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刺身》B0000000617 · 2024年6月6日摄于中国上海徐汇润苑大酒楼

 

象拔蚌,学名「太平洋潜泥蛤」。这种软体动物长相奇特,前端有一根粗大的圆柱形肉质虹吸管且无法收入贝壳。

1967年,美国海军潜水员在普吉特海湾搜寻遗失的鱼雷时意外发现了数量庞大的太平洋潜泥蛤群落。随即,这些太平洋潜泥蛤便出现在了当地餐馆的餐桌上。不久之后,美国人将太平洋潜泥蛤出口到远东,很快被日本人所接受,并迅速成为高级海鲜食材。

太平洋潜泥蛤进入中国,是上世纪80年代,因其高端,且肥大的虹吸管与象鼻颇为相似,所以得名「象拔蚌」。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个名字很妙,且信且达且雅。

中国古代,珍稀的食材往往以「八珍」相称,比如清代,有「山八珍」、「海八珍」、「兽八珍」。山八珍为: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豹胎、犀尾和鹿筋。其中的「象拔」,一般认为就是象鼻。至少在唐代,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食用象鼻的习俗。有唐代的《岭表录异》为证:「广之属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

据说,「象拔」一词,就是「象鼻」的粤语发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