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叉、勺》C0000000100 · 2025年5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AZUL italiano意大利餐厅白玉兰广场店

 

餐刀、餐叉和汤勺是大部分西方人就餐时必不可少的三件套。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餐刀用来切肉,汤勺用来舀汤,而抓取食物并送入口中的不是餐叉,而是手。

尽管考古发现,古埃及、希腊和罗马很早就在类似于餐叉的工具,但主要用来烹饪或上菜而非进食。

罗马的饮食人类学家露西亚 · 加拉索认为:「数千年间,人类一直用手指将食物送入口中。人们对餐叉的需求远不及刀和勺。事实上,它最晚出现,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使用。」

在此之间,人们排斥餐叉,主要出于文化上的原因。在欧洲,用手撕扯和分享食物被认为可以强化餐桌上的亲密感。不仅如此,基督徒甚至宣称手指是上帝以智慧赐给人类的天然餐叉,「用金属餐叉代替手指是对上帝的亵渎。」正因为如此,在11世纪时威尼斯总督的儿子和拜占庭贵族的公主的婚宴上,当新娘玛丽亚用一把双齿餐叉进食时,引起了当时主流社会的强烈不满,甚至受到了威尼斯神职人员的谴责。在当时,餐叉甚至和撒旦手中的三叉戟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餐叉的出现,让贵族有了一种有别于平民的能够体现其优越地位的「精致」的用餐方式。因此,尽管遭到了普遍抵制,但餐叉还是慢慢地在一部分贵族中流行起来。

16世纪,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 · 德 · 美第奇嫁给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她不仅给法国带去了意大利美食,同时还带去了一套以餐叉为核心的精致餐桌礼仪。

从此,餐叉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加拉索认为:「这一事件,改变了人们在餐桌上的身份、彼此互动的方式,以及人们对食物本身的看法。餐叉是一种分离工具,将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最基本的本能分隔开来。」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正因为餐叉的「精致」属性导致其日渐式微,17世纪末至18世纪开始被普遍接受,最终于19世纪变得和餐刀和汤勺一样普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