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甲》M0000000033 · 2022年7月31日摄于中国上海黄浦上海博物馆

 

占卜,最早为殷商人所创。将龟甲或兽骨修磨平整后,在其背面钻凿出一系列小孔或沟槽,然后用木炭炙烧这些小孔和沟槽。这样,龟甲或兽骨的正面会产生裂纹。贞人,即负责占卜的卜官根据裂纹的形状给出解读,是吉是凶,是成是败,并将本次占卜所针对的事件及占卜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些符号或文字便是后人所称的「甲骨文」,而其记叙的内容则被称为「占卜刻辞」。占卜刻辞有一定的格式,通常包括「叙词」、「命辞」、「占辞」和「验辞」这几个部分。

叙词所载,通常为占卜时间和贞人;命辞则载所占事由;占辞即占卜结论;验辞为事后验证占卜占辞是否准确。

顺便说一下:「卜」本身就是一个象形文字。是不是很像占卜时甲骨上的裂纹?

殷商盛行占卜术,几乎到了无所不占、无所不卜的程度。占卜刻辞包罗万象:耕作、战争、生死、嫁娶,等等等等。通过对占卜刻辞的解读,可以了解到殷商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弥足珍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