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A0125010003 · 2021年7月5日摄于中国贵州安顺

 

尽管镇远规模不大,但其内也分有若干个「社区」,谓「牌」。各牌以牌楼为界。这些社区功能不同,且贫富不一。

当地有一首顺口溜:「头牌一枝花,二牌盖过它,三牌金果铺,四牌油炸粑,五牌开马店,六牌卖豆渣。 」很形象地为镇远各牌做了概括。


《甲秀楼》A0125020003 · 2021年7月13日摄于中国贵州贵阳

 

贵阳南明河中有一巨石,酷似巨鳌,故名万鳌矾。明万历年间,贵州封疆大吏巡抚江东之为培风水,在万鳌矾上建阁一座,取名「甲秀」,意「科甲挺秀」。天启元年,甲秀楼焚毁,由时任兵部尚书兼贵州总督朱燮元重建,更名「来凤阁」,但后再次损毁。清康熙年间,时任巡抚田雯再次重建,同时恢复原名甲秀楼。

现甲秀楼是贵阳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镇远古镇》A0125010002 · 2021年7月5日摄于中国贵州安顺

 

镇远旧称安夷。公元1254年,当南宋人都城杭州风花雪月、歌舞升平时,蒙古大军长驱直入,一举占领了云南。三年之后,蒙古人又准备挥师南下,企图征服川、贵、湘后直奔江南。所幸蒙军的铁骑并不擅长山地作战,抵达安夷一线后,高山峻岭加上安夷守军的顽强抵御,「蒙军朱国宝攻宋镇远,久攻未下」。

这一消息传到都城,惴惴不安的南宁朝廷大为兴奋。1258年,皇帝赵昀下诏增拨军费加强安夷的防务。不仅如此,又派大臣亲临前线,赐名「镇远」,升县为州,以激励当地守军继续奋勇抗敌。


《太阳广场》A0125020002 · 中国贵州贵阳天河潭

 

天河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原名天生桥,以芦荻河经暗湖形成竖井深潭并穿越天生石桥流出而得名。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天河潭被开发成集风光、人文、购物、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景点主要包括:

太阳广场。充满仪式感的入口广场,彰显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广场地面用祥云图案设计,寓意吉祥如意;四个烽火台上以风、火、水、土,四种自然元素点缀,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游客服务中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同样以民族元素为特色建造。它临近主出入口和停车场,是游客到达天河潭第一站。里面包含售票大厅、指挥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员工食堂、办公区、景区文化展示厅、自营餐厅、旅游商品购物区。

贵阳故事街。以民国风为主题打造,建筑还原了老贵阳市井文化、院落文化、府邸文化。贵阳故事街市井文化将老贵阳最质朴、原始的生活方式,主要经营贵州及贵阳特色小吃,本地特产等,可欣赏到大十字、喷水池和金桥饭店、毛公馆等老贵阳标注性建筑。

滨水休闲区。临水而建,集商业、休闲、娱乐、住宿等功能于一体,是观赏水秀表演的最佳位置,最能聚集人气,是本项目核心区域。滨水休闲区引进品牌咖啡、大型中餐西餐、休闲书吧、水吧、精品客栈,街区总占地面积2461平方米,建筑面积6344平方米,共有房屋5栋,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

水秀景观。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以水为主要表现元素,让水舞动起来,变化成形态各异的图案,跟着音乐律动,展现水的不同姿态,将水文化做到极致。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呈现出「水上芭蕾、民族歌舞」的表演模式,实现「白天一景、晚上一秀」的水文化体验。

卧龙飞瀑。瀑布宽二十余米,高十余米。卧龙飞瀑和上游的卧龙湖组合在一起像天上的水龙一般,每到丰水季节,水从滩头倾斜而下,气势汹涌,像这条水龙的头一样,被称之为「卧龙飞瀑」。

梦草园。明末清初贵州著名诗人吴中蕃的故居。吴中蕃诞生于贵阳城西梦草池,字滋大、一字大身、晚年别号今是山人。这里曾是吴氏故居,吴中蕃在天河潭长期隐居,面对这里的苍山秀水,奇洞碧潭,他写下了许多美丽诗篇,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石蚌滩。沾撒的泉水由山洞流出,形成动静两景色,悬崖上生长着葱绿的植物,长廊与楼榭利于悬崖,这样的佳境可称之为世外桃源。

崆灵洞,即龙潭洞水洞,可乘船游览,游洞内奇观,有如置身仙境,该洞全长约1200米,最宽处80余米,最窄处仅为,洞顶最高处50余米,洞内暗河水深处31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喀斯特景观。其中一处为「鲤鱼跳龙门」。传说有一位学子从此处经过,突见一条一米余长的鲤鱼跃出水面,对他连点三下头,然后投入水中,当年此人便中举了。

银河宫,即龙潭洞旱洞,分为三层,全长近2000米,洞中有一天然石桥奈何桥,它座落在洞里两座悬崖之间,桥下是深不可测的阴潭,堪称鬼斧神工,令人叫绝。洞内满布玲珑剔透,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其中较著名的景点有「猴子捞月」、「藏经阁」、「千年等一回」、「春满人间」等。


《天坑》A0125020001 · 2021年7月10日摄于中国贵州贵阳天河潭

 

不喜欢溶洞,阴暗、潮湿,感觉不舒服。但那天在天河潭,已经进去的外婆说溶洞里有个小天坑,这才买了船票顺着暗河钻了进去。

天坑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因溶洞顶部坍塌而形成。如果在海里,就成了「蓝洞」,比如著名的伯利兹蓝洞。


《黄果树瀑布》A0125010001 · 2021年7月7日摄于中国贵州安顺

 

位于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黄果树大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贵州最著名的景点。

黄果树大瀑布旧名白水河瀑布、黄葛墅瀑布及黄桷树瀑布,现「黄果树」一名据称来自当地多见的树种黄葛榕。

黄果树大瀑布的出名,得益于徐霞客的传播。当年徐霞客游历黄果树瀑布后,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大者。」将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大瀑布带到了世人面前。

由于前些天的连日大雨,我们抵达黄果树大瀑布的时候水量非常大,奔腾的白水河水在瀑布口飞流直下,激起的飞沫直达对岸。尽管我们当时都穿着雨衣,但还是被淋得透湿。


《苗寨》A0125030002 · 2021年7月4日摄于中国贵州雷山

 

贵州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明朝。当时为平定云南,明朝在贵州各地设立卫所、屯堡、铺哨。随着军屯、民屯、商屯,汉人源源不断进入贵州。

第二次大移民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为了解决土司割据之患,清朝政府于雍正四年取消了西南地区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以减少叛乱之忧,强化了清政府对边疆的统治。这一时期,汉人纷纷进入贵州。

第三次移民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初期,东北、华北、华东相继沦陷,大批汉人逃亡西南。仅贵阳一地,人口从1937年的12万猛增到1945年的28万,增加了一倍还多。

第四次移民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援贵阳建设,包括干部、军人、知识分子、工人、青年学生等在内的18万建设生力军进入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