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古庙》A0113020001 · 2024年12月16日摄于中国广东潮州
青龙古庙,坐西朝东,直面韩江,庙里供奉的是安济圣王王伉,故又称安济王庙。民间也有称大老爷宫的。
王伉并非潮州本地人氏,而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永昌太守。王伉生前保土安民,死后被百姓视为神明,立庙供奉,北宋时被神宗帝赵顼御封为安济灵王。
明代潮州人谢少沧在云南做官时因擅开官仓赈灾而获死罪,后受安济圣王王伉庇佑而捡回一命。为谢救命之恩,谢少沧还乡时将王伉偶像一同迎回了潮州。潮州人称各路神明为「老爷」,唯独称王伉为「大老爷」,当地百姓对王伉敬重之至,可见一斑。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商或下南洋者,更是将其视为有救必应的守护神,故青龙庙香火极旺。
每年正月,青龙古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期间,安济王圣像将出殿巡游。届时潮州城内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开元寺》A0113020002 · 2024年12月15日摄于中国广东潮州
为超度在水、陆战争中死亡战士的亡灵,唐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下令在全国曾经发生过重大战争的地方修建大寺。这些大寺均以「开元」命名。历史上,开元寺曾遍布泉州、商丘、正定、西安、扬州、邢台、大同、浙江、普陀山等地,现仅存潮州、泉州、邢台及福州四地的开元寺,合称四大开元寺。
潮州开元寺内建筑有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总占地面积一万一千余平方米,为潮汕地区最大的古代建筑。不过,唐代建筑因天灾人祸已毁灭殆尽,现有建筑为后宋、元、明、清重修或改建。
1983年,潮州开元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A0113010002 · 2017年1月30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同为国际化都市,广州在城市格局和景观上与上海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以陈氏书院为代表的岭南建筑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看点。
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为广东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光绪十六年动工,光绪二十年落成。当初修建这一建筑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1959年被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1.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6400平方米,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厅堂9处、东西斋10处以及庭院6处。聚贤堂位于中央,其它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建议长康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饭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陈氏书院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是岭南地区祠堂建筑的杰出典范,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
陈氏书院建筑的一大亮点就是它的雕塑。
陈氏书院正门两侧那平整光滑的青砖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就像巨幅的画卷镶嵌在墙上,它使原本单调的平板的青赚钱变得秀气典雅,又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传神生动,雕工精细入围,立体逼真,是广东现存做好和最大型的作品。这些砖雕是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上。
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在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故有「挂线砖雕」之称,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陈家书院建筑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花脊。
陈家书院建筑共有花脊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一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瓷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脸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摸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划账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
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制,再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时,都印有商号和年号,仅从这一点,也足可以看出岭南建筑对品质的追求。
岭南建筑不只限于岭南,而是跟随岭南人一起漂洋过海,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除了岭南,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岭南建筑那鲜明的特点都能让人一眼认出。
《三只兔子》F0300000073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越华路
出了机场,找了辆出租车直奔酒店。
即使再宽容,也很难开得出口,说当时那的哥是个厚道人,因为明知道我们一个发着高烧,一个带着腿伤,还有一堆的行李,他还是把车停在非机动车道隔离栏外的机动车道上而不是酒店门口。我们下了车,我们艰难地绕过隔离带,再翻过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才到了酒店。
我们住的酒店式公寓的服务也实在无法恭维。我们一路磕磕绊绊地到了酒店门前,仅隔着一扇玻璃门的酒店服务生见了也全当没看见,没有一个上前帮着拉一下门。即使在办理住店手续的时候,也都是一脸的爱理不理,仿佛我们进的不是酒店,而是当铺。
安顿下来之后,一起出门吃一顿年夜饭已经不可能了。好在附近不远就有一家「银记」肠粉店,丫头顾不得一路的鞍马劳顿,跑去打了包回来,一家人这才吃上了没有饭的「年夜饭」。
有没有山珍海味和美味佳肴并不重要,只要全家在一起,无论吃什么,就都是年夜饭。
《合家欢》F0300000072 · 2017年1月1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广州酒家越华天极品店
动身的前一天,闹闹突然发烧,体温摄氏39度。去医院一查,急性肺炎,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点滴,但高烧始终不退。在跟医生商量后,外婆配全了药物和器具,准备到了广州之后自己给闹闹继续用药。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除夕那天,正当我们准备登机飞往广州的时候,外婆意外地绊了一下,摔在地上,膝盖剧痛。当时我们都傻了,要不要登机,全都没了主意。担心万一要是骨折,到了广州麻烦大了。外婆坐在地上,试探着用手指探查自己受伤的膝盖,说登机吧,应该不会骨折。见我们反对,她马上打电话给骨科大夫,把事发经过及自己检查的结果告诉对方。对方同意外婆的判断,说不太可能是骨折。
于是我们决定登机飞广州。
看到外婆行动困难,正在登机口值勤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得到我们肯定的答复后,他们立刻和空乘取得联系,让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更令人感动的是,飞行途中,空乘让广州机场的地勤人员为我们事先准备好了轮椅。
就这样,我们又是病又是伤的飞到了举目无亲的广州。
《祈福的风车》A0113010001 · 2017年1月28日摄于中国广东广州
正月初一清晨,刚出酒店,就见大街上不少人举着金光闪闪的纸风车,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有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有妆扮时髦的青年男女。
一家子来广州过春节是丫头的主意。丫头贪玩,只是工作没几年,带薪假不多,自然不愿意放过春节长假。之所以选择广州,应该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春节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员都要回乡探亲,估计这时的广州会比往常清静许多;二是印象中广州比上海,乃至长三角一带的绝大多数城市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年味自然更足。
也是好奇,半路里拦下一个手举风车的路人,问他,为什么要举风车。他说,风车寓意「转运」,祈求时来运转,算是当地的一种新年习俗。
灵不灵验在其次,新年伊始怀揣着对一年的憧憬,真好。至少,对我们这次出师不利的广州之行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