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A0101010001 · 2015年9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静安

 

2015年4月19日,在阔别了11个月零7天之后,上海自然博物馆终于在它的新址重新对外开放。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为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会士韩德禄创建的「徐家汇博物院」和1874年由英国人于创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

在原上海黄浦区的东北部,南起北京东路,北至南苏州路的虎丘路,历史上曾叫圆明园路和博物院路,1943年改为虎丘路。清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上海自然博物院的前身、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上海博物院」便设立在这条路上。

「鸦片战争」以前的1823年,英国人在伦敦创立了「皇家亚洲文会」,并在印度的孟买等地设立支付。1842年英国占领香港,5年之后即在香港成立中国支会,专门研究中国艺术、科学和自然物产。

《南京条约》签订后次年,即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英国人随之涌入上海。1857年,以裨治文为首的18名外侨成立了「上海文理学会」,并于两年之后的1859年加盟「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细亚学会」总会,同时更名为「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

一开始该文会最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直到1868年,英租界工部局在圆明园路划出一块空地。文会接收了当时的大地产商汉璧礼的捐资500两白银及英国政府的资助后,又向上海(西侨)体育基金会低息贷款1500两白银,用于建造文会馆舍。1871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舍在圆明园路落成,建筑总耗资3000两白银。

文会在创立之初就计划筹建博物院,因此十分注重动植物标本的收集和自然地理的研究。1874年3月25日,亚洲文会博物院,即「上海博物院」正式成立。开馆之初,首任博物院院长朴赍懿就特地从当时的徐汇博物院请来了标本剥制专家王树衡。王树衡师从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博物院早期标本的制作、分类和整理都由他完成。

十年之后,福建人唐春营来到上海博物院,负责标本采集、制作、整理和养护。唐氏家族子承父业,标本制作技艺传承了五代,在中国自然博物馆学界自今仍享有盛誉。

光绪四年,即1878年,上海博物院征集到了一堆鲸的下颌骨。这些鲸骨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在博物院中展出。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索威比在《上海博物院简史》中曾及此事:「中国观众对此兴趣盎然,他们对此大海怪的着迷,远胜于对西方人的好奇。」

博物院建立初期,有关中国历史的文物较少,所以叫「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后经在上海的英、美人的捐赠,与东方有关的各种史料、藏品逐渐充实。由此,博物院的声誉在当时在沪的洋人中影响日盛,租界工部局甚至于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把路名也由原来的圆明园路改成了博物院路。当时上海的《图画日报》介绍:「该院任人游览,不取游资,诚开通智识之一助也。」

考古兼货币专家伟杰烈亚力对创办亚洲文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是发起人安安静静。会文开办时有图书1300册,其中的718册为其所捐赠。

1929年,由于上海博物院出现了白蚁,不得不募资重建。新馆于1931年开工,两年后建成。新的亚洲文会大楼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砖木结构,整体五层,局部六层,风格亦中亦西。大楼内部第一层为演讲厅,二层为图书馆,三、四层为陈列室,其中三层陈列自然标本,包括古生物、人类化石及动植物标本等;四层陈列中国历史文物,包括陶瓷器、青铜器、钱币、碑刻等,甚至还包括鸦片烟枪和女人的小脚绣花鞋。这些陈列的布置参照了当时欧美博物馆的手法,把展品陈设于大玻璃柜中,再配以天然景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亚洲文会北华支会已将图书馆及博物院所藏部分标本、文物转移出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文会大楼被日军强占,大批藏书、文物被劫至东京。这些被劫文物虽于日本投降后追回了一部分,但仍有相当数量遗失。

1948年,《上海通》记载,四楼陈列室面积1500平方英尺,陈列各种标本一万余件。

上海解放前夕,北华支会将部分图书、文物、标本私运出境。1950年,亚洲文会北华支会的经费来源断绝,会长黎照寰主动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经上海市军管会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52年6月27日正式予以接管,其中的文物由上海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院和上海图书馆分类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