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B0000000034 · 2018年10月7日摄于中国上海长宁

 

从婺源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同学在家设宴聚会,专门请的厨子,先后上了十几道菜,其中一道红烧肉大获好评,应该算是拿手的看家菜了。

中国地大人多嘴杂,口味千差万别,甜的、咸的、酸的、苦的、辣的,甚至臭的都能入味,正因此,才有了「众口难调」的感慨。只是有一样,那就是红烧肉,似乎搁哪都受欢迎。

说到红烧肉,不得不提苏东坡。无论红烧肉是不是真自「东坡肉」始,但这道「国民美味」能从茅庐草舍走进大雅之堂,苏老儿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这里有苏老儿的《食猪肉》打油诗为证: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有了名人的代言和推广,红烧肉想不火也难。

九百多年之后,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食堂里第一次尝到了「用湘潭酱油加冰糖、料酒,八角慢火煨成,肉用带皮的『五花三层』肉」,从此对这道「国民美味」偏爱有加。当年秘鲁哲学家门德斯访华,毛泽东这样对客人介绍红烧肉:「这是一道好菜,百吃不厌。有人却不赞成我吃,认为脂肪太多,对身体健康不利,不让我天天吃,只同意隔几天吃一回,解解馋。这是清规戒律。革命者,对帝国主义都不怕,怕什么脂肪呢!吃下去,综合消化,转化为大便,排泄出去,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怕什么!」

毛泽东的这一喜好在多年之后让「毛氏红烧肉」成了「湘菜馆」菜单上的一道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