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普森瞪羚》E0300000023 · 2018年8月11日摄于肯尼亚

 

1838年,英国生物学家大卫 · 拉克出于对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雀鸟,即后人所称的「达尔文雀」充满了兴趣。他和他的团队登上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并展开了近五个月的野外调查工作,研究不同种类的「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结束调查后,他又跑遍了各地许多的博物馆和大学,找到并测量了近6000多个达尔文雀标本的喙和身形。之后拉克基于「高斯原理」理论的启发,于1947年出版了《达尔文雀》。在这本书中,拉克详细地解释了当时已知的14种达尔文雀是怎么演化出各不相同的鸟喙。

补充说明一下。所谓「高斯原理」,指的是两个互相竞争的物种因为具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不能长期共存于同一个生态位。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分布着大、中、小三种鸟喙的地雀,分别对应了用于食用不同的种子和果实。而只有中嘴和小嘴地雀的岛上,它们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是因为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也就是说这两个岛上的地雀可以选择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了。

随着拉克的调查结论出炉,「达尔文雀」开始出名并成为一个经典案例,而「地理隔离」和「生态位分化」则成为了演化的常识。稍稍遗憾的是,拉克没能说明白到底是什么因素才是导致物种演化的关键环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