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C0000000116 · 2025年9月25日摄于新加坡老巴刹食阁
食阁,类似于香港的美食广场或台湾的美食街或日本的食堂街或上海的城市集市。
百分之八十的新加坡人的居所为政府提供的带有福利性质的组屋。组屋配有厨房,但没有烟道,并不适合用来会产生大量油烟的煎、炒、烹、炸,于是遍布新加坡各个角落的百十余处食阁便成为新加坡人解决一日三餐的主要场所。
在食阁用餐,先找到空座,随便用什么东西,可以是饮料,可以是纸巾,或诸如此类的小物件占个座,然后去摊档点单、取餐,回来用餐。用餐结束后,必须将桌子恢复原样,并将餐具及垃圾一并送到专门的回收处,由工作人员统一处理。
食阁用餐的费用比较亲民。比如这份方式烧腊饭加一小碗鱼丸汤,8.5新加坡元。这对于全职员工中位数月薪4565新加坡元的当地人来说,相当便宜了。
《街景》A5100000002 · 2025年9月25日摄于新加坡
新加坡有很多别名:狮城、星洲、星岛、坡岛,日本占领期间曾改名昭南岛,更久远的,还有石叻、淡马锡、龙牙门、蒲罗中等等,其中一些很少使用,或仅存于中国的古代文献之中。
新加坡一名,来自梵文「新加坡拉」。「新加」意「狮子」,「坡拉」意「城市」。传说公元14世纪,巨港王子山尼拉 · 乌他马外出狩猎时看到一只动物,很像狮子。他认为这是吉兆,决定就地修城,并命名为「新加坡拉」。这也是这个国家「狮城」一名的源头。
特意查了一下,为什么新加坡一名来源于梵文。有解释说是因为新加坡所在地区历史上多个古国,如三佛齐、满者伯夷等受古印度文化的影响,以梵文命名重要港口或城市是通行做法。
《随手拍》F0300000714 · 2025年9月25日摄于新加坡
去过的国家不下五十个,但一直没去新加坡。前些年曾跑到吉隆坡玩了几天,尽管新加坡近在咫尺,也没想着要进去转转。新加坡严格的控烟政策,让我这个一天六十支烟的「重度烟草依赖者」望而却步。
早些时候的规定是,进入新加坡,每人最多只能免税携带十九支香烟入境。现在因为每天从口岸入境的大量外籍劳工利用这一政策,每次都满额携带香烟入境倒卖给当地人。新加坡贵到离谱的烟价即使只有十九支烟也让这些外籍劳工觉得有利可途。于是新加坡政府索性取消了这一政策,规定不再有免税的烟草入境额度。
新加坡的香烟有多贵?一盒顶两盒「软中华」,有时还不止。贵是一方面,关键还抽不惯。
好在,现在已经不怎么再受困于烟瘾,所以才有了这次的新加坡之行。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