于中国上海金山廊下

 

全家去朋友的老家作客。

一楼、一院、一畦菜地、一片桃林,所谓田园,当不过如此。真羡煞人也。

曾几何时,多少人对「农村户口」避之不及;现如今,已高攀不起。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秋叶》D0000000006 · 2022年11月2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人生一世,叶生一秋。历经了冬之酝酿、春之萌动、夏之勃发,到了秋天,兀自飘落。义无反顾,悄然无声。

秋叶静美,不在其斑斓,而在其静。

秋词

20221123


《秋意正浓》D0000000005 · 2022年11月2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不悯去夏,不期来冬。

木叶当歌,暮鼓晨钟。

冰室

20221121


《黯然销魂饭》B0000000378 · 2022年11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肥韬香港茶餐厅

 

不喜欢一次性餐具,也不喜欢塑料或金属餐具,但对茶餐厅或冰室的密胺餐具,倒是觉得很可以接受。

点都德、陶陶居,这些都属于广式茶楼,供应的是各式广式茶点,在粤港澳,是很亲民的一个存在。除了这些,在粤港澳还有一类更加平民化的食铺,那就是茶餐厅。

茶餐厅,最初是冰室,有点像甜品店,但通常很简陋,面向平民提供一些冷饮之类的东西。再往后,捎带着提供一些简餐,于是冰室成了茶餐厅。

「茶餐厅」其实很有点苍蝇馆子的意思,店面不大,装潢简陋,店堂里各种的招贴,以及比塑料餐具稍稍耐用些的密胺餐具。这些都是茶餐厅的标配。现在上海新开的茶餐厅,尤其是那些开在大型商场的,店堂相当气派,但很多店依然使用密胺餐具。这应该不是店家小气,而是在刻意营造茶餐厅最初的模样,至少是保留一点其原始氛围。


《定食》B0000000377 · 2022年10月7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悦·龙门

 

前些日子,闹提出去外面吃饭。我说,好啊。我还有最后一张南京大牌档的优惠券,刚好用了,省得过期。谁知闹一口回绝:「那还是在家里吃得了。那地方我快吃吐了。」

也是。再好吃的东西,也扛不住连着吃。头一回惊艳,第二回可口,第三回平庸,再往下,一多半会反感,甚至厌恶。

「妈妈的味道」,那是游子思乡。待在家里,天天吃「妈妈的味道」,不用一周,不是叫外卖,就是跑到外头找吃的了。


《随手拍》F0300000518 · 2022年11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天气预报越来越厉害了。短期预报,每个区,每小时的天气状况有说法;长期预报,一报十好几天。只是,通常不怎么准。

枫叶红了,这两天一直在等一个稳定些的好天气去寻秋。昨晚查天气预报,说今天多云。今天一直醒来,发现全不是这么回事,阴得厉害,于是倒头接着睡。

金灿荣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他们没能准确预测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说他们国际关系学界对国际时政预测的准确率跟气象预报有一拚。实话。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很理解天气预报的不准,但不理解的是,预报这么不准,却还报得这么精细。


《片鸭》F0200000052 · 2022年11月16日摄于中国上海浦东羲和雅苑品鉴官府菜

 

去年朋友带去贵州黔南都匀,说那里的白酸汤很有特色。店掌柜对自己的手艺深以为豪。闲聊中问及为什么就守着都匀,不去其他地方发展。掌柜的说,出了黔南,他没有把握做出同样的白酸汤来,怕坏了自己的名声。

对我来说,他的白酸汤与其他地方的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他是知道的,而我也知道他知道,所以相信他的白酸汤是一种美食,因为地道。

上海嘉定的南翔是南翔小笼馒头的发源地。当地很多的南翔馒头店,其中不乏颇有些名气。有一回去南翔,午饭时找了一家在《大多点评》上小有名声小笼包店。进到店里,完全听不到一句上海话,预期便打了几分折扣。这种店,即使制作的小笼包很可口,也多半不能称其为「南翔小笼馒头」。口味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不是本地人,厨艺再高超,最多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想像模仿罢了。

早年去天津,为了尝到地道的「锅巴菜」,没去理会《大众点评》,而是找当地人打听。最后根据值勤民警的指点,两口子拐弯抹角地找到了居民区里的一个小食摊。那警察说,他天天那里吃早餐。那里的锅巴菜,地道。

美食分两种:一种是解馋,什么美味吃什么;另一种是寻味,什么地道吃什么。

1 3 4 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