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见稻荷大社》A0204000009 · 2017年12月5日摄于日本京都

 

作为日本文化之根,京都并非一直像现在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京都能保存和延续至今,仅仅只是因为幸运。

和人们想像的不同,日本开始反思和注重对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还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在此之前,日本对历史和传统的破坏丝毫不亚于旅游盛兴前的中国。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德川家康的大规模拆城,三千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一百多座;另一个例子是1964年,当时为举办奥运会,整个东京城被拆得面目全非,「江户」不再。

和奈良时代的日本拼命汲取中国文化一样,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开始大量学习和引进西方思想、科学和文化。这一时期的日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变得不再自信,甚至感到自卑。甚至面对西洋绘画,日本人觉得其传统绘画「浮士绘」卑俗且丑陋,大量地被当作出口瓷器的包装纸使用。只是后来当这些浮士绘在欧洲广受推崇后,日本人才重新开始审视其文化价值。

现在的京都,传统建筑比比皆是,仅对外开放的神社和寺院就有一千三百多处。相信很多人会以为,京都之所以得以留存,是因为京都受到了人们的偏爱和眷顾。其实不然。这里先不说天灾,只提一下人祸。

明治新政府成立后,为重树天皇的权威,日本立神道为国教。为打击和消除佛教的影响,日本开始大规模废佛毁寺。当时的奈良有一座名刹,叫兴福寺。京都名寺「东福寺」的「东」取自日本最著名的寺院,奈良的「东大寺」;而「福」则取自「兴福寺」。兴福寺在日本寺院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但在皇权的打压和神道的排挤之下,即使兴福寺也难以为继。寺内的五重塔,当年因无力维持差点被放火烧掉。后来仅仅只是周边的邻居担心大火可能引燃民居,群起反对,这座现在被视作日本「国宝」的建筑才被保留了下来。「废藩置县」后,第一任县令四条隆平认为兴福寺的土墙是「无用之长物」,就给拆了,不但其内建筑变成了县府,庭园也改建成了一座公园,也就是现在的奈良公园。

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了解京都历史价值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二战时期的盟军。在二战后期,盟军将整个日本炸成了一片火海,却唯独对奈良和京都网开一面。日本最重要的这两大古都因此得以幸存。

京都,不仅仅只是日本人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