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丛绕舍似陶家》D0004000004 · 2013年11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在汉语中,数字和名词之间,数字和动词之间往往会有一个词,这个词就是量词。汉语量词之丰富,变化之多,在全世界所有语言中绝无仅有。而且汉语的量词不仅仅只是通常意义上的量词,如果使用得当,会让文字变得生动形象,充满意趣。一条锦鲤、一把雨伞、一头骆驼、一个铜钱、一只白鸽,这样的表达都没有错,但读起来平庸无趣、平淡无奇。倘若换成:一尾锦鲤、一柄雨伞、一峰骆驼、一枚铜钱、一羽白鸽,意思没变,但感觉上却要鲜活得多。

汉语的量词是有形状的。同样是秤,不同的量词代表的是不同类型的秤。「一杆」一般用于旧式的杆秤,「一台」通常指的是台秤或电子秤,而「一架」一定说的是天平。

汉语的量词还有大小和多寡之分。比如水,可以是「一泓」、「一池」、「一汪」,也可以是「一掬」;再比如彩霞,多的叫「一片」,少的则叫「一抹」。

不仅如此,量词有时甚至可以用来表达某种状态。一只羊,可以是鲜活的,也可以是已经宰杀了的。但如果将「一只」改为「一腔」,那就特指宰杀了的羊。

汉语的很多量词都有固定搭配的习惯用法。比如「一羽」,多用于鸽子,而其他鸟类似乎更多的是用「一尾」。再比如,包了烤鸭、黄瓜条、大葱的蒸饼用什么量词?一个?一只?当然可以,但最在行的,是「一卷」。而煎饼果子反倒是不用「一卷」,在北方称「一套」,在上海则称「一副」。

很多时候,量词还会有明确无误的感情色彩。对于雕像,一般用「一座」,但对于伟人、圣人的雕像,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改用「一尊」。「一群」和「一伙」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者比较中性,而后者则一定是在说歹徒或者黑帮。

尽管对汉语的理解仍处于知觉欣赏阶段,最多也就情感欣赏的初期,但仅量词就已经真真切切地被惊艳到了。

汉语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