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吕根》A4500000004 · 2019年5月30日摄于挪威卑尔根

 

卑尔根,建城于900多年前的维京时期,曾经是挪威的都城。

卑尔根的根在布吕根,即「汉萨」码头。港湾的这一边是一处渔市,对岸则是著名的布吕根大街。沿街是一排整齐划一、五彩缤纷的木构建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建造于18世纪初。身处其间,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是挪威第二大城市,而更像是一座欧洲小镇。

卑尔根以其特有的风光和文化而广受关注,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得联合国「欧洲文化之都」之称。

尽管卑尔根有百般的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里,因为糟糕的气候。

卑尔根是有名的「雨城」,年平均降水量为2,578毫米,这一数值是北京的4倍,上海的2倍。卑尔根人有三分之二的日子与雨水为伴。庆幸的是,我们抵达卑尔根那天没有雨,尽管云很多,也很厚。

据说在当地有一个流传很广的黑色幽默式的笑话:有游客向当地的小男孩打听雨什么时候会停,小男孩回答说:「不知道,我才十二岁。」


《奥斯陆风光》A4500000001 · 2019年6月1日摄于挪威奥斯陆

 

挪威,一个面积仅次于德国、人均GDP位列全球第五的欧洲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在欧盟外徘徊,至今未加入欧盟。

挪威第一次申请加入欧盟前身的欧共体是在1962年,遭到了拒绝;五年之后,也就是1967年,挪威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不幸的是,由于同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法国人在否决英国申请的同时捎带着把挪威也一并给拒绝了。

1970年,挪威第三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两年之后也获得了欧共体的批准。只是这一次更加的不幸:在随举行的全民公投中,挪威政府的入欧决定以极其微弱的劣势被否决。

1993年,挪威与芬兰、奥地利一起申请加入欧盟。和上一次一样,这次申请得到了欧盟的批准,但同样被全民公投否决。

有分析指出,挪威人拒绝加入欧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对现实的考量。

自1380年起到1905年独立,在长达五个多世纪的时间,挪威先后沦为欧洲列强的附庸国。这段历史在挪威人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挥之不去。挪威人对来之不易的独立倍感珍惜。尽管国土面积不小,但挪威的人口却不多,只有区区五百万。挪威人担心加入欧盟后,由于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而再次沦为欧洲的附庸,因此对是否加入欧盟慎之又慎,宁愿站在门口观望。

挪威人拒绝入欧还有很现实的考量。

在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之前,农业和渔业是挪威两大传统的支柱产业。渔业方面,整个欧盟的海洋专属经济区不过50万平方公里,而挪威一国就有12万平方公里。很多挪威人相信,一旦入欧,欧盟其他国家的渔民会蜂拥而至,掠夺他们的渔业资源;农业方面,挪威采取了高额补贴的方法来保护本国的农民,补贴甚至占到了农民收入的六成以上。加入欧盟后,大部分补贴将被迫削减。因此,在全民公投中,绝大多数的渔民和农民都义无反顾地投了反对票。


《富兰木观光火车》F0300000252 · 2019年5月31日摄于挪威

 

富兰木铁路是连接奥斯陆和卑尔根之间的卑尔根铁路的一条支线,1926年开工,1936年铺轨,1940年8月1日试通车。这条铁路最初行驶的是蒸汽列车,1944年改为电气化铁路。

富兰木铁路的起点设在卑尔根铁路位于山顶的麦达尔车站,终点是位于奥兰德峡湾最深处的富兰木车站,全长20公里。据铁路官方的旅游宣传资料显示,富兰木铁路有超过16公里的线路每前进十八米就要爬坡一米左右。这样坡度的普通铁路线在全世界恐怕也并不多见。坡陡弯急,加上还要穿越雪崩区,富兰木铁路异常险峻。但沿途雪山、峡湾、瀑布、森林,能将挪威所有的壮美和瑰丽尽收眼底,是全球著名的观光铁路之一。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沿途路过的每一个景点,车厢内的电视屏幕上都会提前进行展示,图文并茂,而且使用多种语言,包括汉语。

从起点到终点,列车大约行驶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