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竹林鸡》B0000000164 · 2021年5月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钱塘秋荷开鲁店

 

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说的是鸡在中国作为食物的历史,饶有兴味。文章的原标题叫《中国吃鸡简史》,我觉得叫「演义」更恰当些。哈哈。

 

把中国先民吃剩的鸡骨头拿来验一验,七八千年的历史是有的。

鸡崽儿破壳而出,叫声由「咻咻」变成「咯咯」,一朝慷慨赴死,让人果腹了,若不好好烹调出美味,对它也太不尊重了些。

中国人与鸡的缘分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礼仪之邦尊重鸡的办法比较多:白切之,汤煮之,泥裹之,馕包之。各地的大师傅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只为了让鸡走得又讲究,又体面。这种尊重,在别的国家大概是不多见的。

四川的宫保鸡、江苏的贵妃鸡、新疆的大盘鸡、贵州的辣子鸡、广东的豉油鸡、海南的文昌鸡,一只只降生在中国的鸡,用它们的行动捍卫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尊严。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生前,解决很多哲学难题,但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至死都深感困惑。在亚里士多德在幼发拉底河边托腮时,中国的厨子们在黄河边思考是先吃鸡还是先吃蛋?吃北方的鸡还是吃南方的鸡?吃高脚鸡还是矮脚鸡?

鉴于吃鸡的多样性,鸡的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国人民开始了养鸡事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就开始创办养鸡场了。勾践被流放到晋国,在鸡泽山做了养鸡大户,边养边吃,强身健体,为实现越国之复兴而努力奋斗。传说勾践养鸡吸引了各路神仙在此集会,餐后余食被鸡所啄,勾践的鸡就成了神鸡。勾践在神鸡的帮助下,为复兴越国,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南方。吴王夫差,从此失去了吃鸡的机会。

养鸡养久了,吃的花样也多了起来。汉代,出土的陶制或木雕类明器看出,当时主要食用的家禽是鸡鸭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灌鸡、炙鸡、鸡白羹等等,同时出土的还有22个鸡脑袋和40个鸡蛋,组成了一个汉代全家桶。

到了座山雕时代,过寿就得有百鸡宴。鸡多已然成了身份的标榜,厉害的象征。

五代时期的南楚君主马希声深谙吃鸡的特别意义。从童年时代起,马希声就狂热崇拜代唐自立的梁太祖朱温。但是这位崇拜者对被崇拜者的理解十分肤浅。

马希声听人说朱温好吃鸡,每顿饭都离不开鸡,觉得这一点最可学,也最好学。遂决定每天吃50只鸡,以超过梁太祖。

但是正常人怎么能每天吞下50只鸡肉呢?思来想去,他有了主意,将50只鸡宰好,收拾干净,放到一个大锅中去煮,少添汤,多加柴,喝炖好了的汤。这样,50只鸡虽然吃不下,50只鸡炖的汤却可以毫不费力地喝下去。虽然吃与喝有很大区别,但毕竟一天可以处理掉50只鸡,马希声终于「超过」了梁太祖。

在一位农民黑泡歌手的节目中,我们还发现,吃鸡催生了一种新的音乐。

母鸡和公鸡是为数不多的会「节奏箱子」的动物。母鸡咕咕咕,公鸡嗷嗷嗷,咕嗷,咕咕咕嗷,咕咕咕嗷嗷,咕咕咕嗷。「节奏箱子」音乐就在鸡叫中启蒙。

底层人民在养鸡吃鸡的过程中,不自觉被鸡走路的姿态吸引,模仿鸡双手叉腰挺起胸脯前后摆,有了最初的嘻哈姿势。接着,斗鸡又启发黑泡歌手们想出了摇滚音乐交流模式,拉普儿们梳着鸡冠头,呐喊出底层的愤怒。

边养边吃,边吃边唱,农业金属黑泡,就在吃鸡中诞生。

重油重口,端到跟前连酱汁都噗通噗通发烫。鸡肉不仅量多且紧致嫩滑,米饭粒粒透汁却毫不粘腻。口感不能太辣也不会太淡。完美满足大众口味的黄焖鸡,是大众的鸡,是全国的鸡。经过多年残酷的南征北战,黄焖鸡力破劲敌沙县小吃,突破兰州拉面包围圈,在中国每座城市的江湖料理中占领一席之地。紧接着它还乘胜追击,冲出国际。

黄焖鸡米饭中的头牌老大,在美国加州开设第一家海外门店,并坚持摆上那份熟悉的菜单:只有一只鸡一道菜。


《色拉》B0000000136 · 2021年2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宏伊国际广场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上,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饮食结构谈了他的一些看法。

张文宏说,在新冠治疗中,营养饮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他特别提醒:以经过精细加工过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蛋糕、甜点、精白米面等为主导的饮食营养方式,很难支撑我们活到90岁以上。

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就会导致肥胖,最后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一些列问题。

2014年,武汉晚报报道,武汉汉阳区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对归元寺、铁佛寺的两寺僧人进行体检,结果出人意外:在受检的30名僧人中有接近一半患有脂肪肝。

僧人在寺庙里不是都吃素吗?怎么还会得脂肪肝?归结原因其实就是精米、白面吃多了。素食者肉是吃得少了,那容易饿了怎么办?精米白面就可能吃多了,增添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当摄入量超过人体代谢的需要时,会转换为脂肪积于肝内。

2021年,发表在《国际健康》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基于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的研究,在调查了6506名居民后发现,中国老年人主食摄入量多,则会比较胖。该项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每天食用6至10两主食的人比那些每天食用1至5两主食的人有更大的腰围;而且主食摄入量越大,体重指数越大。此外,对于老年男性,与吃大米相比,食用面食更易发胖,而在老年女性中没有观察到类似的关系。在即吃大米也吃面食的男性人群中,也观察这种关联。


《飞天姥姥》F0300000326 · 2017年11月4日摄于古巴马坦萨斯巴拉德罗

 

1954年,驾驶员夏里 · 罗根和戴历 · 诺顿驾驶气球在加勒比海和其他50个参赛者一起参加一场气球越洋比赛。当时天气晴朗,视野清晰。令人费解的是,罗根和诺顿两人驾驶的气球毫无先兆地消失了。

1990年,在消失了多年之后,这只气球又突然在古巴与北美陆地的海面上出现。它的出现曾使古巴和美国政府大为紧张,尤其是古巴,误以为是美军派出的什么武器进犯古巴。古巴飞机驾驶员真米 · 艾捷度少校说:「一分钟前天空还什么也没有,一分钟后那里便多了一个气球。」当时古巴军方在雷达上也发现了这个气球,以为是美国的秘密武器,曾一度派飞机想把它击落。最后,气球被古巴飞机迫降在海面上,两名驾驶员则由一艘巡洋舰救起,送到古巴一个秘密海军基地受审。

这一事件不仅古巴人感到惊讶,两个驾驶员诺顿和罗根也同样感到疑惑不解。他们说当时正在参加由夏湾拿到波多黎各的一项气球比赛。他们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36年,只是感到全身有一种轻微的刺痛感觉,就好像是微弱电流流过全身一样,然后一眨眼他们面前的一切包括大海和天空都变成一片灰白色,直到有一架古巴飞机在他们面前出现。

芝加哥调查员卡尔 · 戈尔曾查证过罗根与诺顿的讲话,他们确实在1954年参加一项气球比赛途中神奇地失踪,戈尔认为这气球进入了时间隧道。「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瞬间,可在地球上却已过去了36年,相差很大。」因此,「这是比地球时间慢的一条神奇隧道。」

类似上述的案例还可以列举许多,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特点:失踪者再现时时间变慢。但在一些个案中,也有失踪者感到时间变快了。


《彩绘骸骨》A2202000009 · 2014年7月20日摄于奥地利上奥地利哈尔施塔特

 

对于人或人类认知的宇宙而言,人的存在没有意义。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来看,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

史蒂芬 · 温伯格:「宇宙越是为人所理解,便显得愈发没有意义。」

大卫 · 克里斯蒂安:「宇宙中人类的意义是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是人自身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或多个意义系统。」

蚁人

20201108


《The Ocean Villas》A2801000003 · 2013年1月1日摄于越南岘港

 

尽管人类生活着的地球在茫茫宇宙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却有阳光,有不冷不热的地表温度,有液态水,有大气层及臭氧层,有磁场,总之有一个精妙绝伦、近乎完美的生态环境来为地球生命提供能量和保护。缺少上述这些元素中的任何一种,生命,至少人类将不复存在。

人类以及所有地球生物过于幸运了,幸运得很不真实。因此,有人怀疑,地球是不是某种高等智慧创造的一个培育皿,一个蚁巢。比如下面这篇文章。文中所列各项事件均未被证实或证伪,权作茶余饭后的消遣。

有科学家大胆猜测,人类很有可能就是被外星人圈养的「动物」,就像是实验室玻璃器皿中数量庞大的蚁群。

蚂蚁是我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动物。提到蚂蚁,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蚂蚁的重量只有人类的3.25亿分之一,于是有人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把人变成蚂蚁的大小,那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如果把人类缩小到蚂蚁大小,并且依然保持人的视力,那么,人类看到的世界会非常有趣。举一个形象的例子:人类为了观察蚂蚁的生活特性,会将蚂蚁安置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对蚂蚁来说,玻璃罩里的一切就是「地球」,而玻璃罩就像是「大气层」。

当然,以上只是个玩笑而已,然而,这一切感觉似乎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按照这个思路继续下去,科学家都有点不寒而栗了:我们居住的宇宙,是否有可能只是某个高级文明的实验室?而人类在这个实验室中,充当了试验品、细菌的角色。

这一切听上去非常的不可思议,但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人类对于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生命又是怎么创造的,还有太多谜团没有解开。当然,除了对于人类本身一无所知外,就连人类生活的整个太阳系,也有太多未解之谜,更别说宇宙空间了。人类陆陆续续向太空发射了很多卫星和探测器,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加迷惑。因此,很多美国天文学家认为,人类并不是起源于地球,而是在20万年前被外星人送到地球。也就是说,外星人把人类流放到地球,并通过地球重力把人类囚禁起来,他们还找到以下几个证据,证明他们的观点。

证据一:宇宙墙。

《新科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宇宙墙的文章,文章介绍在地球150亿光年的区域,发现了一个厚度30亿光年的宇宙墙,这个宇宙墙将人类所在的宇宙与外面世界分开。这个宇宙墙并不是人类认识的墙,而是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里面没有任何星系,似乎是一种真空状态,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到达不到宇宙墙。其实,在这篇文章之前,已经有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类似的虚空地带,不过当时并没有提出宇宙墙的概念。这也就是说宇宙是有尽头的,人类并不知道宇宙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很有可能,宇宙外有一帮更高智慧文明监视我们呢。

证据二:监视器。

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月球,很可能是外星人监视地球的监视器。提出上述依据,主要是人类发现月球属于非常罕见的,它并没有磁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月球内部的奇异元素带来的反引力现象。1971年,「阿波罗15号」从月球上带来土壤77千克月球岩石标本,通过分析这些标本,月球钛金属是地球土壤含量的10倍以上。所以,很多科学家推测,月球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外星人,而且是外星人监视地球的监视器。

证据三:保护人类。

2013年2月,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有一个小行星以每秒18公里的速度向地球袭来,目标正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核电站,而该核电站是俄罗斯最大的核电站,同时还有规模巨大的核废料存储和处理中心,这里保存着数十吨武器级别的钚。当人们发现小行星时,已经束手无策了,感觉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地球。然而,就在小行星要冲击地球时,奇迹出现了,火团在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40公里处毫无征兆爆炸了。这个爆炸威力可不简单,在爆炸的一瞬间,产生了相当于50吨TNT炸药的能量。当时根据车载行车记录仪拍下视频,放慢10倍来看,在小行星爆炸前,小行星被一个奇怪物体击穿,然后发生了爆炸,而俄罗斯军方表示,他们并没有做这件事。无独有偶,翻阅历史资料会发现,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也发生在俄罗斯,同样也是在通古斯上空爆炸。历史怎么会有如此巧合?很多人猜测,这有可能是外星人在保护地球。

茫茫宇宙中,人类在地球上幸福地生活着。这里有温暖的太阳,有湿润的雨露,有清新的空气,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幸运,同时还能够成功躲避流星和陨石的袭击。这里的一切,似乎与牢狱无任何关联。然而,看到下班罩里忙碌的蚂蚁,人类跟蚂蚁又是何其相似: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回家,行色匆匆、忙忙碌碌。

椅子

20201007


《坐等开饭》F0300000385 · 2019年9月17日摄于捷克南波希米亚克鲁姆洛夫

 

埃及椅,在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图坦卡蒙陵寝壁画中可以看到,原型在卢浮宫。这也是有形象记载的最早的椅子。

现今主流的观点是椅子最早出现在古埃及。4600年前,古埃及的古国王时期出现了折叠板凳和高脚桌子,古埃及新国王时期约3000年前出现椅子。

椅子传入中国则是有着较为曲折的历程。

首先是古埃及占领了西亚,把椅子和胡床带到了西亚;然后又是西亚打到了希腊,把椅子和胡床推广到了欧洲;接着又是欧洲打到了中亚,将椅子和胡床带到了中亚;然后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把胡床带到了西北少数游牧民族;然后汉灵帝推广胡服,胡床。这样,椅子的原型「胡床」才得以在中国出现。

据文献记载,「椅子」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之前一直是称为「胡床」。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但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只有位高权重的人才能使用,在当时,「胡床」可是高级家居品。到了唐代,「胡床」有了靠背,这也被第一次记载为椅子,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开始普及,椅子的名称也流行开来。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后来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这也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故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了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到了明清,椅子的制作水平日愈提高,样式也更加精良,椅子的发展到达了巅峰。


《大召寺前》F0100000078 ·  2019年4月27日摄于中国西藏拉萨

 

丰子恺曾为其画作《豁然开朗》配了这样一段文字: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没净土,不如静心。既没如愿,不如释然。」


《走神》F0300000337 · 2015年2月10日摄于中国上海

 

一个冷知识。

想过没,人的眼睛为什么不怕冷?

有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人类的眼睛比较特殊:眼球镶嵌在眼眶里,并且有上下眼睑守护。眼球的结构分眼球壁和内容物这两个部分。眼球壁共有三层: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内容物由是由角膜、水状液、晶体状和玻璃液组成的折光系统,以及后端负责连接大脑的视神经。

人的身体之所以能感受冷热,是因为人体皮肤表面有无数个冷热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是一个一个的「点」分布,其中一些专门用来感受热,而另一些则专门用来感受冷。这是不是很像彩色显示器的像素点?

眼睛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为了保护眼睛,角膜、结膜、巩膜上布满了敏感的触觉、痛觉神经。至于冷热,就交给了皮肤,由皮肤传输给大脑统一处理。

所以,眼睛不是不怕冷,只是不觉得冷。

敏感

20200527


《蓝山》A4701000008 · 2019年7月6日摄于加拿大安大略

 

这是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关于敏感。

 

在生活中,有很多被认为是高敏感、玻璃心的人。他们很难融入周围的环境、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圈外人,纤细灵敏的神经和高低起伏的情绪经常使他们勃然大怒或陷入挫折的低潮中。

他们真的跟普通人不一样,太敏感、想太多了吗?

法国国民心理师克莉司德 · 布提可南通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发现,这些所谓的高敏感人群很善于一心多用,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他们的大脑像一个马达一样,一天二十四小时永不停歇,不断地接收和处理着各种信息。相对于左脑的线性思维,他们更常使用包含图像、符号及隐喻意义的的右脑。正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式偏向于发散性,所以他把高敏感型人又称为「多项思考者」。

布提可南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内心世界》。书中,布提可南不仅分析了高敏感型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质,还为这一人群提供了认识自我、活出自我的方法和技巧:

高敏感型人总是喜欢想太多,往往很难控制自己不去思考,这其实是有生理因素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停不下来的大脑。举个例子,你正好端端地走在马路上,突然一辆车不知道从哪个地方窜了出来,差点撞到你。你吓了一大跳,为自己完好无损而感到幸运,很快你会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该干嘛干嘛。但高敏感型人不会就此打住,当他们躲过一劫、继续前行时,他们的脑海里会继续联想这件事情。比如:「如果刚才我不幸发生意外,我的家人和孩子该怎么办?他们一定会非常难过。如果那辆车真的撞到我了,我会伤成什么样子?如果受伤严重的话,我的工作怎么办?谁来照顾我?家里的钱够用来治病吗?家人会不会因此嫌弃我?」他们会像一个编剧大师一样,对一件小事不断地进行延展。由于他们多半是使用右脑,所以脑海中会浮现出很多生动的画面,让他们感觉好像会真的发生一样,由此陷入压力和焦虑之中。

可以说,高敏感型人的大脑,基本上处于自动导航状态,他们很容易走神,很容易胡思乱想,他们确实是「想太多」了。

高敏感型人非常敏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五官一直处于兴奋和警觉的状态。他们比一般人能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观察到更多的细节,这种敏锐的感官系统和观察力是普通人的十倍以上。比如,有的高敏感型人对听觉异常灵敏,他们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跟很多人聊天对话,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再比如,有的高敏感型人与他人或者物体接触后,能够直接感受到对方的肤质情况,以及衣服的材质问题,他们的触觉非常灵敏。正因为他们的五官接收到过多的信息,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马路上汽车的噪声、隔壁邻居的争吵、过于刺眼的灯光、奇怪的手机电话铃声,都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些高敏感型人甚至有明显的多动症症状,他们总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集中注意力。

由于拥有纤细敏感的五官,所以他们的情感也过于丰富,容易多愁善感。跟他人聊天相处时,对方说话的方式、脸部的表情、肢体动作,以及用词的语气,他们都会非常在意。一般人不太会重视这些东西,也不太会过度去猜测他人的想法,但高敏感型人由于异常发达的神经系统,导致他们总是能够感知到很多「言外之意」、觉察到很多他人未被发现的情绪状态。

高敏感型人很富有同理心,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他人的情绪,别人开心时他也开心,别人难过时他也止不住地难过。

高敏感型人有许多不同之处。

高敏感型人总觉得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样,跟普通人打成一片,对他们来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容易与他人格格不入、无法融入社会,常常让他们陷入沮丧低落的情绪中,有些高敏感型人还会因此自我封闭,对社交高度恐惧。但当他们获得肯定和认可时,他们又会感到容光焕发,不愉快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他们对自我过于着迷,当出现问题时,他们会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而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他们却把这归咎于幸运。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高敏感型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往往来自于他人的评价。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高敏感型人总是试图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期待,他们不懂拒绝,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想法。他们的是非价值观也非常清晰,要么好,要么坏,很少有中间地带,所以在社交场合,很多高敏感型人无法忍受虚伪做作的面孔,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呆着,也绝不「同流合污」。普通人喜欢评判外在的事件,或者指责他人,但他们很少自省,很少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很少正视自己的问题,即便发现自己的判断或者指责是完全错误的,他们也很少会有负罪感。但高敏感型人不同,他们对羞耻心非常敏感。他们更喜欢检讨自己,把很多错误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这种过度批判也是他们低自尊的原因之一。很多高敏感型人都因为自己太敏感了,而深感自卑。

那么高敏感型人要如何做,才能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才能真正地融入社会呢?

首先要接纳自己的「不普通」,主要的解决之道就是认同自己,认同自己的不普通,认同自己就是一个特别的人,认同自己确实来自于另一个星球。就像一个硬币有反面,就一定有正面一样,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普通」,也同样要认识到自己身上拥有异于常人的天赋,比如丰富的想象力、细致的洞察力、灵敏的感官、强大的同理心。

其次要理清思路。高敏感型人比一般人要聪明,因为他们的右脑非常发达,而右脑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惯性的发散性思维能够让他们通过联想的方式,产生无数个相关的想法。但如果这些想法是杂乱无章的,它的效力会大打折扣。只有当我们把这些思想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将它系统化,我们才能够从这个独特的「天赋」中受益。

再者,要重拾自信心。很多高敏感型人都是理想主义者或者完美主义者,一旦他们发现事情不如他们所愿,或者低于他们的期待值时,他们就会变得沮丧、丢失自信心。

布提可南认为,培养自信心的关键并不是不断取得更高的成就,而是爱自己。当你爱自己时,便可承受生命中的所有风暴。当你不爱自己,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而不断地取悦他人时,你会一直活在痛苦当中。

最后,对于他人的负面评价,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建设。高敏感型人对批评非常敏感,他们会把老板、朋友或者他人的负面回应,视为一种对自己的排斥和否定。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非常发达,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当他们受到批评时,大脑会开启很多负面联想,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对于他人的负面评价,高敏感型人正确的心理建设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只要不把错误的行为跟自身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就不会对批评过于敏感。


《冲刺》F0300000300 · 2018年5月1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新江湾城公园

 

据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3月24日报道,一项对近5000人进行的新研究发现,每日步数与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在每天走不到4000步的655名参与者中,死亡率为每年76.7‰。从距离来算,4000步约为3公里。但在每天走4000到7999步的1727人中,死亡率骤降至21.4‰。

研究人员24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网站上发表报告称,另一组研究对象的情况更好:在每天走8000至近1.2万步的1539人当中,每年的死亡率为6.9‰。

该研究参与者的年龄至少为40岁,他们佩戴了加速计,该仪器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记录他们的步伐。作为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组成部分,研究人员收集了2003年至2006年的数据,然后对研究对象平均进行了长达10年的关注,在这期间有1165人死亡。

虽然每日步数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但研究人员尚未发现走路速度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两手一摊》M0000000015 · 2020年1月22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博物院

 

医术和医学,正如算术和数学,不是一回事,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中的区别。这就是中国的现状,是为什么一讨论中医就容易引发争论的根源所在。

言归正传。

2007年3月,钟南山在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当前中医药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节选如下:

「现在很多江湖医生的特效药是以中医的形式出现的,极大程度败坏了中医的声誉。而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治哮喘的所谓中药,非常有效,卖的也非常好,为什么?因为其中含有微量激素。这当然效果好了,赚了大钱。一旦问题被发现,人们会说中医没用。

「学术探讨和争论是搞科学的工作者最重要、最有活力的方法。现在一些在治疗、诊断方面提出的不同意见,很容易被政治化。所谓政治化,就是马上被上纲到歧视中医,这很危险。学术思想不自由,中医中药不可能发展。

「从来没有任何科学,说越古越好。但在中医内部有的人总是认为,中医药几千年如何如何。那是以前。现在该怎么发展,用什么方法发展,怎样现代化?看到的效果不那么显著。很多中医医院并没有把中医药作为主要的研究目标,搞心脏内科,搞的比西医院还好。这就根本丧失了中医院的意义。

「在中医中药研究中,我们非常缺乏循证医学,或者说在这方面鼓励的不够。中医很多的治疗停留在经验治疗,用经验作为衡量一个药好不好的标准。对一些公认疗效好的药,应该老老实实做一些对照。没有基本的一步,就开始研究各种成分等,那都是空中楼阁。我感到,很多中药到底有多大疗效,还不是很清楚,都是老百姓认为吃了好就好。如果老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不行,这不是现代化。

「现在很多中医回避真正经得住考验的实验,这个问题会妨碍了中医的发展。如果不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改进,我相信,50年后,还是这句话『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50年前上大学时就学习毛主席的这句话,现在50年过去了,中医药是有很大进步,但幅度不大。」

钟南山告诉记者:提高到战略高度,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中医中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是单纯增加点药物品种、种植面积,出口多点,或多搞些中医药学院,就叫中医药强省。

作为西医呼吸病的专家,钟南山说他们现在也搞中医的研究,有一些治疗哮喘、鼻炎等的方子,正在观察疗效;实验室也在做板蓝根等对各种各样流感病毒的影响的研究。要使老百姓看病廉价,中医药、中草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钟南山强调:「我的观点是,发展更多简便易行的药物,在大城市广泛推广应用,前提是真的有用,需要真真实实的数据,这才有说服力。」


《天津火车站》A0117020002 · 2017年10月5日摄于中国天津河北

 

网上传言,说京津两地相互瞧不顺眼。

两地虽去过几回,但都只是三五日的走马观花,不熟,说不上什么。这几天闲来无事,有大把的时间,也就上网八卦了一下,结果发现有这种感觉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众说纷纭。随手摘一篇文章,观点似乎有点向着天津,但不当真,权当解闷儿。

 

天津人、北京人,情感上有鸿沟;天津青年、北京青年,生活上有差距;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不可逾越的距离。最先是天津开放、北京封闭,而现在是北京开放、天津落后,于是北京人和天津人就在许多地方显得格格不入了。

老老年间,北京人看不起天津人,天津人也看北京人不顺眼。不喝一眼井的水,果然民性不同。

北京人说天津人「粗」,绝对准确。天津人到北京,向北京人问路,大嗓门:「二爷,跟您扫听个路。介地南门怎么走?」北京人听着就烦,满脸不高兴地回答:「没有地南门,有地安门。」天津人听着更不高兴:「唉,『南』跟『安』不是一个音儿吗?」在天津是一个音儿,在北京就不是一个音儿了。

北京人到了天津,看着什么都别扭。头一宗,没有一条正道,天津的路倚河而修,不求纵横规范,只图便利通畅,弯弯绕绕,不管北南西东。北京人逛天津,找不着北,草根文化把皇城文化绕迷糊了,真是有罪。

天津民居,以人为本,既有规范四合院、豪宅小洋楼,更有大杂院、「篱笆灯」。但居住条件绝不是天津人身份的标志,豪门出「阿斗」,市井有奇士,天津人从不以居住区炫耀自己,而更敬重自立人格。

天津人信奉平安是福,家里没有病人,外面没有罪人,是天津人最高的生活理想。天津人不仇富,人家富那是人家的造化;天津人教育子女「长本事」,来日凭实力参与残酷竞争;天津人以攀附权贵为耻,天津人认为即使是贩夫走卒,只要是凭本事吃饭,就不嫌「寒碜」。

天津没出过状元,天津没有文渊阁、文溯阁,天津没有白鹿洞,没有岳麓书院,但天津却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何以天津选择了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何以选择了天津?原因之一就是天津文化的草根特质面对最广大民众的教育,自然是最富生命力的教育。

天津艺苑,更显现出了天津文化的草根性,戏曲界名言道:北京学戏,天津唱红,上海赚包银。何以一定要在天津走红?天津走红,就是得到了最广大民众的认同。藏之宫禁,流于堂会,最多就是一种观赏,只有在天津唱红,经历一次草根化过程,才真正具有艺术生命。

天津更是曲艺的发祥地,相声、大鼓、坠子、单弦、评书、时调,天津为艺术葩苑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近代几个剧种在天津成熟,更从天津走向全国,天津是培养艺术大师的沃野,天津人是艺术家们的知音。盘点植根于天津、并在天津发展成熟、从而走向全国的曲艺和戏剧艺术,草根性是它们共同的成功基因。

烹饪文化博大精深,八大菜系争奇斗艳,天津自然也不甘寂寞,创建天津菜系,挖掘天津名吃。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大炸糕,且不论这三种名吃的特色,只这三种名吃的冠名,十八街、耳朵眼、狗不理,草根文化内涵,草根文化包装,地地道道的草根文化,天津当之无愧。

草根文化和皇城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和距离,但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人们之间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生活状态的相互借鉴,文化心理的相互渗透,人们之间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各自封闭。如此看来,差异只能是暂时的,而共同进取、共同提高才是永恒的。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文化总是要占领每一个角落,天津人也罢,北京人也罢,都要随着生活一起前进。


《晒曝光浴的老妇人》F0100000065 · 2013年1月1日摄于越南岘港

 

法国《小报》网近日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文化差异,令人吃惊的十个中国习惯》。文中罗列了十个「令法国人惊讶的」十个中国人的常见或曾经常见的行为,并逐一进行了解释或点评。

一、清晨的公园里或马路上,不少中国老年人喜欢倒着走路。这是典型的中医练习,可锻炼不同肌肉、缓解背痛并改善肝脏功能。

点评:确实。

二、中国孩子穿开裆裤在乡村仍常见。这种做法其实省去了买纸尿片且环保,还能促使孩子快速学会自理。

点评:确实。主要还是因为经济不发达。现在发达地区已经很少见到这种情况了。

三、许多中国人习惯留长指甲,尤其是小拇指。别以为这只是为掏耳朵。封建王朝时期,贵族文人不干体力活,留长指甲曾是社会地位的标签。

点评:几十年前很常见,现在几乎见不到了。

四、在中国见到海滩上女性戴面罩、大晴天打伞,别奇怪。中国女人甚至男性都喜欢防晒。黝黑肤色不被视为美,而是田间劳作的结果。若有法国人觉得自己面色苍白,不妨去中国走走,肯定有人恭维你肤白如玉。

点评:东亚人通常不缺日照,所以不用像洋人一样需要靠日光浴来维持健康。

五、中国餐馆夏天也给客人提供热水,因为中医认为饮冷水对身体有害,喝热水促进排汗、调节体温,冬天喝热水还可暖身。

点评:确实。

六、尽管中国禁止随地吐痰,但仍很普遍。吐痰人用力清嗓子,大声吐出。据说这有助于健康,因为积于体内的毒素须清除,按住一个鼻孔用力擤鼻涕也是同理。只是不明白,为何要在大街上这么做。

点评:确实。只是很多洋人在公共场合超大声擤鼻涕的现象司空见惯,为什么法国人对大声吐痰感到惊讶,不解。

七、中国人在朋友聚会时,气氛越好越要吵吵闹闹,这才表现出开心,即使在餐馆吃饭也没关系。

点评:确实。但情况正在改变。

八、与法国人习惯迟到不同,中国人一般很准时,觉得守时是尊重对方。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并不总是很严格,也愿意灵活处理。

点评:个例不谈,看主流。

九、遇到冲突或尴尬场面,中国人习惯保持预防性微笑。不要觉得受到冒犯,这其实是尊重的表现。在中国,发怒意味着丢面子。冲突时微笑不至于丢了自己的面子,也是给对方留面子。此外,笑也是一种礼貌拒绝。

点评:这种情况不多见,可能是误会了。

十、中国人口众多,几乎没有个人空间概念。在街上晾晒内衣,在楼下或公园议论别人很常见,对他人的好奇心也很重。

点评:属实。但在大街上晾晒内衣,一多半是因为居住条件所限。顺便提一下,在大街上晾晒内衣确实不雅,但不至于「惊讶」。去年坐「维京」轮游多瑙河,见到岸上好多洋人在晒屁股来着。


《醉蟹》B0000000079 · 2014年11月5日摄于中国上海

 

阿城对海参、鱼翅、甲鱼可以「滋阴壮阳」的说法嗤之以鼻,同时却又笃信吃木耳可以「润肺」,也是蛮有趣的。

 

《中国人的吃法已经是兵法了》

阿城

 

我们都有一个胃,即使成为植物人后,也还有一个胃,否则连植物人也是做不成的。

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文化只剩下了个「吃」。如里你认为这个「吃」是为了胃,那可就错了。这个「吃」是为了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所谓「色、香、味」。嘴巴这一项里,除了「味觉」,也就是「甜、咸、酸、辣、辛、苦、膻、腥、麻、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口感」,所谓「滑、脆、粘、软、嫩、凉、烫」。

我当然没有忘掉「臭」,臭豆腐,臭咸鱼,臭冬瓜,臭蚕豆,之所以没有写到「臭」,是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其「臭」才去吃,而是为了品其「鲜」。

说到「鲜」,食遍全世界,我觉得最鲜的还是中国云南的鸡棕菌。用这种菌做汤,其实极危险,因为你会贪鲜,喝到胀死。我怀疑这种菌里含有什么物质,能完全麻痹我们脑里面下视丘中的拒食中枢,所以才会喝到胀死还想喝。

河豚也很鲜美,可是有毒,能置人死命。如果你有机会去日本,不妨找间餐馆(坐下之前切记估计好付款能力),里面治河豚的厨师一定要是有执照的。我建议你第一次点的时候,点带微毒的,吃的时候极鲜,吃后身体的感觉有些麻麻的。我再建议你此时赶快作诗,可能此前你没有作过诗,而且很多朦胧诗人还健在,但是你现在可以作诗了。

中国的「鲜」字,是「鱼」和「羊」,一种是腥,一种是膻。我猜「鲜」的意义是渔猎时期定下来的,之后的农业文明,再找到怎样鲜的食物,例如鸡枞菌,都晚了,都不够「鲜」了,位置已经被鱼和羊占住了。

鱼中最鲜的,我个人觉得是广东人说的「龙利」。清蒸,加一点葱丝姜丝,葱姜丝最好顺丝切,否则料味微重,淋清酱油少许,蒸好即食,入口即化,滑、嫩、烫,耳根会嗡的一声,薄泪洇濡,不要即刻用眼睛觅知音,容易被人误会为含情脉脉,心下感激就是了。

羊肉为畜肉中最鲜。猪肉浊腻,即使是白切肉;牛肉粗重,即使是轻微生烤的牛排。羊肉乃肉中之健朗君子,吐雅言,脏话里带不上羊,可是我们动不动就说蠢猪笨牛;好襟怀,少许盐煮也好,红烧也好,煎、炒、爆、炖、涮,都能淋漓尽致。我最喜欢爆和涮,尤其是涮。

涮时选北京人称的「后脑」,也就是脖子上的肉,肥瘦相间,好像有沁色的羊脂玉,用筷子夹入微滚的水中(滚水会致肉滞),一顿,再一涮,挂血丝,夹出蘸料,入口即化,嚼是为了肉和料混合,其实不嚼也是可以的。料要芝麻酱(花生酱次之),豆腐乳(红乳烈,白乳温),虾酱(当年产),韭菜花酱(发酵至土绿),辣椒油(滚油略放浇干辣椒,辣椒入滚油的制法只辣不香),花椒水,白醋(熏醋反而焦钝),葱末,芫荽段,以个人口味加减调和,有些人还会加腌糖蒜。据说马连良先生生前到馆子吃涮羊肉是自己带调料,是些什么?怎样一个调法?不知道,只知道他将羊肉真的只是在水里一涮就好了,省去了一顿的动作。涮羊肉,一般锅底放一些干咸海虾米和香菇,我觉得清水加姜片即可。料里如果不放咸虾酱,锅底可放干咸海虾米,否则重复;香菇如果在炭火上炙一下再入汤料,可去土腥味儿;姜是松懈肌肉纤维的,可以使羊肉嫩。

我在内蒙古插队的时候,看到蒙古人有一种涮法是将羊肉在白醋里涮一下,「生涮」。我试过,羊肉过醋就白了,另有一种鲜,这种涮法大概是成吉思汗的骑兵征进时的快餐吧,如果是,可称为「军涮」。

中国的饮食文化里,不仅有饱的经验,亦有饿的经验。

中国在饥馑上的经验很丰富,「馑」的意思是蔬菜歉收。浙江不可谓不富庶,可是浙江在菜上的特点多干咸或发霉的货色,比如萧山的萝卜干、螺蛳菜,杭州、莫干山、天目山一带的咸笋干,义乌的大头菜,绍兴的霉干菜,上虞的霉千张。浙江明明靠海,但有名的却是咸鱼,比如玉环的咸带鱼,宁波的咸蟹、咸鳗鲞、咸乌鱼蛋、龙头烤、咸黄泥螺。

宁波又有一种臭冬瓜,吃不惯的人是连闻都不能闻的,气味若烂尸,可是爱吃的人觉得非常鲜,还有一种臭苋梗也是如此。绍兴则有臭豆。

鲁迅先生是浙江人,他怀疑浙江人祖上大概不知遭过多大的灾荒,才会传下这些干咸臭食品。我看不是由于饥馑,而是由于战乱迁徙,因为浙江并非闹灾的省份。中国历史上多战乱,乱则人民南逃,长途逃难则食品匮乏,只要能吃,臭了也得吃。要它不臭,最好的办法就是晾干腌制,随身也好携带。到了安居之地,则将一路吃惯了的干咸臭保留下来传下去,大概也有祖宗的警示,好像我们亲历过的「忆苦思甜」。广东的客家人也是历代的北方逃难者,他们的食品中也是有干咸臭的。

中国人在吃上,又可以挖空心思到残酷。

云南有一种「狗肠糯米」,先将狗饿上个两三天,然后给它生糯米吃,饿狗囫囵吞,估计糯米到了狗的「十二指肠」(狗的这一段是否有十二个手指并起来那么长,没有量过),将狗宰杀,只取这一段肠蒸来吃。说法是食物经过胃之后,小肠开始大量分泌蛋白酶来造成食物的分化,以利吸收,此时吃这一段,「补得很」。

还是云南,有一种「烤鹅掌」,将鹅吊起来,鹅掌正好踩在一个平底锅上,之后在锅下生火。锅慢慢烫起来的时候,鹅则不停地轮流将两掌提起放下,直至烫锅将它的掌烤干,之后人单取这鹅掌来吃。说法是动物会调动它自己最精华的东西到受侵害的部位,此时吃这一部位,「补得很」。

这样的吃法已经是兵法了。

相较中国人的吃,动物,再凶猛的动物,吃起来也是朴素的。它们只是将猎物咬死,然后食其血或肉,然后,就拉倒了。它们不会煎炒烹炸熬煸炖涮,不会将鱼做成松鼠的样子,美其名曰「松鼠鳜鱼」。你能想象狼或豹子挖空心思将人做成各种肴馔才吃吗?例如爆人腰花,炒人里脊,炖人手人腔骨,酱人肘子,卤人耳朵,涮槽头肉,干货则有人火腿,人鞭?

吃,对中国人来说,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地步。「吃哪儿补哪儿」,吃猪脑补人脑,这个补如果是补智慧,真是让人犹豫。吃猴脑则是医「羊角风」,也就是「癫痫」,以前刑场边上总有人端着个碗,等着拿犯人死后的脑浆回去给病人吃,有时病人根本是到刑场上毙了就吃。「吃鞭补肾」,如果公鹿的性激素真是由吃它的相应部位就可以变为中国男人的性激素,性这件事也真是太简单了。不过这是意识形态,是催眠,所谓「信」。海参、鱼翅、甲鱼,都是暗示可以补中国男女的性分泌物的食品,同时也就暗示性的能力的增强。我不吃这类东西,只吃木耳,植物胶质蛋白,而且木耳是润肺的,我抽烟,正好。

说了半天都是在说嘴,该说说胃了。

食物在嘴里的时候,真是百般滋味,千般享受,所以我们总是劝人「慢慢吃」,因为一咽,就什么味道也没有了,连辣椒也只「辣两头儿」。嘴和肛门之间,是由植物神经管着的,这当中只有凉和烫的感觉,所谓「热豆腐烧心」。食物被咽下去后,经过食管,到了胃里。胃是个软磨,将嚼碎的食物再磨细,我们如果不是细嚼慢咽,胃的负担就大。经过胃磨细的食物到了十二指肠,重要的时刻终于来临。我们千辛万苦得来的口中物,能不能化成我们自己,全看十二指肠分泌出什么样的蛋白酶来分解,分解了的,就吸收,分解不了吸收不了的,就「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影响很大,诸如打嗝放屁还是小事,消化不良可以影响到精神不振,情绪恶劣,心情不好,思路不畅,怨天尤人。自己烦倒还罢了,影响到别人,鸡犬不宁,妻离子散不敢说,起码朋友会疏远你一个时期,「少惹他,他最近有点儿精神病」。

小的时候,长辈总是告诫不要挑食,其中的道理会影响人一辈子。

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随着进入小肠的食物的结构,蛋白酶的种类开始逐渐形成以至固定。这也就是例如小时候没有喝过牛奶,大了以后凡喝牛奶就拉稀泻肚。我是从来都拿牛奶当泻药的。亚洲人,例如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到了牛奶多的地方,例如美国,绝大多数都出现喝牛奶就泻肚的问题,这是因为亚洲人小时候牛奶喝得少或根本没得喝而造成的。

牛奶在美国简直就是凉水,便宜,管够,新鲜。望奶兴叹很久以后,我找到一个办法,将可口可乐掺入牛奶,喝了不泻。美国专门出一种供缺乏分解牛奶的蛋白酶的人喝的牛奶,其中掺了一种酶。这种牛奶不太好找,名称长得像药名,总是记不住,算了,还是喝自己调的牛奶吧。

不过,「起士」或译成「忌司」的这种奶制品我倒可以吃。不少中国人不但不能吃,连闻都不能闻,食即呕吐,说它有一种腐败的恶臭。腐败,即是发酵,动物蛋白质和动物脂肪发酵,就是动物的尸体腐败发酵,臭起来真是昏天黑地,我居然甘之如饴,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我是不吃臭豆腐的,一直没有过这一关。臭豆腐是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腐败发酵,比较动物蛋白和动物脂肪的腐败发酵,差了一个等级,我居然喜欢最臭的而不喜欢次臭的,是第二个自己的不可思议。

分析起来,我从小就不吃臭豆腐,所以小肠里没有能分解它的蛋白酶。我十几岁时去内蒙古插队,开始吃奶皮子,吃出味道来,所以成年以后吃发酵得更完全的起士,没有问题。

陕西凤翔人出门到外,带一种白土,水土不服的时候食之,就舒畅了。这白土是碱性的,可见凤翔人在本乡是胃酸过多的,饮本地的碱性水,正好中和。

所以长辈「不要挑食」的告诫会影响小孩子的将来,道理就在于你要尽可能早地、尽可能多地吃各种食物,使你的蛋白酶的形成尽可能的完整,于是你走遍天下都不怕,什么都吃得,什么都能消化,也就有了幸福人生的一半了。

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

我记得一些会写些东西的人到外洋走了一圈之后,发表一些文字,常常就提到饮食的不适应。有的说,西餐有什么好吃?真想喝碗粥就咸菜啊。这看起来真是朴素,真是本色,读者也很感动。其实呢?真是挑剔。

我就是这样一种挑剔的人。有一次我从亚利桑那州开车回洛杉矶。

我的旅行经验是,路上带一袋四川榨菜,不管吃过什么洋餐,吃上一根榨菜,味道就回来了,你说我挑剔不挑剔?

话说我沿着十号州际公路往西开,早上三明治,中午麦当劳,天近傍晚,突然路边闪出一块广告牌,上写「金龙大酒家」,我毫不犹豫就从下一个出口拐下高速公路了。

我其实对世界各国的中国餐馆相当谨慎。威尼斯的一家温州人开的小馆,我进去要了个炒鸡蛋,手艺再不好,一个炒蛋总是坏不到哪里去吧?结果端上来的炒鸡蛋炒得比盐还咸。我到厨房间去请教,温州话我是不懂的,但掌勺儿的说「我忘了放盐了」这句话我还是懂了,其实是我忘了浙江人是不怕咸的,不过不怕到这个地步倒是头一次领教。

在巴黎则是要了个麻婆豆腐,可是什么婆豆腐都可以是,就不是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家常菜呀!炝油,炸盐,煎少许猪肉末加冬菜,再煎一下郫县豆瓣,油红了之后,放豆腐下去,勾兑高汤,盖锅。待豆腐腾的涨起来,起锅,散生花椒面、青蒜末、葱末、姜末,就上桌了,吃时再拌一下,一头汗马上就吃出来。

看来问题就出在家常菜上。家常菜原来最难。什么「龙凤呈祥」,什么「松鼠鳜鱼」,场面菜不常吃,吃也是为吃个场面气氛,不好吃也不必说,难得吃嘛。家常菜天天吃,好像画牛,场面菜不常吃,类似画鬼,「画鬼容易画牛难」。

好,转回来说美国西部蛮荒之地的这个「金龙大酒家」。我推门进去,站柜的一个妇人迎上来,笑容标准,英语开口,「几位?」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从她肩上望过去,座上都是牛仔的后代们,我对他们毫无成见,只是,「您这里是中国餐吗?」

「当然,我们这里请的是真正的波兰师傅。」

到洛杉矶的一路上我都在骂自己的挑剔。波兰师傅怎么了?波兰师傅也是师傅。我又想起来贵州小镇上的小饭馆,进去,师傅迎出来,「你炒还是我炒?」中国人谁不会自己炒两个菜?「我炒。」所有佐料都在灶台上,拣拣菜,抓抓码,叮当五四,两菜一汤,头上冒汗。师傅蹲在门口抽烟,看街上的女人走过去,屁股扭过来又扭过去。

所以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为什么会思这些?因为蛋白酶。

叶落归根,直奔想了半辈子的餐馆,路边摊,张口要的吃食让亲戚不以为然。终于是做好了,端上来了,颤巍巍伸筷子夹了,入口,「味道不如当年的啦。」其实呢,是老了,味蕾退化了。

老了的标志,就是想吃小时候吃过的东西,因为蛋白酶退化到最初的程度。另一个就是觉得味道不如从前了,因为味蕾也退化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对食品的评价,儿孙们不必当真。我老了的话,会三缄其口,日日喝粥就咸菜,能不下厨就不下厨,因为儿孙们吃我炒的蛋,可能比盐还咸。

与我的蛋白酶相反,我因为十多岁就离开北京,去的又多是语言不通的地方,所以我在文化上没有太多的「蛋白酶」的问题。在内蒙,在云南,没有人问过我「离开北京的根以后,你怎么办?你感觉如何?你会有什么新的计划?」现在倒是常常被问到「离开你的根以后,你怎么办?你感觉如何?你适应吗?」我的根?还不是这里扎一下,那里扎一下,早就是个老盲流了。

你如果尽早地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你就不太会大惊小怪了。不过我总觉得,文化可能也有它的「蛋白酶」,比如母语,制约着我们这些老盲流。


《秋天的白桦林》A0116010008 · 2017年9月23日摄于中国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乌兰布统

 

我虽然履新已有半年,但大量的时间还是在基层从事摄影创作。我觉得咱们搞摄影的,拍照片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都是从摄影爱好者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大家为什么选择摄影?为什么爱好摄影?首先就是因为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拿着照相机去拍照片,高兴、开心,这是我们的初心。

但现在仍能保持这种快乐状态很难!我们常常被各种诱惑、欲望所干扰,可能在座有些朋友,变得不那么开心了,不像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那么无拘无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对比、有了矛盾;有了圈子、有了功利。明明是你跟着我学的摄影,甚至你的相机还是我帮你买的,怎么你今天获得金奖而我没有?你拍照片还是我带你去的,凭什么你办了展览我没办成,你出了画册我没出,心里不舒服,不痛快。所以时间长了,就分出了各种山头,各种派系,产生了各种矛盾。如果一个人始终纠结于此,没有足够高格局,时间长了当然就不痛快、不高兴。

那么今天我来讲什么呢?摄影界有一位前辈说,中国摄影需要平静如水的影像,更需要平静如水的摄影人。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咱们清清杂念静静心,减减包袱悟悟道。所谓功夫在事外,我们别一上来就看照片,讲设备。利用这点时间,跟大家聊聊感悟更重要。我不知道大家内心到底缺的是什么,我感觉自己缺的东西很多,越往前走,拍得越久,感觉缺的东西越多。而缺的这些,并不仅仅来自于摄影,而是其他领域的很多知识。

摄影界还有一位老前辈说过,拍照片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现技术不重要,又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现艺术也不重要。这个话大家怎么理解?技术不重要,并不是说真的不重要,而是说到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做到师法无法,就像我们看到一些美术大家,他的晚年作品反而给人一种拙意,一种童真,一种雅趣,而少了技术技法的炫耀。

现在很多人对技术和设备过于依赖。我觉得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很多人都成了「飞行员」,迷上了无人机,几乎是无拍不飞,言拍必飞。于是有人就提了,我们是不是成立一个无人机摄影组织?搞无人机摄影比赛?其实前几年的手机摄影也曾经一时风靡,很多人愿意用手机拍照,可是大家想没想过拿手机拍照的目的是什么?对,发微信,发朋友圈。为什么发朋友圈?要点赞,要朋友的关注。为什么要点赞?为什么希望朋友多来关注点你一下?就是证明你还活着,不但活着,还活得挺好,我还活得有观点有态度。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我始终觉得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行为,可不是一种热闹的集体活动。经常看到各种活动,很多人挤在一起拍照片,有人冠以「中国式摄影」的说法,这个提法我不大认同。但是我觉得,这种状况至少不是严谨的艺术创作行为。艺术创作应该是什么样态?首先要有发自内心的感受,是不是真的产生了想去表达的情感冲动,是不是悟出了一些高于常态的生活理念,是不是对当下社会环境有一种理性的思辨。然后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呈现方式去探索,这才是艺术创作的起点。

但我觉得现在有些行为,应该归于娱乐范畴。所以我有时觉得挺奇怪,为什么?我本人没事也写写字,过去上中学的时候也是学画画。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书法界搞羊毫书法大赛,或者搞狼毫、兼毫大赛。为什么到了咱们这儿,就要搞无人机大赛、手机大赛?这些设备不就是工具吗?不就是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或者一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吗?就比如画家,有人善用手指作画,也是独树一帜,可也没有听说过哪个组织搞过手指美术作品大赛。

所以我们不要完全沉迷于对工具、对技术、对设备的把玩,好像不用个定焦,不玩个胶片,就不够档次,就不能显示我的档次和水准。我觉得,适用即好。什么样的工具能够表达你内心的情感,那就用什么样的工具。

我这次出差,第一站是丽水,然后去温州平阳县的乡下,第三站是现代化的大上海,最后去安徽六安贫困村。因为我出来一次比较难得,很珍惜,就想借此机会多拍些东西。我拉了一个大摄影包,装了好几样东西。有胶片,有数码,还有手机,还有一个我特制的相机,这是秘密武器,今天不能说。

为什么拉这么多东西?我就想着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使用环境。不要拘泥于一定要怎么怎么着。我相信在坐诸位手里的设备,80%的功能是不用上的。你就是专门搞清楚了,过段时间不用也就忘的。所以实际上我们的设备,能用上的功能很少。如果说技术问题,倒是有一个重要功能必不可少,那就是人的基本功。如果你是一个摄影人,拍照片焦点都对不实,曝光都弄不准确,似乎说不过去。当然,创意摄影、观念摄影除外。我也很羡慕后期制作水平高的朋友,也在学习探索创意影像。

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我相信老前辈有他的理解,就是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被技术所控制,成了技术的奴隶。然后他又认为艺术也不重要,我觉得现在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我们过去经常遵循的一些法则、原理,一些条条框框,现在似乎已经被我们打破了。我前段时间去做汶川地震十周年的回访,同行的还有初学摄影的青少年学生。结果我发现这些「00后」学生拍的东西比我拍的有意思多了。说明什么原因?当然不是说明他们水平多高,而是说明他们不寻常,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视角,表达的完全是自己天然的状态。而我看到的已经不是景像的本质,是经过我所谓的经验转化出来的东西,条条框框太多,限制太多。

我觉得很遗憾,看来我又要再一次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梳理和否定了。因为我曾经否定过自己一次,就是十年前的这个时间。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是第一时间去的现场。如今汶川地震过去十年了,今天来说这个事特别有意义。无论你是不是亲历者,当我们闭上眼睛去回想这场特大灾难,第一个呼之欲出的瞬间,到底是什么?大家对这个事都有印象,而且印象都很深刻,可以想想。我每次想起这个概念,迅速能映入我脑海中的就是一个中年男人背上自己遇难的妻子,发动摩托准备骑车回家的影像。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这个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极其深刻的照片,这不是我拍的。我现在觉得特丢脸,因为我当年拍了什么,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前几天有媒体采访我,让我谈谈十年前后的感受。我特别不愿意接受采访,一推再推,后来人家从上海跑到北京来堵我。采访之后让我提供照片,我说我不想提供。为什么不想提供?因为当时从地震现场回到北京,我就对自己的影像提出了很大的质疑。今天我说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当年我在汶川地震拍的大量照片,现在反过去看,95%以上的都是垃圾。为什么都是垃圾?第一,我自己想不起来,都记不住。第二,大量的东西都是那些标签化、概念化的。

所以汶川地震以后,我就对自己之前十几年的采访、创作,做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否定。我觉得如果一辈子要都拍那样的东西,很可怕。所以从2008年到现在,我是在重新学习,重新上路,重新去寻找拍照片的感觉。

但是没想到我刚刚建立起一点自信心,在十年后又被彻底打破了。所以我现在重新思考,从2018年开始,是不是又开始得重新学习了?重新去寻找新的感觉了?今天让我来跟大家讲这个课,我刚才说了,真是受宠若惊。我只能把自己作为一个失败的案例,咱们是高层次的研修班,有点像MBA的感觉,讲求案例分析。那诸位,今天我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来跟大家分析、交流。

刚才讲到老前辈说的还有一句话更重要,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技术也不重要,艺术也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我总结就是,影像随心,遵从内心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我的汶川地震影像,为什么被自己否定了,为什么认为它有问题,为什么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垃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拍照片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走心。

虽然我也感动,虽然我也流泪,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灾难,我这辈子经历过两次大地震,第一次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那时候我还只有几岁,北京受到波及,家里人从楼上把我抱到地震棚里,在地震棚里住了好长时间。

但是,十年前这场地震,那对我来说是触目惊心的,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实际上这种触动是外在的,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找到让我感动的东西。所以我们有时候常说,一个艺术家,如果你的作品都不能感动你自己,你怎么去打动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命题,需要思考。

我从那以后就开始琢磨,摄影最高的境界到底是什么?我举个例子,在摄影领域,有各种创作类型、创作题材,有拍风光的、有拍所谓的人文、纪实的,有拍动物的、鸟的,有搞创意摄影的。在众多的摄影艺术门类中,哪一类是最高境界?如果说非要这么比的话是哪一类?我认为最高境界是风光摄影,我不知道你们认同不认同。我不敢轻易拍风光,第一,我没这时间,第二,更重要的,我没那感悟。

我觉得拍其他类型的题材,都可以获得反馈。比如拍人,我相机对着你的时候,你要是同意我拍,你会做出一个姿势让我拍。这是积极的反馈,配合你。如果人家不高兴不愿意走开了,甚至上来打我,那也是消极的反馈。拍鸟,它吓得飞了,那也是一种反馈。唯独大自然的反馈,需要你用内心去感知。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厚的学养,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对人生足够的历练和思考的话,很难从大自然中去找到那种情感的共鸣。真正的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是会让人心潮澎湃,甚至会泪流满面的。

我们有时候需要坐下来好好想一想,做减法,就是说当遇到一个你感兴趣的题材,你熟悉的影像,让你激动的场景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赶紧拍,甚至连拍,拍完了回去再琢磨。

今天再见到这样的场景,你敢不敢先不举相机,先好好观察观察,先琢磨琢磨,甚至有时候把你认为特别好的瞬间让过去,你敢不敢?这就是我现在的一种训练,我过去十年就用这样的方法训练自己。我发现,我要是做了减法,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因为我敢把之前我熟悉的、擅长的东西放下。当你始终端着满满一碗水的时候,也意味着你永远不可能再获得新的东西。但当这个碗空着,就有装进各种东西的可能。这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种辩证的思考。

大家在摄影创作上,其实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程度,我想之所以宣传部门办这个班,就是让大家在今后一年学习的过程中,先去放一放,沉淀沉淀、过滤过滤,做做减法。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大家好好想一想到底要什么,什么才是自己下一步,甚至这辈子要真正追求的方向,这是特别重要的。

现在先听一段音乐。这首曲子是斯美塔那的交响组曲《我的祖国》中的一首,叫《沃尔塔瓦河》,是这部组曲中,最优美最动人的一首。

为什么要讲音乐?先说说斯美塔那这个人物,通过一些历史资料大概知道他很小就展露音乐才华。但他这辈子的人生经历非常悲惨,人到中年的时候得了严重的疾病,双耳失聪。大家知道音乐界还有一位失去听力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但贝多芬比他要幸运得多,因为贝多芬失去听力以后,就完全沉浸在自己无声的世界,所以他后来创作了很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音乐佳作。斯美塔那则不然,他听不见正常声音之后是被各种噪音所干扰,所以后来他晚年非常悲惨,在精神病院去世。

但恰恰是在他失聪的这段时间,他创作了这首《我的祖国》。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剧的创始人。捷克大家知道,很多人都去过,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国度。东欧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旅游者非常热门的目的地,而且去的旅游者80%都是咱们摄影爱好者。在座的朋友肯定有人去过捷克,尤其是首都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布拉格是一个充满文艺气质的城市,太多悲喜剧的起点和终点,都发生于此。太多的艺术大家在此有过交集。

但是象捷克这样的东欧国家又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这也注定了当地音乐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东欧很多音乐家,像肖邦、柴可夫斯基,包括斯美塔那,他们的作品跟西欧音乐明显不同,就是他们的作品中有强烈的民族悲怆感。因为东欧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亚欧交界,经常被各种各样的战乱所困扰,一会儿被入侵,一会儿被灭国。

实际上东欧的音乐家,尤其是斯美塔那这个人物,他能够在历史上被认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一生的创作都立足于他所熟悉的土地和热爱的人民。所以他的艺术,他的作品,才具有独特的价值,才具有很强烈的感染性。

今天放这段音乐,不是我要秀音乐,显示我懂音乐。而是我觉得现在我们听到的音乐,总感觉似曾相识,这就是同质化的问题。这跟我们的摄影现状一模一样。

我们现在的摄影是什么状况?这就要说到国展,大家都知道去年这届国展,21万张,我们曾经以为数量已经顶天了,没想到不久后,接下来的国际展就达到了23万张。

所以这个势头如果不有效控制,到下一届国展、国际展,很有可能突破30万张。有评委在评选的时候经常感慨,照片真好,看着真漂亮,拍得真好,然后就给淘汰了。为什么这样?是因为这个评委嫉贤妒能,见不得别人好,还是他暗箱操作?其实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大量都是跟风模仿的,都是同质化的影像。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虽然我们量大,但是真正好的东西少而又少。

我刚才举斯美塔那的例子,大家之所以感动,就是因为他一辈子立足本民族,立足他最热爱的人民,立足他最熟悉的环境去从事创作。

我有一年在全国法院系统做培训,有一位老先生说,李老师我打断你一下。他说我有一组片子,能不能在今天这个场合放一放?我说,好!拿来放。

放完之后,他就开始介绍自己,他是来自河北一个地方法院的宣传干事,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出差,也没有经济条件经常出去旅游,不像现在的很多人动不动「诗和远方」。但是他一辈子干了一件事,就是拍他们法院的一个审判庭,拍了四十年。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切口,恰恰反映了中国司法进程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那些经常去追求诗和远方的人更不说话了。因为这个老先生虽然看似平常的影像,却永远是他自己极其丰富的独特财产,是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了的。而我们现在许多摄影人拍的那些,说一句话可能不大好听,都是别人反复嚼,不知道嚼了多少遍,毫无营养毫无滋味的馒头。可是现在大批的人,还在反复嚼,反复把玩,而且乐在其中。我觉得这个现象有问题。

所以在评选国展的时候,我严格规定了,如果评委觉得一个影像是过去司空见惯,毫无新意,跟风模仿的,坚决拿下。不是说我们嫉贤妒能,而是推陈出新。对有些影像,虽然看着好像在艺术表达上很青涩很稚嫩,但是有质朴的个人情感,独特的视觉语言,我认为这种也是可取的。我们现在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鼓励你去尝试独特的表现。坚决杜绝那些跟风的模仿的,甚至是剽窃的同质化影像。真正的艺术创作一定是你个体化的,一定是跟你的思想情感、你的人生阅历相一致的。一百个人站在同一个位置,有一百种不同的表达,一百种不同的视角。都在过日子,都是一日三餐,我们每个人长了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每个人天黑了都要睡觉。可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为什么到了影像这一块,都一样了呢?

还有一个现象,我们也觉得问题很大。就是在审核一些违规作品的时候,评委觉得很困惑,一些纪实作品修过的地方,对帮助作品入选根本没起作用。为什么去修它?毫无疑义。比如说多块石头,或者有一个什么东西,不修其实根本就不影响入选,评选时评委对这些小的细节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注意的是这个影像核心的表达和背后传递的东西。所以很多评委觉得特别的遗憾。有人感慨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呈现出来的影像全是那些很艳的很炫的色彩?这种现象,二十年前也许能接受,因为那时我们都刚刚接触数码摄影和修图软件。一幅照片原本灰突突的,鼠标一动,一下子就可以修成彩霞满天,不敢想象。那时候还情有可原,因为新鲜。时至今日,还在那么做,还在过度修图,过度调色,就有很大问题了。

所以让我讲开班第一课,那就给大家定个调。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好好分析分析,我们那些所谓的成就,有多少值得我们炫耀。千万不要沉溺于这些浮夸、虚幻的东西。说到底,我们还是要靠影像说话,靠作品去感染别人,去说服别人。现在中国有一位摄影人,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拍摄希望工程大眼睛的解海龙老师。今天给大家爆一个料,当年解老师拍希望工程的时候,我也在。我是1990年到人民日报工作的,从1991年开始,就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委托,也去拍希望工程,比解老师晚一些。

为什么我把自己作为一个失败的案例,人家解老师是很早在拍,我也是很早就拍,可是我的作品呢?当时为什么没出东西?因为我是职务行为,单位派我去的。我虽然跑了很多贫困地区,拍了很多贫困儿童,但现在反过来想,什么都立不住。人家解老师呢?用心了,他是真的用心去拍了。所以我说真正还是要靠作品说话,其他的东西都是浮云。

我很多年来,一直在用胶片拍照,这不是显示什么逼格,玩什么格调。虽然我也有定焦镜头,但是我觉得,出门我还是愿意用变焦,适用就好。不是拿个定焦,挂个小可乐标的相机,你就有一定档次了,你就有一定格调了,你就是名家了,还要看看你的影像。所以我有自知之明,我先跟大家说对不起,我拍得不如大家,我今天就是来接受大家的批评教育的。这样,我们也许能有追求进步的可能。

我自己这些年做了很多所谓的艺术作品,我认为还不成熟,所以不断地去尝试。我愿意把我这些不断的尝试拿出来晒给大家,让大家找到一些思路或灵感。当然,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批评,我觉得就算没白干一场。如果我拿出来的东西,先自吹自擂,然后再找各种人帮着吹,那对自己不是什么好事。当然,我今天在这里声明一下,大家在微信群里看到各种关于我的消息, 100%都没有经过我同意。好多都是张冠李戴,原话也不是我说的,都贴到我这儿来了,有的照片也不是我拍的,都安在我头上了,我真是有口难辩,微信自媒体实在控制不了。

我们大家都认为摄影作品的复制是短板。但一个画家朋友说得非常好,他说你的作品之所以没有价值是因为你没有严肃的艺术态度和严谨的艺术理念去支撑你的作品。我前段时间参加一个活动,碰到一个摄影师,他几十年始终坚持用胶片拍照,拍得非常好。当时搞了一个活动,他上台领奖。获奖了总要讲两句,可他站在台上,吭哧吭哧没说出三句整话,就下来了。

下来后,我说跟他说,你有这么好的影像,要学会你阐释和表达。我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短板,为什么我强调要推进摄影理论、评论建设,因为很重要。所有的画家、书法家,他要办展览,要出画册,一定在背后有一个相对大的,甚至强大的理论评论体系在做支撑。包括他本人,对自己作品的阐释也是很到位、很深刻的。

今天我们不谈摄影,而是尝试着从其他艺术门类找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前一段时间专门到中国美术馆,去看中国书画兰亭奖的作品展。本届兰亭奖金奖空缺,只有银奖和铜奖。我且先不看获奖作品,先看看这些作者的简历,基本上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理事,甚至还有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我就觉得我们摄影国展也好,国际展也好,为什么作品数量那么大,但好作品却不多?会员参与的比例很少?原因是什么?大概只要你是会员了,只要你自己感觉有点成就了,基本上就不再参加这种评选了。第一,有些人觉得要是不能入选,似乎丢人掉价。第二,有些人参加这类评选的目的是为了入会。现在都入会了,「功成名就」了,还参加什么比赛?搞什么创作?

另一个,我还仔细看了那些书法作者对自己作品的阐述,那表达得是非常的地道,而且全部都是小楷或者行草。我们的摄影人,我们拍了那么多照片,搞了那么多展览,出了那么多画册,有多少人认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过系统的艺术化阐释,而不是表面的阿谀奉承?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如果我们没有用独到的艺术理念去支撑自己的作品,那我们永远提升不到更高的层次。那什么是严肃的艺术态度?现在有些人的创作是什么情况?基本上是有人会带着你去,几点钟站在哪里,支好架子,调好规定的曝光指数。等太阳一出来,甚至烟饼一放,统一按快门,咔咔咔一阵连拍,就大功告成了。回去后往电脑里一存,然后不管了。等有需要参赛或办展时,花钱雇个高手,帮着选照片、修图,再帮着策展、编辑出书。你就负责两件事,第一件事,当然你相机得自己背着,按快门是自己干的。第二件事,展览开幕时,你往那里一站:「亲爱的各位朋友,今天我的展览开幕了,谢谢大家。」

我认为这就没有任何严肃的态度,因为在所谓整个创作环节,你就是负责按快门,而且这个按快门的点还是别人告诉你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始终强调艺术创作和娱乐活动是要严格区分开的。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绝对不会想哪天要加入中国舞蹈家协会;卡拉OK唱得好的,也从来不会想着哪天得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儿,只要买了个相机拍的几张照片,甚至手机里发了几个朋友圈,就开始琢磨着得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当然,我们是人民团体,党赋予我们的职能就是要做好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工作,让人民群众有一个提升的空间,成为有艺术追求有艺术情怀的人,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热闹层面,要善于分层次、有针对地引导。

如何引导呢?主要是引导大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要有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正如纪实摄影这概念,我觉得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偏,我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什么是纪实摄影?从字面上理解,纪实摄影最原始的概念就是“文献摄影”,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记录。后来又衍生出「社会纪实摄影」,是因为一些西方摄影家开始在这种直接影像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主观的情感。再往后,又出现了所谓「人文情怀」。

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我想去拍某一类题材的时候,结果发现这类题材别人早拍过了。所以有些人花精力、金钱去跑到偏远地区,其实是想找没人去过、拍过的东西。但是现在你只要能想到的地方,基本上都被摄影人走遍了;你想要拍的东西,基本上都被拍过了;你想要表达的那种方式,基本上都被用滥了。那怎么创新?这时候就开始出现造假的,甚至组织表演的,这今天不说了,是另外一个话题。我认为所谓纪实摄影,绝对不仅仅停留在风格、流派、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是不是有一种观点,有一种态度,有一种思想。如果你没有这些,那你的作品就是言之无物,是一种空洞的表达。当然现在西方社会也有一种从煽情化人文情绪逐渐发展到行动主义的趋势,这个话题今天也不去深入讲。

目前中国摄影家协会正在推进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短短三年的时间了,如果这三年我们再不好好地记录,就错过了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所以我倡导艺术家驻村调研创作。

我说现在有两个词应该改改。第一词是「采风」,这个词本意是采集、收集民歌民谣。后来被广泛应用到艺术创作上,尤其是摄影。当年计划经济时代,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不便利,作为一个艺术家,你想去哪个地方采集风土人情,一个人是很难成行的。非得有组织参与的,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一起去,待几天就得回来。所以采风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都不可能深入,得是浮皮潦草表面化的东西。今天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呈现方式交流方式都多元化,我们还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组织一群人到哪里去等待一两天采风,这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东西,这也不是艺术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所以我建议把「采风」改成「深扎」。就像刚才讲的那位在法院工作的老先生,把一个审判庭深耕四十年,那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从国务院扶贫办要了一批国家深度贫困县的名单,倡导中青年摄影师一个人包一个县,包一个村,包一个户,包一个人,在这个村里待三年,不是让你三年时间一直在这个村待着,而是在利用三年时间,不间断的去关注这里。让摄影家做这样的工作,这叫深扎。只有这样的深扎,做故事,讲情感,所谓有情节、有细节的表达,才能出好作品。今年3月底,搞了第一深扎的调研汇报,注意!还不是创作。十二个组,回来十个组,还有两个组因为冬季交通问题回不来。这十个组给我们放的影像,所有人都挺感动。虽然还没有进入到创作环节,但是基本的素材拿回来都觉得很感动。包括每个作者自己也都很有触动,因为他过去没有这样的经历。他真到那个村里住了一个星期之后,跟老百姓一起生活,才真切感觉到了什么是不一样。

第二个词是「活动」。这个词我觉得也有些问题,当然不是说不能用。活动一般是命题而为,比如地方领导部门要求做个什么事,那是为了对上级负责,为了完成任务。活动嘛,一定要组织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场面。很多摄影人围在那儿拍个不停,甚是兴奋。但这些表演的、同质化的影像有什么用?当然如果就是为了娱乐,就喜欢按快门的那个快感,没问题。但是作为严肃的艺术创作,这不可取。作为基层文化娱乐,当然要积极拥护、踊跃参与,丰富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但如果把这种拍法定位为艺术创作,甚至是为了追求获大奖,为了自己办展览为了出书,就非常可怕了。

我前两天去了四川大凉山,当地一些影友很自豪地跟我说,我们大凉山的作品屡屡在国际比赛当中获大奖。但大家冷静下来想一想,第一,这些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第二,这些获奖作品反映的到底是什么?大凉山的现状到底是什么?彝族人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精准扶贫到底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呈现出什么样态?如果没有思考,完全是为了博眼球,或者说句难听的,以一种侵略式的视角、偷窥式的心理去消费别人的苦难,去娱乐别人的艰辛,那是没有道德的。

我们今天就敞开来聊一聊,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核心,是你自己有没有一种情怀,有没有一种态度,有没有一种观点,有没有一种立场。诸位说,摄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独特的视角。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独特的视角。现在没有独家新闻,但是可以有独家观点和独家视角。独家视角是怎么来的?就是靠平常的积累。时间长了,独特的视角和思维会带来一种方法。对我来说,摄影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摄影带来的方法论太有用了,当遇到解不开的问题、遇到矛盾,能不能换位思考,换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表达观点,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梳理过去的一年,我的2017年创作总结就一句话:「走村串户满脚泥」。我每年都充分利用好出差的机会,但不是由工作左右创作,而是用创作去引领、改变工作现状。过去总想着拍什么能见报,其实这跟作品是否能留存下来是两回事。我一到农村就身心愉悦,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对农村有这么深的情感,我生长在北京的部队大院,本是没有农村的生活经历。后来我明白了,正是这片深厚的土地推动着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行和发展;正是这片深厚的土地滋养着我们产生无穷的艺术灵感。

我在创作时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今天展示的照片,创意类除外,都是无剪裁、无后期的,黑色边框是相机自带的。我逼迫自己不断去找新的角度、新的点去表达,这些年一直都在学习的路上。在甘肃武都拍摄非遗项目「武都高山戏」时,大家都在拍舞台上的演出、拍台下看演出村民,我就退出来观察,慢慢注意到一类「黑衣人」,他们在这段时间,是祭祀的旗头,表演的模子,村里的头人,身上似乎有着神性的光环。所以我把焦点对准他们,但当他们脱下黑衣后,其中的老年人是鳏寡孤独、无人照看的低保户、年轻人是在城市社会生物链中最底层的外来打工者。这种巨大的身份反差带来思考,这就是我题目所说在驻村创作中探寻影像背后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及其社会现实意义等等。

我们常常谈「人文」这个词,所谓:人文摄影,人文情怀。首先要搞清楚人文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人文」出自于《易传》:「阴阳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核心就是文明以止。文明以止就是每一个人能以如日月光辉般的德行约束自己,同时去感化别人、教导别人。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以文明以止的状态来推动社会进步,那这个国家将会变成什么样。有人说,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却是一个文化没有断根的民族,重要原因就在这。人文的核心在于你走得正不正行得端不端,你有没有思想的情怀去支撑你的作品,你能不能有独特的观点去表达你的影像。今天物质、作品和创作手段都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静下来想想到底以怎样的影像去表达自己。

我们现在去拍照不是简单的拍照,而是怎么能把我们的文化基因植入到乡村去。我有一套系列叫「原乡」。什么是「原乡」?不是「故乡」。「原」是动词,「原乡」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有时候并不认为我是在创作,而是在观察社会、体验生活,这更是一种修行,于身心有益,这是我特别深切的感受。

最后总结一句话:摄影就是智慧的修行,是静静地观看世界,真挚地交流情感,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体味幸福。


《农家》C0000000013 · 2011年11月5日摄于中国浙江杭州富阳万市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著有《蔡澜叹名菜》、《蔡澜叹世界》、《今夜不设防》、《蔡澜旅行食记》等,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金庸曾这样评价过蔡澜: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达。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

蔡澜是个人生玩家,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玩法,比如茶,比如「中国茶道」:

 

台湾人,发明出所谓的「中国茶道」来,最令人讨厌了。茶壶、茶杯之外还来一个「闻杯」。把茶倒在里面,一定要强迫你来闻一闻。你闻、我闻、阿猫阿狗闻。闻的时候禁不住喷几口气。那个闻杯有多少细菌、有多脏,你知道不知道?现在,连内地也把这一套学去,到处看到茶馆中有少女表演。固定的手势还不算,口中念念有词,说来说去都是一泡什么、二泡什么、三泡什么的陈腔滥语。好好一个女子,变成俗不可耐的丫头。

台湾茶道哪来?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了五十年,日本人有些什么,台湾就想要有些什么;萝卜头有日本茶道,台湾就要有中国茶道。把不必要的动作硬硬加在一起,就是中国茶道了,笑掉大牙。真正最早的中国茶道,的确就是日本那一套。他们完全将陆羽的《茶经》搬了过去。不过我们嫌烦,将它优化简化,日本人还是保留罢了。现在台湾人又从那学回来。

唉,羞死人也。

如果要有茶道,也只止于像潮州工夫茶或文人茶那样。别以为有什么繁节,其实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来的基本功罢了。

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个钟计算茶叶应该泡多少分多少秒,这也都是违反了喝茶的精神。

什么是喝茶的精神?何谓茶道?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妈的三七二十一。纯朴自然,一个「真」字就跑出来了。真情流露,就有禅味。有禅味,道即生。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

有人问我:茶或咖啡,选一样,你选茶还是咖啡?我回答:当然是茶。我对饮食,非常忠心,喜欢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翻看杂物,发现家中茶叶:普洱、铁观音、龙井、大红袍、大吉岭、锡兰、富逊、静岗绿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调配的,应该这一生一世,饮不完吧。

茶的乐趣,自小养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们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园去。向着花朵,用手指轻弹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滚水沏茶的印象犹深。

喝茶,形式上要简洁,但心境和情趣却可以灿烂。读一读古人的茶诗就知道。好茶配好诗,才完美。白居易说:

 

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杜甫的有:

 

寒夜客来茶当酒,黄泥小炉火初红;

从前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苏轼的《望江南》: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茶的好对联有: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尘中吃苦茶。

 

有个长联说得精辟: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既可以大胆去做,又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有时候,我们会问人生如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 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喝茶一样,一点也不复杂。

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养鸟、喝茶、逛书局、去乐器店等等,都是让我们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学校。

我们要过的生活,应该是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注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小小的快乐,就能让我们享受不尽。

喝茶也是如此。


《琉球落日》A0201000004 · 2017年4月5日摄于日本冲绳

 

1871年11月30日,即清朝同治10年、日本明治4年,琉球宫古岛的两艘进贡船到那霸上缴年贡后,离港准备返回宫古岛,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八瑶湾,即今屏东县牡丹乡境内。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登陆的船员中,54名被当地土著杀死枭首,另12名逃出,在凤山县即今高雄县凤山市受到清政府保护。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王国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琉球开往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于12月28日漂到台湾,45名船员同样受到凤山县令保护。1872年2月,前后两批琉球难民57人,由台湾官员送到福州的琉球馆,7月平安回到那霸。同年4月,日本小田县,即今冈山县县民4人,也遇难漂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抢夺衣物。

当时台湾已经对列强开放,此前也有很多外国人被土著杀害,各国纷纷向清帝国提出抗议。但清朝的回答居然是:「这些土著没受过感化,乃中国生番,不归中国管辖。」

清朝这种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给日本以极好借口。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内情势不稳,正欲以外事转移内政问题,遂于法理消亡后的1875年4月派兵三千六百名占领台湾南部,讨伐土著的牡丹社,史称牡丹社事件。

过了一个多月,清朝军舰才姗姗来迟,而日方却宣布撤退。随后在7月至10月的谈判中,双方签订《日清互换条款》。日方在条款中大肆敲诈清朝,要求清朝赔偿琉球被杀难民白银10万两。这就等于是代替琉球行使了主权国家的外交索赔权。迟钝而惊慌失措的中世纪国家受害者,主要是清朝,琉球也包括其中,随后宣布不承认日本有这个权利,但于事无补。日本很快就将掐断清琉关系的最后一根血管:自1372年至1874年的琉球王国朝贡权。

1874年底,琉球最后一批朝贡庆贺船只上路。途中得知光绪皇帝登基,各国都来祝贺。如果清朝接受朝贡,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节必然会知道琉球是独立国家的真相。日本没有给整日以泪洗面的琉球国王这个机会,1875年7月,日本专使松田要求琉球必须停止朝贡,并在琉球设立日本正式政府机关和军队警察。琉球国王哀求日本说,琉中五百年恩义友情,请务必保留,遭到日本断然拒绝。

此时琉球内部也发生了激烈交锋。亲日派和亲清派势力根据事态变化不停发生强弱对比。鉴于闹得太凶,1876年,松田同意琉球派请愿团去东京谈判,但条款极为苛刻,如果东京不同意,琉球要答应日本一切要求。琉球此时丧失了判断能力,贸然签订了誓约书。幸亏到日本后,西乡隆盛提醒琉球,琉清地位是可以与清朝谈判的,可怜的琉球才燃起一丝希望,但这等于又把主权独立进一步做了自我否定。

请愿团到达东京后,一切要求当然遭到了拒绝,琉球国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外交关系。同年,记载琉球国历史的《中山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

清朝这时候才意识到琉球亡国的问题严重性,于1876至1879年间提出了种种严正交涉,要求保留琉球作为清朝「藩属」的地位。但是清政府仍然没有意识到「藩属」这个暧昧的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字眼在当时的国际环境里是最不恰当的。面对这种看似强硬的交涉,日本当然也以琉球「神道宗教」等理由有力地回击了清政府。当然日本国内也有担心强行将琉球作为一个日本县可能会引起琉球国内激烈的反抗,提出了怀柔政策。但是丧失了理智的琉球以为清政府能挽救他们的命运,强硬地反抗了日本。于是,日本专使松田扔下了一句:那你们等着被处理吧。

1879年3月27日,在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谈判宣告破裂后,日本召集并绑架了王室所有成员,宣布琉球藩为日本国冲绳县。在宫女们的一片哀鸣声中,立国700年的琉球主权独立王国正式灭亡。

1879年5月27日,忧愤交加的琉球末代国王尚泰抱着病体,踏上了去东京的道路,从此再也没有返回故土。


《古都风情》A0204000019 · 2017年12月5日摄于日本京都

 

一般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就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不将日本看作是一个西方国家,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剑桥大学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系高级研究员、东亚政治问题专家马丁 · 雅克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

走在今天日本的大街上,我们可以看见日本十分现代化,西方似的生活节奏,性感时尚的打扮,人流涌动的快餐店,圣诞节日的喜庆等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似乎与纽约,伦敦等西方城市别无二致。联想到战后日本的历史以及当代日本和西方的关系我们不带犹豫的判断日本是个西方国家。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城市都会出现,像上海,新加坡等,你能说这些是西方城市吗?再说难道西方化就只是这些时尚的东西就能表达的吗?那恐怕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多数国家都是西方国家了,显然这些因素只能说明日本是个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却不足以断定日本是西方国家。马丁教授从日本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当代日本的国民性,并通与西方的比较来论证日本根本就不是西方国家。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的民族,每当面临关键抉择的时候日本都能向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学习,使其能成功越过历史的门槛。日本文明的主要架构也是在对外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日本从哪里来?日本来自两次文明的融合,即5至6世纪的中国文明以及19至20世纪的西方文明。早期中国传统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主要基石之一,在日本民众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是日本又不是完全照搬了中国文明,比如他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有自己对基本事物的价值理解和判断,在儒家文明的影响下,日本融合自身因素孕育了日本国民潜在的自卑感及防御主义和早期的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因此早期日本虽由儒家文明塑造,但这些影响融入了自身的经验和传统。日本不会改朝换代,日本的天皇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实际最高统治权,日本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到了德川世代日本儒家思想核心是尚武,在日本人们的身份等级是世代传承的,日本人有着自己的价值行为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和中国不一样的。这些都告诉我们即使在深受了1400年的中国文明影响下,日本也没有变成「中国式国家」,著名学者亨廷顿也把日本文明单独拿出来区别于其他文明,他也说日本文明是一个独特的文明。因此难道仅仅学习了西方一百多年后日本就变成西方国家了吗?

日本的现代化起源于明治维新。这富有戏剧性的政治变化却并没有任何政治蓝图,政治目标和政治远景。日本的现代化动力来源于西方列强的压力。即使在「黑船事件」后,日本人带有反西方的情绪,但为了不重蹈东亚大国的悲剧,日本越来越多的统治精英清楚的意识到必须主动应对西方的挑战,因此要向西方学习。他们产生了共识,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迅速的实施。因此日本是在面对西方的压力之下,通过由上到下的改革走向现代化道路的,这一点和西方有根本不同。日本如饥似渴的学习西方,教育,军事,交通等领域,从西方引入经验以颇具日本特色的方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当中。日本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和西方有根本不同,资产阶级来源于政府的「殖产兴业」政策。他们一开始就有两个显著特点:政府对他们大力资助,他们也背负了艰巨的历史使命和义务;这些资本家更像是管理者,而非企业家。而作为新兴阶层的商人,并没有发起变革投身其中来推动变革。这些都是和西方现代化完全不同的。日本在这场改革中的目的是在拯救民族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和维持现状。日本是一个保守的国家,延续性远超变革的程度,尽可能的保留原有体制。因此天皇制度,武士道精神,传统生活方式等都保留了下来。西方则是清除了封建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尤其是法国最为典型。法国大革命主要是对资产阶级兴起这一内部发展的回应,明治维新源于对外部压力的回应。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西方现代化的压力之下主动开展现代化进程的国家。这是一种不得不做的现代化选择。日本在这一过程中刻意,自觉地在西方化和本土化之间保持了平衡。在关键时刻日本总能在借鉴的同时保留自己的领域,传统习俗,体制和价值。

战后的日本经历了西方式改造和自身的发展有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西式的政治民主制度。然而即使是这两方面日本也有自己的特色,何况在独特性问题上日本更是只多不少。日本的独特性主要以两种方式来界定并加以保留:第一,在日本独有的认知领域,保留着那些被视为具有排他性的和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要素;第二,将各种各样的外部影响因素与那些被视为日本特有的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结合体。归根结底日本人和其他国家民众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异性,比如:日本人工作时穿西装,回家后或周末和服随处可见;日本人很有礼貌,根据身份的不同鞠躬的弯度也不一样;日本深深植根于原耻文化,更在乎别人的评价,而非西方的原罪文化,在西方自杀是自私的,而日本则不这样认为;用「义」来衡量德,而不像西方那样用金钱衡量等等。

就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来说,日本的企业充分体现着基于等级和「义」的人际关系。如大企业和依附的小企业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等级特点;大企业中盛行终身雇佣制,公司对雇员承担许多义务,后者则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奉献给公司,此外不得不提的是与西方相比日本男性雇员的比例远高于女性。这些以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独特的关系文化对日本民众对于各种机制的态度及其发挥的效用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日本人尽量不用法律解决问题,他们不愿意「对簿公堂」,基本上采取调节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点和西方也完全不一样。造成日本与西方的价值观不同的是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文明。首先是影响深远的文化差异,其次是历史原因:日本距离明治维新不很久远,还保留了封建特征。

最后就具体的政治制度运作实际情况也和西方有较大区别。日本虽然有许多现代的政党,但实际上很长时间以来都是自民党一家独大,这点类似于新加坡,日本内阁会议时间很短,基本不会超过15分钟。日本的政治理念也并非把人民主权放在首位,而是强调国家主权等等。

除此之外,日本对于自身本质的认识是不同于西方的。长期以来,日本一直自认为处于主要文明边缘和外围,而且自认为这些文明已经创建了普世性的规范和准则。日本人对自身在达到基本目的后未来思考是迷茫的,甚至搞不清自己的定位。一方面不断强调自己属于西方国家,但有时候又定位为亚洲的带头人;一方面仰视西方,反过来又小看同属于亚洲的其他国家。日本不知何时才能认清楚自己的身份。

总体而言,日本的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当今日本在经济,科技和生活水平方面已经不亚于甚至超过了西方国家。日本也是目前亚洲最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各方面都保持了优先的地位。但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认定日本属于西方国家是站不住脚的。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特点很多国家都已经初步具备或者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能因此就认为整个世界都逐步西方化了吗?我想这个结论恐怕大家都不会认同。


《西塘印象》A0102080002 · 2011年9月24日摄于中国浙江嘉善西塘

 

《节奏和变化》

美 马洛伊 · 山多尔

 

并不是下意识地改变生活环境才称得上明智,改变生活规律也一样。有时,一次无意义的旅行,或只有几公里的位置变化,也能将我们带离生活业已僵化的,同时又折磨人、令人无法忍受的无奈。一个让人做梦的新房间、几张新面孔、不同的厨房,都能使我们的内心平静或雀跃。

我们就应该如此改变日常的生活节奏,不必很用力,也不必很轻率。当我们感到被困在某种生活状态中时,应该有意识地、自主地做出改变。一个一直固执地坚持清晨起床的人,隔一段时间,要在下午起床,以调节睡觉和起床的规律。一个早睡的人,当感觉生活走入死胡同时,就要将就寝时间推迟到午夜以后。一个总是在早上处理重要事情的人,有可能的话,就将工作调整到下午时段。一个晚上容易犯困的人,就要尽量白天多休息,晚上再工作。一个习惯于午后小睡的人,要改成午饭前睡半小时。不要只固守一种生活习惯,不要只穿拖鞋,只留大胡子。一定要注意,世上的创造力只有在经过充足的准备和长久的等待后才会显现。这些事情不必很多。这是聆听、内心、注意力、本能和意志和谐相融的艺术,也是生活的秘密之一。


《卢浮宫》A2501000007 · 2011年3月8日摄于法国法兰西岛巴黎

 

《美,拯救了巴黎》

梁文道

 

1944年8月25日,正是巴黎从纳粹铁蹄下被解放的那一天。这天,希特勒发出一封电报:「巴黎到底烧了没有?」

为什么他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希特勒的狠心:毁灭巴黎

 

原来,当年诺曼底登陆成功后,盟军势如破竹,逐渐往德国方向推进时,希特勒就下定决心,将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他心目中将会延续千年的第三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战利品巴黎。

巴黎一旦守不住,希特勒的命令是,那就将巴黎彻底变成一片废墟。他要让盟军即使得到这座城市,也一无所获,甚至要让他们觉得,就算赢了这座城市,也代表着输掉了一切。

为了达成目的,他指派了心目中最忠诚的军官,也就是当时驻守巴黎的德军最高统帅狄特里希 · 冯 · 肖尔铁茨。

巴黎到底被烧了没有?

今天的我们想必都清楚,巴黎当然没有被烧。巴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希特勒最信任的将领却没有执行他下达的命令?

 

率先拯救巴黎的是盟军

 

为什么巴黎没有被烧?其实那个时候觉得巴黎可以被毁灭的人,并不只有希特勒,其中比较让人意外的角色,是当时巴黎地下抵抗运动的一位领袖人物罗尔上校。

他知道德军快要守不住巴黎了,但是他认为巴黎应该由法国人民自己解放,有这种想法的人绝不止他一个,还包括戴高乐以及法国国内其他「戴高乐分子」。只不过罗尔上校的做法更为极端,就是全巴黎人民一起起义、抵抗。他到处散布革命的讯息,准备武器,决心在盟军进城之前自己解放自己,并和驻扎在这里的德国雄师作战。

但是,这种做法并不会有好下场。前车之鉴便是,之前华沙市民在苏联红军已经挺进到城外、但又犹豫不前的时候,自己率先起义,结果德国部队进行了一场近乎「屠城」的行动,杀害了整整20万起义市民,整座华沙城变成一片废墟。

因此,很多人担心,这时候罗尔上校若是领导起义,是否会让巴黎同样变成废墟,牺牲许许多多的巴黎人。但是,罗尔上校认为,巴黎值得牺牲20万人,即便炸掉再多的古典建筑,毁灭那些永恒的美景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巴黎人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战后秩序再让由以罗尔上校自己为首的党派来维护、领导。

得知这些消息之前,有些盟军将领非常不愿意去解放巴黎,比如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理由很简单,他们的目标是继续向德国挺进,而特意绕道并进攻巴黎,不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会损耗珍贵的汽油和兵力,以当时战事相当吃紧的情况,非常不划算。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奇特的张力:一方面是希特勒下令,就算毁灭整座城市都要守住巴黎;另一方面是蠢蠢欲动的地下抵抗人士认为,无论如何都要起义;还有一方面是盟军偏偏在这个时候不愿进军巴黎。如果盟军当时只是绕巴黎城而过,巴黎市民自行起义,或许我们今天就不会再看到巴黎了。

这时候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在中间斡旋,包括后人已经忘记名字的瑞典驻巴黎总领事诺尔丁,一些戴高乐派的间谍头目以及戴高乐将军本人。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几方面的角力、命运的阴差阳错,终于促成盟军统帅最后决定,还是要向巴黎挺进。

尤其戴高乐将军,他基本上已经策动了本来在艾森豪威尔麾下的一支法国军队,要这支法国军队不顾一切,不要管艾森豪威尔联合司令部的命令,自己带人先进攻巴黎。

因此,我们可以说,最先拯救巴黎的,其实是这些向巴黎挺进的盟军。因为他们的进入,才使得原来罗尔上校计划执行的「起义策略」失败。

 

游说肖尔铁茨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看得见巴黎这座城市,并且保存着它的历史原貌?

这就要说回肖尔铁茨,他来到巴黎之时就决定要执行元首的命令。只不过当时的他,也已经意识到,希特勒似乎过于疯狂了,他甚至感觉到,这场战争德国其实已经输了。

于是问题变得很简单:焚毁巴黎、与巴黎同归于尽,到底有没有必要?

结果,被认为是「法奸政权」的维希政府的巴黎市长泰丁格得知了这个计划,他想劝肖尔铁茨不要这么做。但是,他能用什么理由劝服这位以铁石心肠闻名的纳粹将领呢?

一番劝说后,他引领着肖尔铁茨走到德军司令部大楼的阳台上,请肖尔铁茨看一看阳台外的景象。

在他们身下的路上,「一个身穿花布衣裙的漂亮姑娘骑车经过,一只手按着被风吹起的裙子。在杜伊勒花园的绿色草坪中间,未来的小水手在摆弄他们的玩具,帆船就靠在圆形小池塘的边上。河的对岸,在中午灿烂的阳光下,埋葬着拿破仑的荣军院的金色圆顶闪闪发光。在它背后,埃菲尔铁塔耸立在万里晴空之中」。

泰丁格伸手指着他们面前的景色,向似乎没有感情的军人做了最后一次慷慨陈词。

他指着右边罗浮宫的灰色花岗岩侧楼,和侧楼之间用石块围绕的花园,又指了指右边协和广场完美对称的布局。

他对将军说:「给一个将军的任务常常是毁坏,不是保存。不妨设想将来有一天,你有机会作为游客,又站在这个阳台上,再一次欣赏这些使我们欢乐、使我们悲伤的建筑物。你能说:『本来我可以把这一切都毁灭掉的,但是我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作为献给人类的礼物。』我亲爱的将军,难道这不值得一个征服者感到光荣吗?」

说起来,四年之前,当时非常窝囊的法国最后决定弃守他们的首都巴黎,其中一个理由也正是,不希望战火波及他们所钟爱的这座城市。

现在,这个投靠了纳粹德国、常被认为是「法奸」的市长,在用他的良心为这座城市做最后一次陈词。

但是,最后将军到底听进去了没有?当时这位市长并不敢肯定,因为肖尔铁茨说,他还有他的任务要完成。当然,最后我们知道,他没有选择毁灭巴黎,他背叛了希特勒。

 

背叛了祖国,却没有背叛人性的价值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最铁石心肠的人,在这个时候拒绝毁灭巴黎,转而选择背叛他们至高无上的元首?

我们可以看一下从佐治亚州来的美国军人的陈述。

29岁的农家子弟里昂 · 科尔,跟很多军人一样,攻入巴黎后被热情的巴黎市民带回家。他站在蒙马特一座公寓的第5层楼的阳台上,展现在他脚下的是他以前从书本中读到过的,也是他多年只能在梦中梦到过的景色。

在渐深的暮霭中,它们的轮廓如今仅依稀可辨:埃菲尔铁塔,圣母院的双塔,塞纳河懒洋洋的弯曲河道。他的主人递给他一杯白兰地,然后,那对上了年纪的法国夫妇和他并肩站在那里,一起欣赏巴黎夜色的降临。他是被他们邀来一起喝一杯的,这个身材高大的美国兵肩上还扛着冲锋枪。

在他们一起欣赏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壮观景色突然大放光明:自1939年9月3日以来,巴黎第一次无所畏惧地灯火通明起来。为了表示庆祝,巴黎市的电工向全市输送了电力。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科尔不禁目瞪口呆。在他身旁的那位太太也倒吸了一口气,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仿佛在梦境中,她把酒杯举过阳台铁栏杆,向下面的城市轻声说:「光明之城。」

为什么今天我要说起这样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

因为在我看来,在这个故事里,巴黎最终没有被焚毁,恰好说明我们很珍视一种价值,即审美的价值。

美,并不只是单纯的、抽象的、冰冷的东西。

像希特勒这样当不成艺术家,但一辈子还是想做艺术家的人,他所知道的那种「美」是粗俗的。真正的美,是一种让人能够从中感受到「人的存在」的美。

真正的美,会让你无法轻易说出「巴黎值得牺牲20万人」。在真正懂得美的人的心目中,人是一个具体的生命,而不是为了完成一项历史任务就可以抛弃的冰冷数字。这才是真正的美。

光明之城,巴黎的美。

在我们刚才读到的那个故事里,纳粹德国将军看到的,除了那些宏伟的建筑物,还有漂亮的少女骑着脚踏车,可爱的、穿着水手装的小朋友正在池塘边玩着纸质的帆船。种种景象,最终让他决定背叛他的祖国,但是,他没有背叛自己的良心,以及更高的人性价值。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