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书院》A0113010002 · 2017年1月30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同为国际化都市,广州在城市格局和景观上与上海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以陈氏书院为代表的岭南建筑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看点。

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为广东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光绪十六年动工,光绪二十年落成。当初修建这一建筑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1.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6400平方米,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厅堂9处、东西斋10处以及庭院6处。聚贤堂位于中央,其它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建议长康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饭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陈氏书院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是岭南地区祠堂建筑的杰出典范,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陈氏书院建筑的一大亮点就是它的雕塑。

陈氏书院正门两侧那平整光滑的青砖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就像巨幅的画卷镶嵌在墙上,它使原本单调的平板的青赚钱变得秀气典雅,又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传神生动,雕工精细入围,立体逼真,是广东现存做好和最大型的作品。这些砖雕是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上。

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在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故有「挂线砖雕」之称,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陈家书院建筑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花脊。

陈家书院建筑共有花脊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一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瓷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脸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摸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划账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

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制,再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时,都印有商号和年号,仅从这一点,也足可以看出岭南建筑对品质的追求。

岭南建筑不只限于岭南,而是跟随岭南人一起漂洋过海,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除了岭南,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岭南建筑那鲜明的特点都能让人一眼认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