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撒哈拉》A4100000022 · 2019年4月10日摄于突尼斯

 

克里皮恩的考察结果尽管看上去有一定道理,但仍有不少疑点没有合理的解释:如果隆美尔宝藏真的被运往沙漠,那而尤素福老人提到的那支庞大的骆驼队最后又去了哪里?真的无人生还?现在的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白天温度经常在华氏百度以上,堪比炼狱。谁敢贸然叩开这无情的地狱之门走进撒哈拉?诸如此类。

隆美尔宝藏之谜,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


《突尼斯风光》F0300000459 · 2019年4月10日摄于突尼斯

 

克里皮恩推断,擅长声东击西的隆美尔派出的高速摩托艇并没有参与宝藏的运送,只是用来转移盟军的注意力。宝藏应该藏在紧挨撒哈尔拉沙漠的杜兹附近的某座沙丘之下。

克里皮恩还指出,1943年初,盟军从东西两侧夹击德军,其前锋已经逼近濒临地中海的突尼斯城。因此,当同年3月8日,隆美尔在哈马迈特海滨别墅里和心腹商议如何转运宝藏一事时,他是知道盟军已经获得了制海权和制空权,他是不可能指望从海路转移宝藏。据此推断,最终他们应该会决定就近隐藏宝藏。


《撒哈拉》F0300000458 · 2019年4月10日摄于突尼斯

 

1980年,美国《星期六晚邮报》曾经刊载了一个名叫肯 · 克里皮恩的一篇文章《「沙漠之狐」隆美尔的珍宝之谜》,这再一次引燃了寻宝人对隆美尔宝藏的热情。

肯 · 克里皮恩为了核实隆美尔宝藏的真实性,特地在哈马迈特和杜兹进行了为期约一个月的实地考察。期间,他询问到了一个名叫尤素福的70多岁的老人。老人说当年他在骆驼市场做生意,曾有几个外国人向他购买骆驼。这是这位老人第一次看见金黄色头发的人,当时那些人都身着军装。但老人想不起来这些人离开市场后朝去往哪个方向。老人之所以能清楚地记得这件事,是因为这些人一口气买了六七十匹骆驼,出的价钱也比平常高。另一位名叫穆罕默德 · 赛伊迪的老人则告诉克里皮恩。大约在差不多的时候,他们村曾出现过一个德军车队,只是不知道他们过来干什么。一周之后,这些车被英军收缴了。


《突尼斯风光》A4100000021 · 2019年4月10日摄于突尼斯

 

除了杜兹,还曾经流行过另一个说法,就是隆美尔当时调集了一支高速摩托快艇队,企图将宝藏运往意大利南部的某个地方。但这一计划被英国情报部门截获。当隆美尔的快艇船队进入科西嘉海域时被英国空军发现并动手拦截。迫不得已,隆美尔下令自沉所有快艇。

战后,很多寻宝人派出蛙人在这一海域搜寻,但至今一无所获。


《杰瑞特盐湖》F0300000457 · 2019年4月11日摄于突尼斯

 

尽管世界各地的寻宝人一直觊觎着隆美尔的这批宝藏,也动用了各种手段来寻找线索,但大都一无所获。

隆美尔宝藏人间蒸发30年之后,当年一个名叫海因里希 · 苏特的随军记者提供了一条线索:载有隆美尔宝藏的车队消失在撒哈拉沙漠后的几周后,英国的无线广播电台曾经播出过一则消息,称在杜兹附近的沙漠边缘,英军遭遇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德军小分队。经过一天的战斗,这支德军小分队被英军完全歼灭。苏特判断,这支德军小分队应该就是被隆美尔派去掩埋定期的那批德军,在返回途中与英军遭遇。


《撒哈拉》A4100000020 · 2019年4月11日摄于突尼斯

 

1944年,纳粹德国日暮途穷,德军内部有人企图通过刺杀希特勒来结束这场对德国来说已经不再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战争,其中就包括隆美尔。这一刺杀行动因意外没有取得成功。

事情败露后,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征询隆美尔意见,是接受审判还是服毒自杀,隆美尔选择了后者。15分钟后,这个曾经风光无限、不可一世的纳粹陆军元帅自杀身亡。

随隆美尔而去的,还有关于他的宝藏的所有线索。


《撒哈拉》A4100000019 · 2019年4月10日摄于突尼斯

 

稍早些时候,隆美尔曾企图把这批财富运到意大利南部。但由于战局变化太快,英军完全取得了这一地区的制海权,德国舰艇根本没有机会穿越地中海。

隆美尔和几个心腹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将这批财宝藏到杜兹附近茫茫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之中。

当晚,狡滑的隆美尔使出了他惯用的声东击西战术,先派出一支高速快艇舰队穿越地中海前往意大利南部以吸引英国情报机关和军方的注意,同时,一个由15至20辆军车组成的车队在隆美尔的心腹汉斯 · 奈德曼上校的亲自押送下,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驶进了沙漠。

此后,这批财富,连同整个车队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再不见踪影。


《泛舟撒哈拉》F0300000456 · 2019年4月11日摄于突尼斯

 

杜兹,突尼斯南部小城,紧邻著名的撒哈拉沙漠,被称为「撒哈拉的门户」。据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将其掠夺来的大批财富埋藏于此。

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生性凶残、狡猾。在北非沙漠,隆美尔以悬殊兵力与强大的英美联军交锋,但每每出奇制胜,为他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隆美尔在北非疯狂地屠杀土著并掠夺他们的财富。尤其是那些富有的阿拉伯酋长,随便找个借口,比如不向纳粹效忠便会遭到隆美尔的处决。因此,隆美尔短短数年时间内就积攒起大量财富,包括90多箱珍宝和黄金。

1943年3月8日清晨,神情沮丧的隆美尔元帅在他的哈马迈特别墅里和几个同样沮丧的纳粹军官商量如何处理这批财富。

三天前,隆美尔孤注一掷地将仅有的140辆坦克组织起来向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指挥的盟军发起反攻,不仅没能改变战场上的不利态势,反而让本已如强弩之末的德军雪上加霜。隆美尔对战局已不抱任何希望,如何不让手中的宝藏得而复失才是眼下最需要考虑的事。


《埃尔 · 杰姆斗兽场》A4100000015 · 2019年4月12日摄于突尼斯埃尔杰姆

 

第二次布匿战争失败后,迦太基在政治上一蹶不振。但是,凭借以往所积累起来的大量财富,到公元前2世纪时迦太基「死灰复燃」,迅速复兴。这引起了罗马人的不安,下决心消灭迦太基,永除后患。

公元前150年,努米底亚国王马西尼萨进犯迦太基,后者被迫自卫。罗马借口迦太基破坏和约,于公元前149年向迦太基宣战,第三次布匿战争由此引发。

罗马军队在北非登陆后,迦太基原本是打算求和的,答应交出人质和武器。但罗马人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拆毁迦太基城,居民迁至离海岸至少15公里的内地等。这等于将迦太基人逼入绝境,迦太基人愤然拒绝,众志成城,奋起抵抗。迦太基城被罗马军团围攻了整整两年也未失守。不幸的是,公元前146年春,迦太基发生饥荒,同时疾病流行,罗马军团趁虚而入,终于攻破迦太基城。迦太基陷落后,城市被夷为平地,二十五万居民经过饥荒、疾病和战争的蹂躏之后,只有大约五万人最终活了下来,但全部沦为奴隶。

罗马人摧毁迦太基之后,于公元前122年在废墟上重新修建起一座新城。新城建成后发展很快,人口一度达到六十万,成为同一时期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之后在凯撒时代,罗马亦曾把一些没有土地的公民遣送至这里,奥古斯都时期,罗马人将迦太基设为非洲阿非利加省的一部份。到了罗马皇帝哈德良统治时期,罗马人又修筑了巨大的马加蓄水池和著名的安东尼浴场。工程从哈德良皇帝执政时期开始,一直到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安敦宁 · 毕尤当政时才竣工。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迦太基划归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瓦解后,公元元439年,汪达尔人乘机入侵迦太基,并占领了非洲北部沿海大片土地,成立了自己的王国。

公元533年,迦太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属地。在这里产生了第一所基督教拉丁文学院。许多著名的基督教卫道学者如特土良、圣奥古斯汀等都曾在此成长、写作。到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向亚、非、欧三大洲的邻国入侵。倭马亚时代,阿拉伯人征服了包括迦太基在内的北非大部分领土。公元元698年,阿拉伯人侵入该城,迦太基再一次遭受破坏。之后,迦太基城稍稍恢复,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公元1217年至1221年,十字军第五次东征横扫迦太基城,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被破坏殆尽,最终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迦太基遗址》A4100000015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第二次布匿战争伊始,罗马计划派遣远征军进攻北非和西班牙。不料汉尼拔于公元前218年率领庞大雇佣军,从西班牙东南沿海的新迦太基出发,经高卢南部,翻越陡峭难行的阿尔卑斯山突入意大利。经过休整和补充,他在特列比亚河畔击败罗马军队。次年春,罗马人在特拉西梅诺湖畔遭汉尼拔伏击,几乎全军覆没。随后汉尼拔乘胜追击,挥师南下。罗马危在旦夕。罗马独裁官费边为避迦太基军团的锋芒,想采取拖延战略,但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公元前216年,罗马两执政官率军与迦太基军会战于坎尼。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战术,重创罗马军队。此后,南部意大利许多城市归顺汉尼拔。但是,由于汉尼拔军团孤军突进,补给困难;而罗马人本土作战,占尽地利优势,加上当时意大利中部各城市仍然忠于罗马,为罗马军团提供了大量的兵源。此消彼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人逐渐由守势转入攻势。

公元前 211年,罗马严惩倒向汉尼拔的同盟者,攻陷叙拉古和卡普亚。到公元前209年,罗马人又占领了新迦太基,并于公元前207年在意大利北部歼灭了由哈斯德鲁拔率领的来自西班牙的迦太基援军。罗马名将大西庇阿肃清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势力之后,于公元前204年率军远征北非。次年,汉尼拔奉召回国。

罗马和迦太基于公元前202年在迦太基城西南的扎马决战,汉尼拔失败。公元前201年,双方订立和约,迦太基被迫放弃北非以外的一切属地,交出舰队和战象,并在此后的五十年内赔款一万塔兰特,规定非经罗马允许不能与其他国家交战。迦太基从此丧失了军事和外交自主权。


《迦太基遗址》A4100000014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公元前237年,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 · 巴卡率军渡海进入西班牙东南沿海地区。公元前221年,其子汉尼拔子承父业执掌迦太基军事大权。此时,埃布罗河以南地区已为迦太基人所控制。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攻占与罗马结盟的萨贡图姆,翌年与罗马再次发生战争,即第二次布匿战争。

汉尼拔,迦太基最伟大的军事家。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从其父手中接过迦太基的军事大权后,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挺进意大利北部。在公元前218年的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7年的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和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战役中巧妙利用计谋引诱并击溃罗马人。

坎尼战役之后,曾经不可一世、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不敢与汉尼拔正面冲突,而是改变策略进行游击战,这才使得战争态势逐渐得到扭转。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进攻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退缩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

战后汉尼拔成为迦太基的行政官,以帮助迦太基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公元前195年,在罗马人的施压下,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公元前189年,罗马人打败安条克三世后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视汉尼拔为心头大患的罗马人仍不放心,穷追猛打,坚持将其引渡到罗马受审。重压之下,绝望之余,汉尼拔于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

汉尼拢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时至今日,全球很多军事学家仍然在研究这位军事天才。


《迦太基遗址》A4100000013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公元前264至前146年,为争夺西地中海的海上霸权,古罗马帝国与古迦太基帝国之间先后进行了三次战争。由于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所以这三次战争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三世纪时古迦太基是地中海西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而同一时期,古罗马帝国统一意大利后与迦太基形成了对峙之势,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布匿战争。

战争的起因是在皮洛斯战争期间,叙拉古雇佣军中的一批意大利人强占了西西里岛东北部的墨西拿。公元前265年,因与叙拉古僭主发生冲突而处于不利形势,这些意大利人分为两派,分别求助于迦太基和罗马。迦太基抢先控制了墨西拿。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进西西里,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

罗马先后占领墨西拿和阿格里琴托,迫使叙拉古与之结盟。但此时的地中海仍是迦太基人的天下。为了对抗强大的迦太基海军,罗马人迅速建立了一支舰队,并在公元前260年的米列海战及公元前256年的埃克诺穆斯海战中大胜对手。

公元前241年,罗马海军用两百艘全新战船组成的庞大海军舰队在埃加迪群岛附近大败迦太基舰队。迦太基被迫求和,将西西里及其附近利帕里群岛让给罗马,并附加巨额战争赔款。公元前238年,罗马人乘迦太基雇佣军发生暴乱之机再次出兵,一举占领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


《迦太基遗址》A4100000012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古迦太基建国后即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控制海上贸易,迦太基城迅速成为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其货币也一举成为西地中海的强势货币。在强盛时期,古迦太基的船队非常庞大,光五十支桨的战船就达数百艘之多。这在古罗马帝国海军建立之前足以横扫地中海。古迦太基政权依靠这支强大的军队,控制了西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和大片领土,几乎垄断了整个地中海贸易。与此同时,迦太基还向非洲内陆扩张,建立奴隶制庄园发展农业。

在鼎盛时间,古迦太基疆疆域辽阔,其势力范围曾覆盖今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岛、萨丁尼亚岛、西西里岛和马尔他岛以及非洲大陆的大片土地。尤其是在地中海,古迦太基帝国与当时同样强盛的古希腊帝国分庭抗礼、二分天下。

公元前 535年,迦太基人联合伊特拉斯坎人在科西嘉岛近岸打败了古希腊人的一支舰队,这揭开了两大帝国百年军事对抗的序幕。直到公元前四世纪初,古希腊人开始退缩,古迦太基与古希腊之间的纷争大致告一段落。

但之后,迦太基人迎来了另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古罗马帝国。


《迦太基遗址》A4100000011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腓尼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是闪米特人的一个分支。闪米特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而是指那些同属闪米特语系的民族。

最早生活在今黎巴嫩地域和叙利亚地中海东沿岸一个狭长地带的是胡里特人,到了大约公元前三十世纪,一支迦南人来到这一地区并同化了当地原住民,形成了一个操闪米特语的新的民族。这个民族后来被希腊人称为「腓尼基」。

腓尼基人与犹太人非常接近,不但同属闪米特语系,而且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所在地区古时就是迦南。犹太人在摩西的带领下「出埃及」后开始在这一地区定居。

腓尼基人不但和他们的近亲犹太人一样精于经商,而且擅长航海。公元前十四、十五世纪,腓尼基人开始在地中海沿岸大兴修建城邦。到公元前十世纪,这些腓尼基人的城邦已经非常富庶和繁华,但这一时期腓尼基人的政治地位并不高,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只是屈居于埃及、亚述帝国的篱下。

公元前八世纪,腓尼基人来到北非现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一带,并在这里修建起他们在北非殖民地的「新的城市」,即「迦太基」。

公元前650年,迦太基独立,成为腓尼基人的一个奴隶治国家:古迦太基。


《布尔吉巴大街》A4100000009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在突尼斯的最后行程是巴尔多国家博物馆和布尔吉巴大街。

巴尔多国家博物馆坐落于突尼斯城西北的巴尔多广场,其建筑始建于1882年,原为贝伊王宫的一部分,后辟为国家博物馆。博物馆主要藏品为马赛克镶嵌画,以及史前期、腓尼基时期、罗马时期、基督教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时期和希腊的一些艺术品。

布尔吉巴大街于突尼斯,相当于香榭丽舍大街于法国、克恩顿大街于奥地利,其前身叫「法国大道」,为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所建。突尼斯独立后,这条突尼斯最主要的大道以第一任总统的名字重新命名。

布尔吉巴大街的格局有点像西班牙巴塞罗那著名的「流浪者大街」,除了两侧,道路的中间还有一条宽阔的人行通道。布尔吉巴大街呈东西走向,其东端是共和国广场的一座钟楼,西端则连接着突尼斯最为著名的阿拉伯麦地那老城。整条大街的两侧是众多欧洲风格建筑,包括法国大使馆、国家大剧院、天主教堂、古朴的咖啡馆、小酒吧等典型的法式建筑,非常漂亮。

走在布尔吉巴大街,你很难想像自己正置身于非洲。


《西迪布萨义德》A4100000008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西迪布萨义德,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部地中海边峭壁的一座蓝白小镇。整个小镇沿山势蜿蜒而上,一条鹅卵石铺地的主大街,两边是镶嵌着蓝色铁窗和蓝色木门的白色建筑。这些建筑都不高,通常为两或三层,装饰着阿拉伯式蔓藤样式的铁窗窗棂、象征着清真寺的拱形门楣,以及木门上一颗颗蓝色铜钉拼出的星月、弓箭、花卉等伊斯兰图案,华丽而精美。

西迪布萨义德为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一路上参观了太多的蓝白小镇,所以到了西迪布萨义德之后也没多逛,而是拾级而上,在半山腰上找了家面朝地中海的露天咖啡店,凭栏观海。


《迦太基遗址》A4100000006 · 2019年4月13日摄于突尼斯突尼斯城

 

在准备离开突尼斯的前一天,我们参观了迦太基古城遗址。

迦太基古城遗址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东北约十七公里处。历史上,迦太基帝国疆土辽阔,它的势力范围包括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巴利阿里群岛、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

迦太基城始建于公元前814年。相传,腓尼基蒂尔王国公主爱丽莎为躲避哥哥的迫害逃到这里时受到当地柏柏尔人的欢迎。她向柏柏尔部落首领请求,说想要牛皮大小的一块土地安身立命。于是柏柏尔首领给了她一张牛皮,让她自己选址。爱丽莎将牛皮裁成了一条条细带,连接成一根,用这根牛皮带将地中海岸附近一座山丘圈了起来,并告诉柏柏尔首领,这就是她需要的土地。就在这片土地之上,不久之后建立了迦太基城。

腓尼基人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迦太基,并在公元前654年征服伊维萨岛、西西里岛、撒丁岛,又在公元前535年夺取了科西嘉岛。

公元前264年前146年,迦太基同罗马帝国进行了三次战争。迦太基在第三次战争中失利,迦太基城被毁。但不久之后,罗马人又在迦太基旧城遗址之上重新修建了迦太基新城,也就是现在的迦太基遗址。


《交汇》A4100000007 · 2019年4月12日摄于突尼斯苏斯

 

从埃尔杰姆到苏斯,一路上时而阳光灿烂,时而暴雨倾盆,天空中几度架起了彩虹。进入苏斯时,更是浓云密布,大雨如注。幸运的是,车抵达目的地,车门开启的时候,雨突然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隙投向地面,很耀眼,很灿烂。

眼下正是从雨季向旱季的过渡期。这一时节的北非,有雨,但通常不会持久,气候凉爽,不至于很晒。

苏斯位于突尼斯东部海滨、地中海哈那迈特南岸,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苏斯省首府。在这里,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的新城相互交织、融合,集人文与风光于一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观光目的地。

苏斯最重要的景点就是这里的老城麦地那,世界文化遗产。

在突尼斯这几天,最大的感受就是时空交错,往往于不经意间便会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越,令人恍惚。


《埃尔 · 杰姆斗兽场》A4100000005 · 2019年4月12日摄于突尼斯埃尔杰姆

 

埃尔 · 杰姆斗兽场是这次在突尼斯所见过的最为恢宏的建筑。这个位于突尼斯埃尔杰姆的古罗马斗兽场为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古罗马斗兽场,但保存最为完整。

埃尔 · 杰姆斗兽场被认为是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罗马时代建筑,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将它誉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埃尔 · 杰姆斗兽场于公元三世纪初由罗马人所建。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在罗马统治突尼斯的这近600年里,罗马人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他们修建的神庙、竞技场、露天剧场,遍布突尼斯各地,埃尔 · 杰姆斗兽场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埃尔 · 杰姆斗兽场外观呈椭圆形,高三十六米,周长超过四百五十米,最多可容纳四万五千名观众。埃尔杰姆本地并不生产巨石,据说建造斗兽场所用的石块全都靠奴隶们从二百公里以外的加贝斯开采后搬运过来,工程浩大,而且异常艰巨。

1979年,埃尔 · 杰姆斗兽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柏柏尔人窑洞》F0300000246 · 2019年4月12日摄于突尼斯马特马他

 

马特马他是突尼斯原住民柏柏尔人的一个聚居地。为了抵御沙漠的严酷气候,这里的柏柏尔人因地制宜地发明出一种非常类似于我国陕西下沉式窑洞的穴居式建筑。

马特马他窑洞的典型结构是先从地面开凿一个下沉式庭院,然后在庭院的四壁掏出很多的洞穴作为卧室、客厅、厨房、贮藏室等。据2004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窑洞中的柏柏尔人有2116人,现在已为数不多,其中大多数也只是为了供人参观。

在一户窑洞的入口处立着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用油桶。这应该为当年突尼斯战役所遗留。那场战役历时近两个月,结果盟军完胜轴心国。有超过二十三万德国和意大利士兵沦为盟军战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