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C0000000004 · 2015年7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上海玻璃博物馆

 

然而,考古发掘证实,早在3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中国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这或许与青铜冶炼和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可能是炼铜、炼丹或烧制陶器的「副产品」。

无论如何,中国玻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这已为近年来的大量考古研究所证实。在中国古代,玻璃被称为「琉琳」、「流离」、「琉璃」等,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

在河南洛阳、陕西宝鸡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玻璃管、玻璃珠等器物。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发现:中国古代玻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用途不多,发展缓慢。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玻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玻璃」的弱点,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这种古玻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两个不同的玻璃体系,是用一种特殊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这就否定了「中国玻璃外来说」的观点。只是比起陶瓷、青铜和玉石器来,中国的玻璃器具用途不广,因此发展不很充分,相较西方的古玻璃,无论在起源上或是在用途上都较为逊色。到了汉朝,玻璃器由装饰品逐渐演变为礼器、器皿和殉葬品,甚至盛行用来模仿玉器,并部分取代了玉器。

随着水上交通日益发达以及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西方的玻璃制品通过西域陆续传人我国。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汉武帝派人进行玻璃交易的记载。我国随一些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容器也证实了这一点。

洛阳东郊东汉墓就出土过一只长颈玻璃瓶。它在深褐、橘黄、绀青、暗紫之不规则的地色中缠绕乳白色线纹,浮现出闪烁的金黄色光泽,斑驳绚烂,非常美观,属于典型的罗马搅花玻璃器,吹制成型,是汉朝和西方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到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中国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藏有从战国直到明清的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


《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C0000000003 · 2015年7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宝山上海玻璃博物馆

 

人类制造和使用玻璃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用来制造装饰物和器皿。但时值今日,这种神奇的材料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玻璃,我们生活着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距今五千多年前,当时的古埃及人在凝固的火山熔岩中发现了玻璃,不久之后,这些古埃及人便学会了如何将玻璃制成饰物和简单器皿。但直到两千年后,古埃及人才发明了沿用至今的玻璃吹制工艺。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其意义丝毫不亚于转轮制陶。

在说到玻璃发展史时,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

三千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航行时不幸因海水退潮而搁浅。船员们登岸,在沙滩上用「天然苏打」架锅做饭。吃完饭后,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当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熔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这则故事并不可信。对常年在海上航行的船员来说,潮起潮落可谓司空见惯。在等等涨潮的过程中,不至于劳神费力地去沙滩上架锅做饭。但无论如何,玻璃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和普及,确实源自欧洲,具体来说,源自意大利。另一种说法较为可信:

古罗马战胜古埃及后第一次见到了玻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将古埃及的玻璃工匠抓到古罗马,专门制造玻璃。

公元4世纪,罗马人开始将玻璃运用在建筑上。到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为了防止技术外泄,意大利人将所有玻璃制造集中在一座孤岛上。有人猜测这座孤岛就是威尼期,因为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工艺也非常发达。事实也确实如此,前些年去威尼斯的时候还特意参观了那里的玻璃作坊。这里有一个疑点:公元13世纪时的威尼斯还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直到公元19世纪中叶才并入意大利。

公元16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工匠们开始挖掘和利用天然水晶。然而由于天然水晶硬度大、储量少,很难将它制作成器皿。因此,到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玻璃制造商通过在石英砂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铅,由此发明了「人工水晶」,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水晶玻璃。人工水晶不仅克服了天然水晶的上述不足,而且其透明度高、折光性能好、厚重、耐切割,便于精雕细刻,成为玻璃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并由此迎来了意大利玻璃的鼎盛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玻璃制造中心开始东移,并成就了萨珊波斯的兴盛。这个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古波斯是当时东、西方文明最重要的交流驿站,玻璃制造技艺由此继续东行,最后到达中原便是一个合理的推论。


《乌镇》A0102030003 · 2013年4月27日摄于中国浙江嘉兴桐乡乌镇西栅

 

每当天开始变暗,也就是差不多街灯亮起时分,天空会由浅而深地变幻出纯净而深邃的蓝色。如果拍灯光夜景,这时的天幕对暖色的灯光是一种绝佳的衬托,非常漂亮。只这段时间不很长,大约也就半个多小时,因此有人称其为「黄金半小时」,之后,天便完全变黑。

要想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黄金半小时」,最好提前选好机位。不要贪,机位不宜多,两三个,并且不同的机位相距也不要太远。这样在移动机位时耗时不多,可以从容些。机位一多,距离又远,到时候容易手忙脚乱,反而不容易拍好。

俗话说「伤十指不如断一指」。与其拍一大堆品质一般的照片,远不如拍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照片更有价值。


《巴拉德罗海滩》A3301000004 · 古巴马坦萨斯伊卡克斯半岛

 

介绍一个概念:全景深。

「背景虚化」是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最喜欢使用的一种技巧,因为容易掌握,并且效果明显,于是乐此不疲。但在很多时候,无论是前景还是背景都非常漂亮,比如眼前的浪花以及远处的云彩,即使是人物拍摄,也值得保留。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全景深」,亦即尽可能地放大景深,将整个场景无论远近都得到覆盖。

全景深照片取景时比「背景虚化」要相对费事些,因为要兼顾整个画面而不只是某一个特定的点。

景深分两个部分,焦平面之前的那段称为「前景深」,之后的称为「后景深」。前景深和后景深范围是不一样的,通常前景深比后景深要小。所以在进行全景深拍摄时,合焦点的选择比较关键。过后,最近的一部分前景在焦外;同样,过前,最远处的一部分背景会变得模糊。作为一种经验,我通常是将合焦点落在整个画面由近往远三分之一处。

景深

20180523


《美丽的文莱皇家航空乘务员》F0200000012 · 2014年12月24日摄于文莱皇家航空BI613航班

 

这张照片是三年半前搭乘文莱皇家航空公司BI316航班时拍的。这家航空公司的空乘都很可爱。文莱国王的妻子中有一位就是空乘,应该是哪回坐飞机时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

说说景深。

我们拿放大镜看报纸时都有这样的经验:只有当放大镜与报纸之间保持一段特定的距离时,报纸上的字才最清晰。靠近或者远离,字便会变得模糊,直至无法辨认。

相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光学系统,基本原理和放大镜相似。拍摄时,合焦的地方最清晰,之前或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会越来越模糊。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你对远处的一颗树合焦,不只是树清晰,而是树所在的整个平面都是清晰的。这个面称为「焦平面」。

由于人眼的分辩率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宽容」,对于焦平面稍前或稍后一定范围内的影像都认为是清晰的。这个范围,就是「景深」。范围越大,我们就说「景深越大」,反之则称为「景深越小」。

摄影中,为了突出重点,经常需要将与被摄物体不太相关的东西尽可能地加以去除,手法之一,就是利用小景深将前景或背景模糊掉,这就是所谓的「虚化」。虚化不只是背景虚化,还经常包括前景。

不同的光圈和不同的焦距都会影响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不仅如此,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被摄物体和前景、背景之间的距离越大,虚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粉墙黛瓦》A0102020003 · 2015年2月22日摄于中国浙江杭州西溪湿地

 

艺术风格就像是一个钟摆,总是在繁复和简约之间来回摆动。当人们对繁复产生审美疲劳时,便会移情别恋于简约。于是繁复成为了古典,而简约则成为了时尚。但不用很久,人们又会开始对简约心生厌倦,于是怀旧,于是复古,周而复始。所以,古典是曾经的时尚,而时尚则是未来的古典。

何为繁复?何为简约?相信每家每户在装饰房间时,或多或少都会在墙上挂几幅照片。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那种带石膏边饰,很多还涂有金粉的像框了。现在像框的边框大都很窄,色彩也简单得多,非黑即白。前者就很繁复,而后者则很简约。

繁复通过各种的堆砌和叠加来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效果;而简约相好相反,大量地进行删减,简单明了,够用便好。

繁复和简约这两种不同艺术风格所折射出的是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简约到了极致,便是极简。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其风格同样会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极简主义。


《惆怅》F0100000037 · 2012年6月2日摄于中国浙江永嘉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中可以被人眼所感知的那一部分称为可见光,其波长大约在400到760纳米这一范围内。对应于不同的波长,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色彩。波长由短到短长,其对应的色彩为紫、蓝、青、绿、黄、橙、红,以及一系列的过度色。

人对颜色的感知不是机械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情绪产生影响。比如,一些颜色的光让人感觉温暖,而另一些颜色的光又让人感觉阴冷。于是,色彩就有冷暖之分。

一张彩色照片,无论其色彩如何丰富,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一种总体的色彩印象,这就是照片的基调,也叫色调。如果暖色系色彩占据主导,就称为暖色调;而如果冷色系色彩占据主导,则称为冷色调。

黑白照片没有色彩,也就无所谓色调。但黑白照片同样是有基调的,这可以通过明暗表达出来,这就是影调。影调可以分为低调、高调和中间调。如果照片中暗部占据绝对主导,这被称为低调或暗调;反之则称为高调或亮调。大部分的黑白照片介于低调和高调之间,都属于中间调。


《无事观鱼》E0200000002 · 2013年10月20日摄于中国上海松江

 

白居易诗云: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仁何如也!」

上述这段话出自《郑板桥家书 · 养鸟有道》。同样是玩鸟,郑板桥不但玩得不虐不亵,还玩出了一个「情」字,一个「义」字,一个「趣」字,玩出了境界。

我们喜欢小动物,往往圈其于室,囚其于笼,锦其以衣,精其以食。貌似大爱,其实不然。经过了漫长的物竞天择,每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保护好动物们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繁衍生息,这对动物种群的进化至关重要。因此,对动物来说,无为之爱才是至爱。

我不喜欢养鸟,更不喜欢钓鱼。因为我觉得为娱乐而非谋食的垂钓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如果说养鸟只是限其自由,而钓鱼则直接夺其性命。自然界充满了弱肉强食,但所有掠食动物通常都只是为了生存而捕杀,但人类不是。人类会为娱乐而猎杀生命,比如打猎、斗牛以及垂钓。就这点而言,人类比任何掠食动物都要凶残,因为只有人类才会漠视生命。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对待花草尚且如此,何况鲜活的鸟兽。


《南瓜》D0009000001 · 2015年8月18日摄于中国浙江临安

 

一直以为,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在诗歌和绘画。

中国画,按其形式,有写意和工笔之分;按其内容,则又有人物、山水和花鸟之分,其中尤以写意花鸟最具意趣。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最擅长的也正在此。齐白石的写意花鸟,或一虫,或一鸟,或一枝,或一蔓,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形似神是,惟妙惟肖、田园野趣、朴实憨萌、兴味盎然。

写意花鸟的表现手法,很可以借鉴于摄影之中。只是摄影和绘画相比有其局限性,通常只能是选择性地记录客观场景而并不能像绘画那样随心所欲地添枝加叶。但摄影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对光影的应用,再比如对细节的表现,都是绘画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这里所说的借鉴,是用光影,即摄影的语言而非笔墨将写意花鸟的某种意境和情趣表达出来。


《五彩经幡》A0118010002 · 2018年3月25日摄于中国青海海南倒淌河

 

这是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倒淌河看到的五彩经幡,中间那道红色和其下面的白色顺序颠倒了。制作经幡的人要么不走心,要么不了解经幡。

经幡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是说,在古代印度有一种习俗:每当丈夫远征,妻子们都会从所穿的纱丽上扯下一块衣角挂在自家门口或门前的树上,算是为自己的丈夫送行。后来随着佛教的兴盛,这种纱丽碎片渐渐演变成了如今印有神像和祈愿经文的经幡。但藏学家根敦琼培认为,松赞干布统治时期,为了便于管理,吐蕃全境被分为了五个地区,亦即「五茹」。每一地区都拥有各自特定颜色的军马和军旗。现在的五彩经幡就是由当时的五色军旗演化而来。

无论起源如何,五彩经幡的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它们分别是蓝、白、红、绿、黄。这五种颜色都有各自特定的含意:蓝色象征的是天,白色象征的是云,红色象征的是火,绿色象征的是水,而黄色则象征的是土。五种颜色之间的的顺序是固定的,从上往下依次为蓝、白、红、绿、黄,象征着苍天厚土之间的世间万物。

妄议

20180420


《布达拉宫》A0106010011 · 2018年4月6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从去年的坝上到今年的林芝,我不止一次地感叹:很多时候,照片根本无法还原自己亲眼目睹的壮丽风景,甚至就连真实记录都很勉强。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摄影本身的局限性,二是摄影天分欠缺又经验不足。我属于后者。也正因为如此,我每次按下快门前,总要先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拍什么?怎么拍?结果好不好另当别论,但至少态度是好的。

一张好看的照片,需要多重条件同时满足才有可能拍出来,比如:拍摄对象、环境、背景、光照条件、机位,然后是光圈、快门等等。要凑齐上述这些条件,需要一点运气。除了光圈和快门,其他各项条件都是我们所不能掌控的。我常说,摄影跟种地一样,得靠天吃饭。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们不可能像顶级摄影师那样,为一张照片等上数天,甚至数周或数月,等所有条件都最达到最佳状态再进行拍摄。我们可以相对地降低一些要求,在条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多少也拍几张,图个乐子。但要有底线,在实在不具备拍摄条件的情况下,要控制自己,不要轻易按下快门。换句话说,不要将就,不要勉强。在疾驶的汽车里,隔着车窗玻璃,无论你看到的风光多美,在我看来,是没有理由去拍摄的。

慢慢地抬高底线,我们就会进步。

最后顺便提一下:不要偷懒,要习惯使用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可以让我们的曝光十拿九稳,但终究达不到十拿十稳。摄影不是我们的职业,我们不靠这个养家糊口。所以不用火烧火燎、气急败坏。慢慢来,构思、测光、对焦、构图,一步一步地来。对于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摄影只是和广场舞一样的大众娱乐项目,没有结果。朋友圈中的「赞」和「大片」,大都不具有含金量,看过、听过就算了,千万别太当回事。享受摄影的过程很重要。


《烤鸡屁股》B0000000017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

 

现在很多人热衷的「心灵鸡汤」,其实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苏东坡有一句千古名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说的是如果兜里就十块钱,是割块肉回家煮了解馋,还是买盆翠竹妆点屋子?这里所说的「肉」,可以是肉,也可以是鸡、鸭、鱼、鹅,指的是物欲;而「竹」,可以是竹,也可以是梅、兰、松、菊,指的是节操。苏东坡说,物欲事小,以后有得是机会弥补;但节操事大,一旦失节,再无药可救。所以他宁可食无肉,也不可居无竹。

嗯,这个很「心灵鸡汤」。只是他姑且说,你姑且听。因为苏东坡还说过:「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所以,对「心灵鸡汤」不用太过上心。很可能,就在听的人感到自己的心灵徐徐升华的时候,说的人正坐在家里美美地喝着鸡汤。


《在耶稣出生地朝圣的修女》F0100000023 · 2016年5月17日摄于巴勒斯坦伯利恒

 

大约从十四世纪开始,一个新的思潮在压抑已久的欧洲诞生并漫延,这就是「文艺复兴」。人们在中世纪的黑暗和混沌中逐渐苏醒,重新思考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至高无上的神权因此受到质疑并开始动摇。即使在天主教内部,也有人开始对教皇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并发起挑战,最终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派认为,人们信仰的应该是《圣经》而不是教皇本身。教皇不是《圣经》唯一的解释者和代言人,每个基督徒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圣经》。于是乎一大批基督徒根据自己对《圣经》的解读组建新的教派,三三两两,各说各话,各自为政。没有人能弄得清楚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教派,只是将它们统一称为「基督新教」,简称「新教」。

在中国传播最广的基督教就是新教。

十九世纪初,新教开始传入中国,但一开始似乎并不顺利。为了让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中国人能尽快接受这一全新的宗教,传教士们不管不顾地「新教」直接称为了「基督教」或「耶稣教」,并且还给他们的神「耶和华」取了个很接地气的中国名字「上帝」。

但用「基督教」代替「新教」这一做法造成了很大的混淆和误解,最后不得不将原本的「基督教」改成了「基督宗教」。

由于新教教派众多,鱼龙混杂,很多邪教都打着新教的幌子招摇撞骗,包括很多外国,尤其是韩国的「传教士」。


《参观「八福堂」的神职人员》F0200000011 · 2016年5月14日摄于以色列

 

公元1054年,基督教迎来了其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分裂成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以及以君士坦丁,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正教」。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基督教的这次分裂是君士坦丁大帝当年无意中埋下的一个伏笔。

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当罗马帝国的势力版图拓展到土耳其、叙利亚等地后,为了加强控制,君士坦丁大帝在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建立了一个新的首都,即君士坦丁堡,并同时建立起一个新的教区。新教区的影响力上升很快,不久之后便对罗马教皇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君士坦丁堡教区认为,罗马教宗之所以被尊为教宗,是因为他所主持事务的地区是帝国首都。而现在君士坦丁堡也同样是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教区的主教理所当然地应该和罗马教宗拥有同行地位和身份。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大公会议上被提升为仅次于罗马教宗的地位。公元451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更是被任命为和教宗平起平坐的宗教领袖。

但是,对于这一结果,罗马教廷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罗马教宗的地位应该高于任何其他地区的主教。罗马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散布开来的发源地和福地。而教宗本人是罗马教会的开创者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圣彼得的合法继承人。既然是圣徒的继承者,自然就比所有的神职人员都要具有更崇高的地位。因此,罗马教区对于公元451年的这次大公会决议感到非常不满,拒不接受其结果。东西教区之间的裂隙由此产生,最终于1054年彻底分裂成两个相互仇视、老死不相往来的教派:罗马教区的教派称为「天主教」,而君士坦丁堡教区的教派称为「东方正统教会」,简称「东正教」。


《教士》F0200000010 · 2016年5月13日摄于以色列

 

基督教发端于耶路撒冷,但发迹却在罗马。

和在耶路撒冷一样,基督教传播到罗马的初期同样被罗马当局视为异端邪说而饱受打压,有的基督徒甚至活生生地被投进狮笼,成为狮子的盘中餐。只是到了罗马帝国晚期,危机四伏,社会动荡,罗马当局开始重新审视当时已经在社会低层的平民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基督教,想利用基督教来安抚和控制心怀不满的平民大众,充当「精神治安大队」的角色。这对基督教来说是一个转机,得以由非法变成合法,由此从地下走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公元五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韬光养晦和忍辱负重,基督教终于苦尽甘来,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在基督教的早期,尽管也时不时地给执政当局制造一些麻烦和事端,但只要一受打压便会立刻收敛。在大多数时候,基督教都表现得相当的逆来顺受和忍气吞声,但在得势之后,其凶残的本性便立刻暴露无疑。首当其冲的是犹太教徒。公元325年,基督教在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召开了一次「尼西亚」宗教大会上。在这次大会上,基督教正式宣布犹太教为邪教,犹太人是最邪恶的种族,是杀死耶稣的凶手,是撒旦的仆人,全体基督教徒的公敌。犹太人的苦难帷幕由此拉开。在接下来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犹太民族饱受迫害,甚至遭到种族清洗。

到公元13世纪,基督教发展到了顶峰,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机构:宗教裁判所,专门镇压和迫害他们眼中的「异教徒」,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哥白尼,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仅仅只是提出了「日心说」,也就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竟被活活烧死。

从公元五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到公元十五世纪这一千年是中西欧最黑暗、最恐怖的一段历史时间,这一时期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布道的神父》F0200000009 · 2016年5月17日摄于以色列耶路撒冷

 

基督教的源头是犹太教,甚至它的创始人耶稣本身就是一个犹太人。

基督教和犹太教信奉的是同一个神:耶和华。基督教在萌芽时期完全依附于犹太教,从一定程度上看,可以算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只是这个分支在当时犹太教盛行的耶路撒冷被视为异端邪说,陪受打压。所以,耶稣和他的追随者只能偷偷摸摸地传经布道,宣传他们的教义。

为了博取眼球,耶稣和他的追随者赋予了耶稣许多惊世骇俗的神功绝技:清水变佳酿、五个大饼两条鱼喂饱了五千人、治愈了瘫痪38年的病人、隔空救人、履水疾行、让天生的瞎子重见光明,如此这般。由于这一时期基督教走的是一条「群众路线」,其传播对象主要是社会低层的平民大众,耶稣匪夷所思的「神迹」成功地引起了轰动,广受追捧,影响力越来越大,追随者也越来越多,终于在他33岁那年,因妖言惑众被当时耶路撒冷的罗马总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然而,耶稣的追随者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偷偷转移并藏匿了耶稣的尸体,在他死后的第三天对外宣称耶稣已经复活,第四十天还升天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追随者们的想像,神乎其神,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耶稣是神,是耶和华的使者,是人们已经苦苦等待了上千年的「救世主」基督的化身。他通过现身和死来唤醒并救赎人类。

至此,基督教横空出世,时间为公元一世纪。


《呜咽的排箫》F0100000022 · 2015年9月30日摄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塞维利亚

 

「感恩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人的传统节日「感恩节」。对美国人来说,感恩节的重要性仅次于圣诞节。

1620年9月,「五月花」号帆船载着102名英国人抵达美洲大陆,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着手建立一个全新的家园。但他们的第一个冬天并不好过。从大西洋上吹来的凛冽寒风和漫天的冰雪让初来乍到的他们措手不及。恶劣环境加上缺少必要的装备,不少人病倒了。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又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冬天过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洲的移民死亡过半,只有50人得以幸存。

当春天到来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发现了他们,给他们送来了很多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如何狩猎、捕鱼、耕种玉米、南瓜及饲养火鸡。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这一年秋天,他们获得了大丰收。第一批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移民终于在这块殖民地上站住了脚。

那年的11月底,移民们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感谢上帝的恩赐及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三天。第一天黎明时分,移民们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应邀前来的印第安人带来了五只鹿作为礼物。自山林中打来的野味和自产的玉米、南瓜、火鸡等被移民们制作成了佳肴。宾主围坐在熊熊篝火旁,共同欢宴,畅叙友情。在凉爽的秋风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上的年轻人载歌载舞。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射箭等活动。从此,清教徒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仅仅一个世纪之后,美国联邦正规军队和民兵开始有组织地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征剿,这一场种族灭绝运动从1803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差不多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

1779年,乔治 · 华盛顿指示军队屠杀印第安人时曾经这样说过:「(假如)将废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在屠杀灭绝印第安人过程中,华盛顿还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1783年,华盛顿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较中他的这种反印第安人情绪暴露无疑:「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华盛顿的灭绝政策在他的部队一次又一次屠杀了印第安人以后得以实施。屠杀的过程极其残忍,甚至有美军士兵从印第安人的死尸上剥下皮来,「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

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灭绝完全出于美国的国家意志,就连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说的《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 · 杰斐逊积极参加和推动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美国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即从密西西比河西岸到洛基山麓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后,随着疆土大步向西推进而大规模驱逐和屠杀印第安人的一系列事件,就是在杰斐逊的总统任内开始的。

1807年,托马斯 · 杰裴逊指示他的战争部门:「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国人去获取他们的土地,那么,对印第安人的反抗就要用短柄斧头反击。如果我们约束自己不去举枪迎向这些部落,那么在这些部落灭绝之前我们将不会安静地躺下,或者被驱赶出密西西比河以外。在战争中,他们也会杀死我们中的某些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美国人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

1814年,美国詹姆斯 · 麦迪逊政府参考1703年北美各殖民地议会作出屠杀印第安人的奖励规定,并重新颁布法令,规定每上缴一块印第安人(不论男女老少甚至婴儿)的头皮,美国政府将会发给奖金50至100美元(杀死12岁以下印第安人婴幼儿和杀死女印第安人奖励50美元,而杀死12岁以上青壮年印第安人男子则奖励100美元)。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特别是1864年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人根据林肯颁布的《宅地法》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达到高潮,许多印第安人村庄在一夜之间变成鬼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美国联邦正规军采取分进合击等战术,集中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到189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作战任务。

1862年,林肯总统下令绞死了38个明尼苏达曼卡托地区的达可它人苏语部落个酋长。这些被绞死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部落的神职人员和政治领袖。这些酋长之中没有人犯过他们被美国政府所控告的罪行,林肯总统有意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冤杀死刑。

次年,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宣布感恩节为美国全国性节日。

美国内战英雄,曾对美国叛乱的南方各州实行「三光政策」的联邦军威廉 · 谢尔曼将军对此发表意见说:「如果我们今年多杀一点,那么明年要杀的人就少了一点。反正他们都得杀掉,或将他们作为穷光蛋的品种保留下来。」

美国历史学家在有关着作中叙述这段历史时写道:「美国向西、南、北三个方面勐烈推进时,不仅排挤了阻止它前进的国家,并且残暴地粉碎了这些土地上原来的主人,即印策安人的反抗。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污点之一,而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也曾积极参加这种行动。」

如此长期军事征剿、屠杀的结果是什么呢?

据美国一些诚实、严谨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至l亿之间。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被迫分散聚在美国全国各穷乡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还剩下了多少呢?据美国官方统计,还不到80万人。而国土面积小得多的墨西哥倒有1000多万。

美国政府对本国贫困落后的弱势族群进行种族灭绝,使美国政府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而这一切的代价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毁灭,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

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雅法风光》A1902000002 · 2016年5月18日摄于以色列特拉维夫

 

对大多数人来说,旅行无非是这两个目的:度假,或是观光。

如果是度假,目的地的选择主要考虑诸如环境、住宿、饮食、娱乐等生活环境和条件方面。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当然是怎么舒适怎么来,怎么可口怎么吃。如果上述各个方面还不如家好,度假的体验一定不会好到哪去。

观光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环境和文化差异越大,就越有观光价值。这应该是观光最主要的驱动力。但环境和文化的差异越大,意味着离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就越远。

在以往的旅行途中,经常听人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不是饮食不习惯,就是环境不适应。入乡随俗很重要。有一点你要明白,你诸多的不习惯,问题往往出在你的自身。比如饮食,你不习惯,并不是人家的饮食有多差,只是不合你的口味而已。很多人都说中华美食如何美味,天下无敌,这多半是出于无知。对于你偏爱有加的臭豆腐和皮蛋,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觉得很恶心吗?我们应该对所有不同的环境和文化都给予理解、尊重,甚至我们应该满怀好奇于这些差异。我们不就是冲着这些差异去的嘛,是吧?

旅行体验的好坏,往往并不在于目的地,更多的在于自身的心态。有一点必须记住,作为一个旅行者,我们要做的是去迎合并且欣赏这个世界,而不是相反。


《塞维利亚风光》A1303000018 · 2015年9月29日摄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塞维利亚

 

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预期,也就是你希望从这次旅行中得到什么,你又大概会得到什么。

在以往的旅行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人,在埃及,在柬埔寨,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都没什么兴趣。我很好奇,问,既然如此,何必要费力费钱地跑出来。得到的回答是,听身边的朋友说好玩,就跟着出来了。可出来之后,并不觉得很有趣。

有必要再次强调,旅行的本质就是体验。你看到了你想看的风景,吃到了你想吃的美食,买到了你想买的东西,但这都是一些具体的载体,最终你获得的只是体验。

同样的风景,同样的美食,同样的购物,每个人从中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自己应该要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如果你的兴趣广泛,尽可能选择那些能更多地覆盖你兴趣范围的目的地。倘若你既喜欢风光,同时又喜欢历史、建筑、艺术、美食、阳光,甚至购物,我建议你选择去西班牙。一次行程,能让你获得更多,更广泛的感受和体验。这要比去其他欧洲国家更划得来。


《帝国乡村俱乐部酒店》A1200000005 · 2014年12月20日摄于文莱斯里巴加湾

 

无论什么地方,季节的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同样是黄山,冬天漫天飞雪,而春天则是山花烂漫。在酝酿出行计划的时候,季节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前些年,为了感受酷暑和严寒,我特意挑了盛夏去了内蒙古的库布其和埃及,挑了严冬去了黑龙江的雪乡。但这些只能算是例外。通常情况下,相对干燥和凉爽的季节更适合旅行。只是这样的季节往往也是当地的旅游旺季,交通、酒店、餐饮等价格比平时会高出许多。如果时间比较自由,可以稍稍提前或者推迟一些日子,避开高峰,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的钱。

要注意的是,我们习惯了「一年四季」,但世界上其他地方并不都是如此。越是接近赤道,四季的变幻就越不明显。对于低纬度地区来说,常常只有雨季和旱季,或者再加上个凉季。挑选什么样的季节去这些地区,有必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下当地常年气候情况,比如每个月的平均日照和降雨量,以便出行前有一个大致的预期。一般来说,对于这些地方,凉季较为舒爽,适合旅行。至于雨季和旱季就很难说了。不难想像,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宁愿选择旱季而避开雨季。但这样选择很可能的错的。低纬度地区的雨季和江南的梅雨季不同,尽管天天有雨,但通常只是短时间的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这一时节的天空往往风云变幻,比旱季时的万里无云要生动得多,也漂亮得多。

对于高纬度地区来说,日照的长短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纬度越高,冬季的日照就越短,这也就意味着旅行的「有效时间」也就越短。很多欧洲线路,冬季的报价看似很低,但如果考虑到日照因素,性价比往往很低,不是很划得来。

前年还是年初的时候就答应闹闹乘坐邮轮,但最后一直拖到了五月才成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气候。因为我考虑,年初的时候气温本已很低,加上邮轮在海上航行,风大浪疾,不仅上不了甲板,就算待在自己的客舱阳台也一定够呛。即便价格再便宜,如果没有良好的体验,那就很不值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当初的考虑是对的。

在合适的季节去合适的地方,这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1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