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法克斯》A4704000008 · 2019年7月11日摄于加拿大新斯科舍

 

随着医院外街道上停放的担架数量不断增加,医院的工作人员开始采用按伤情排序的伤患分流系统。停泊在港内船只上的医务人员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设救援站来分担一些救治工作。与此同时,一些医生甚至在自家厨房的桌子上实施紧急手术,截肢手术和眼球摘除手术几乎成为了常规手术。外科医生最终连续全天候工作了好几天,当红十字会和圣约翰救护车队的志愿者来到哈利法克斯为伤势较轻的人进行治疗时,他们减轻了当地疲惫不堪医护的负担。

事发当天晚上,一场暴风雪袭击了哈利法克斯,这进一步加剧了早上大爆炸所造成的严峻局面。厚达40厘米的大雪覆盖了整座城市。虽然扑灭了所有的火灾,可大雪严重阻碍了救援工作。一些救援人员持续在暴风雪中作业,但大爆炸造成6,000人无家可归,另有25,000人缺乏足够的住宅。他们几乎是哈利法克斯居民总数的一半。无家可归者四处寻找能够避难过夜的地方,一些人只得蜷缩在一辆车厢仍能挡风御寒的受损火车里,用地毯或纸张糊上破碎的窗户以抵御严寒。

一夜之间气温暴跌。许多从爆炸中幸存下来却被困住的人可能会因体温过低而逝去。然而,第二天早上,一名在雪地里徒步搜寻遇难者的士兵在一间破损的房屋里发现了最不幸的幸存者:她失去了母亲和兄弟,而且只有23个月大的安妮 · 威尔士。爆炸把安妮抛到了炉子下面的灰盘中,而炉灰的余温使她挺过寒冷的夜晚活了下来。她后来被昵称为阿什潘 · 安妮,即灰盘。她的幸存是未来几天从哈利法克斯传出来的少数好消息之一。

哈利法克斯大爆炸登上了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连远在中国和新西兰的救援机构也提供了援助。甚至是在德国,这一事件的报道也引起了震惊和同情。

1919年,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勃朗峰号」和「伊莫号」对导致大爆炸负有同等的责任。灾难发生后立即成立的哈利法克斯救济委员会认为,这场灾难是改进这座老龄化城市的契机,正需要对其进行重建以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到1918年1月底,哈利法克斯救济委员会组织完成了近3000所房屋的修建工作。

哈利法克斯救济委员会负责安置灾民,发放抚恤金,进行保险索赔,以及向最需要的人提供现金、衣物和家具,其一直延续到1976年才最终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