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A1303000027 · 2015年9月30日摄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马拉加隆达

 

截止到今天,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超过5,000,000,死亡超过320,000人。

最新增加1,000,000只用了11天。

尽管疫情远未结束,但已经不再像年初听闻武汉封城时那样震惊、惶恐、紧张和焦虑。现在似乎有点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身处战乱仍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然。个中会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时间冲淡了一切,让人变得迟钝和麻木。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信使

20200507


《生命》D0004000006 · 2014年11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截止到下午五时,全球新冠肺炎共确诊3,839,007人,比前一天新增104,303人。其中中国共确诊84,414人,比前一天新增3人;全球因新冠肺炎共死亡265,555人,比前一天新增7,547人。其中中国共死亡4,643人,比前一天无新增死亡病例。

最近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样关心疫情,而是移情别恋于莳花弄草、修篱烹茶,有意无意地在为后新冠时代的生活作心理准备。

参加工作伊始,被分派到车间计调组。办公室在二楼,窗外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同事栽种了很多的花。于是我也捡来几个瓦盆,学扦插,学播种,学压条,学嫁接,学修枝,学施肥,学浇水,几度春秋之后,慢慢有了心得,也慢慢有了兴趣。

一年夏天,前一年扦插的一株月季竟然开出了一朵硕大、艳红的花来。两个月之后,女儿降生。我和外婆开玩笑说,那朵月季是个信使。

哈。


《圣墓教堂》A1901000014 · 2016年5月18日摄于以色列耶路撒冷

 

时隔671年,圣墓教堂再次关闭。这次是因为新冠肺炎,而上一次是因为黑死病。

截止到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累计1,856,497人,死亡114,353人。

尽管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还都远远比不上一场流感大流行,但它对世界政治及经济的影响让「萨斯」、「中东呼吸综合征」及任何一次流感大流行都相形见绌,只有中世纪欧洲的那场黑死病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圣墓教堂的再度关闭是一个象征。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良方

20200412


《江湾湿地》A0101040009 · 2020年1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新江湾城

 

新冠肺炎,高传染,高死亡,而且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大夫说,抗击新冠肺炎,主要就是靠免疫力。想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大量摄入蛋白质,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张大夫开出了一个「医嘱」:早餐两只鸡蛋,午餐鱼,晚餐牛肉。

在执行了类似张文宏大夫的「医嘱」一百来天后,收获颇丰:疫情前体重81公斤,昨天上秤,86公斤。

这个先不管了,活着就好。


《洛杉矶街景》A3205000006 · 2018年6月4日摄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北京时间14:00。

截止到目前,这场始于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下:全球累计已确诊529,920人,较昨天增加62,648人。其中:

美国确诊85,991人,较昨天新增18,000人;中国确诊82,079人,较昨天新增119人;意大利确诊80,589人,较昨天新增6,153人;西班牙确诊57,786人,较昨天新增8,578人;德国确诊43,938人,较昨天新增5,068人;法国确诊29,566人,较昨天新增4,333人;伊朗确诊29,406人,较昨天新增2389人;英国确诊11812人,较昨天新增2,129人。

全球已经累计死亡24,101人。

上海累计确诊468人,累计治愈334人,累计死亡5人。

一场全球性大灾难。

眼下,除中国和韩国两国的疫情目前看来似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之外,但其他各国仍处于爆发的上升期,看不到尽头。

由于最近这几天中国的输入性确诊病例增长很快,为避免疫情再度爆发,昨天晚间,中国外交部、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除持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以及持有特定签证的外国人之外,所有其他人员从明天零时起将不得入境。

所有人都身处危险之中,没有例外。


《开课》F0300000294 · 2020年3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

 

国内疫情持续缓解,倒是国外疫情似乎不妙。先前是全世界担心中国疫情输出,现在轮到中国担心全世界疫情输入。此消彼涨、此伏彼起。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完全消停。

 

一早跟外婆外出采购。一点荤腥,一点果蔬,一点米麺,一点蛋乳,一点糕饼,大洋一千。「五芳斋」的肉粽涨到了九元一只,快成奢侈品了。

 

经过一周各种的下载,各种的安装,各种的调试,闹闹的网课终于正式开课。效果到底咋样,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岚山》A0204000023 · 2010年12月4日摄于日本京都

 

去日本之前,对这个邻国的了解仅限于《地道战》、《地雷战》,再就是《血疑》、《追捕》、《望乡》等几部日本片子。至于语言,1984年应邀参加「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时学的《幸福拍手歌》和《邮递马车》两首日语歌、《新日本语》的前十几课、日语平假名十之六七及片假名十之二三,差不多就这些了。

由于文化不熟加上语言不通,早年在日本经常能把自己的脑瓜子弄得「嗡嗡」的。

有一回游玩佐世堡的豪斯登堡。在商场的中国柜台,见一中国产卡通相机很好玩,便买了一架,想捎回家给丫头当礼物。

陪同的日本友人好奇地问:「买了啥啊?」

「礼物,おみやげ。」我对自己的发音很有信心。我一边说,一边把相机递到他跟前给他看。

果然,他听懂了,双手接过相机,很诚恳地说了句:「ありがとう!」

我也听懂了,他说「谢谢」。

他竟然说「谢谢」!

我知道误会了,他以为我是给他送礼物。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为了避免尴尬,我趁他不注意,就又重新买了一架藏在包里。

再一次是在京都的岚山。那次是趁休息,独自从大阪跑去赏秋。晌午时分,在大堰川边上找了家小麺馆。露天餐桌上竖着块小牌子,一瞅,「辣拉麺」,猜测应该是这里的招牌麺。这个可以的。店家过来问想吃点啥,我指了指那牌子,「就这个吧。」

几分钟之后麺上桌。我一看傻眼了:黏乎乎的一坨子,跟想像中的漂着红油的拉麺全不是一回事。诚惶诚恐地用筷子挑了点,试探着米西了一口,再看桌子上那牌子,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日语「辣的」和「咖喱」发音很近,只是一个用平假名,一个用片假名。我哪里闹得明白,想点碗辣的麺,结果端上来的是碗咖喱麺。

既不能扔也不能换,那样不但太过失礼,而且还费钱。好歹一千日元来着。一千日元在「百元店」能里买十支圆珠笔。在当时,这些圆珠笔在国内当礼物能送好些人。

硬着头皮吃吧。自己点的麺,含着泪也得吃完。

这些也都算了,顶多是自己的脑瓜子有点「嗡嗡」的。可有一回,把人家的脑瓜子给弄「嗡嗡」了。

记得是在大阪,坐地铁。在自动售票处,找到下车站,买票,数了数应该坐几站,又念了几遍下车站的发音,觉得可以了,信心满满地上了车。

一路上生怕坐过站,一边心里头默默数着,一边竖起耳朵听广播里的报站。谁知还没到下车站,车停了。车窗外黑漆漆的没一点亮光,而车厢里也就剩我一人。

怎么回事?

我赶紧起身,凑到门框上的线路示意图前想弄明白车到哪了。这时,司机从前面的车厢走了过来,关切地问:「您这是?」

我连忙解释,我想去哪哪,不知道为什么车停在这里不走了。

他「叽哩哇啦」说了一通,见我大大的不明白,示意我跟他走。

接下来的事,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他带我去了车头,让我在驾驶室外头等着,自己跑进驾驶室,把一整列地铁给倒回了站台。他把我领下车,告诉我,就在原地等下一趟地铁,坐一站,就能到我要去的哪哪了。见我听明白了,他回到车上,把一长溜地铁重新开回刚才停车的隧道。

原来我先前坐的是一趟区间车,人家下班了。


《中国加油》F0300000292 · 2020年2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

 

上个月26日离开西安回到上海。今天是第十五天。

前两天晚上,我正倚躺在床上看新闻,外婆推门进来,神情有些急切:「快,去医院。」

「什么事?」

「闹闹刚才排便发黑。你去医院给做个化验。」

我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了下来,幽幽地说:「这小子芝麻吃多了。」

最近几天下飞行棋的时候,这小子老是揽着一大罐炒熟的黑芝麻,有事没事擓一勺子。

真不敢病。不只是「娘希匹」,感冒也怕。在这节骨眼上,往公里说,不能再给已经捉襟见肘的医疗资源添乱;往私里说,即使去了医院,恐怕也很难得到正常的诊疗。


《蜗居》F0300000289 · 2020年1月31日摄于中国上海

 

晴转多云转阴。

一连几天,朗晴。五平米的阳台,成了全家的活动中心。好几床被褥,好几竿衣裤,剩下的一点地方还得挤好几个人。出不了门,就只能挤在阳台里多晒晒太阳。好在阳台跟阳台之间隔了十好几米,跟左邻右舍不用相互防着。

一早看新闻,截止到昨天,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已达17205例。这场疫情来势猛,传播快,波及广,无人能置身度外。

消息铺天盖地,真假莫辨。我很少看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疫情消息、防治建议。信息来历不明,又掺杂了太多情绪化且懵懵懂懂的个人解读,几无价值。我觉得,新闻听白岩松的,数据听卫健委的,防治听钟南山的,应该是一种简单、靠谱且负责的选择。

珍爱身心健康,远离瞎七搭八。


《葫芦娃下葫芦棋》F0300000287 · 2020年1月28日摄于中国上海

 

葫芦僧断葫芦案,葫芦娃下葫芦棋。

 

正月初五,本该是家家户户接财神的日子。只是今年比较特殊,应该都在忙着避瘟神。

一家人除了倒垃圾、去小区大门外取生鲜快递,几乎就窝在家里,下下棋,听听歌,剩下的就是随遇而安,听天由命。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传播迅疾,说不担忧、不焦虑是不可能的。但无论如何不去扩散这种担忧和焦虑。

在这节骨眼上,虽无力为天下分忧,但可以不给社会添乱,不给亲友添烦。


《年夜饭》A0124010003 · 2020年1月24日摄于中国陕西西安德发长

 

有事没事,团圆过年。


《新年》A0101040005 · 2020年1月1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江湾湿地

 

旦复旦兮

逝者流兮

菁华竭兮

迟暮临兮


《静物》C0000000015 · 2019年4月17日摄于中国上海

 

行尸走肉又一年。

岂止今年,去年,前年,以及以往的每一年,哪一年又何尝不是?

行尸走肉,只要还在行、在走,便好。


《冬天里的一把火》D0007000005 · 2019年12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江湾湿地

 

打小就习惯独处。一个人,一盆水,几个玻璃瓶,几条细塑料管,可以玩上一下午。

天冷,事又多,出不了远门,于是带上小相机,钻进树林里,找光,找影,找形,找背景,然后是各种参数,看光,看影,看色调,看画面,看焦外,能玩上半天。

不是说喜欢,但习惯。

返祖

20191217


《江湾湿地》F0300000282 · 2019年12月13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

 

上个月21日起,我们搬来女儿家暂住。

女儿的家在上海东北一隅的新江湾城。这里原属江湾机场。由于荒废多年,形成了一片方圆十公里的原生态湿地,1997年起改造成居民区。

女儿还是初中的时候,我们曾打算在这里买房。记得当时女儿眼泪汪汪,说喜欢这里,只是她娘赚菜场有点远,买菜不方便,只得作罢。不料女儿成年后,就在这里结的婚,而且还是当时我们看中的同一幢楼,同样的户型,只是楼层不同。

新江湾城的环境不错,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大片原生态湿地。天气好的时候,我们经常钻进树林里透气、散步。我跟外婆开玩笑说,我们算是返祖了。


《唐 · 吉诃德》N0000000003 · 2019年12月2日摄于中国上海

 

终于出太阳了。凡是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全被外婆晾晒的衣被给占了,留给我的就只有厅里这窄窄的一条。

自《别秋阳》之后,天真就一直没放过晴。真是乌鸦嘴。

我经常被自己的乌鸦嘴给吓着。

有一回,一个朋友开着刚提的车找到我,问要不要开着玩。我说不开,不敢开。他问为什么。我说新车不好说,真要是挡风玻璃碎了啥的,你心疼,我也不好交待。

当天下班后,我还没到家,就接到了他的电话,说挡风玻璃真碎了。

另一回则更绝。

那天跟几个同事开车送一个日本客户去无锡。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客户也是客气,掏出钱,说我们回上海会比较晚,路上找地方喝杯咖啡、吃点东西。我说不用了,我们一会儿遇上啥事被留在无锡也说不准。他问会有啥事,我说比如下雪。后来在往回赶的时候,漫天飞雪,能见度非常低,路也异常的滑。安全起见,我们当即决定就近找酒店住下,等次日看路况再作打算。

当时那个时节,无锡几乎不下雪。

20191123


《蓝色的多瑙河》F0300000280 · 2019年9月13日摄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囍。


《秋阳》D0001000003 · 2012年10月4日摄于中国上海虹口鲁迅公园

 

秋暮秋寒别秋阳,

残夜残烛度残年。


《暖暖的阳光》F0300000279 · 2013年10月26日摄于中国上海青浦练塘

 

鳏鳏之周,在家喝粥,

油条数缕,日子好糗。


《长岛》F0300000272 · 2019年10月1日摄于中国山东长岛

 

下午三点,到家。离昨天拿到车刚好一天。

原本打算赶今晨六点的船,但担心昨天傍晚可能开始起风,便临时改在昨天下午离开长岛。

下午三点半在蓬莱的码头边拿到车,五点半把朋友先送到烟台,抽了支烟,在超市里买了几个面包捎着,开始连夜往回赶。

从烟台回上海,走沈海高速。路上车不多,还算顺畅,只是走没多远,天就暗下来了。有二三十年没开过夜车了,这回星夜兼程,一是连云港一带靠近高速的酒店都客满,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过夜;二是知道外婆惦记着后备箱里的两箱海产,怕路上久了容易化。她嘴上不说,不等于心里不想。

在半道上的高速服务区稍事休息,吃了碗面,喝了口茶,然后继续赶路。等快到日照时开始犯困,只得再进服务区,停车,打盹。也就半个来小时,醒了,起身,继续上路。外婆实在是困了,说再睡一会儿。我说,你接着睡,我开车。

到了响水,我把车开进服务区,抽烟、喝茶,活动一下身子。等再想上路,出口封了。找值班协警一打听,原来是路上有团雾,高速封路。我跟他商量,说这会儿这边的雾好像不大,能不能让我再走一段。他挺好商量,说这样吧,你去帮我问问还有谁也想走,我再放最后一拨。

上路不久,雾渐渐起来了。快接近滨海服务区时,迎面扑来一团浓雾,几十米之外白晃晃一片混沌。我说这样不行,即使不出事,到前面岔道也一定会被拦下。那样的话麻烦就大了:吃喝拉撒都是问题。还得进服务区。怀揣着一万个小心又挣扎了几公里,等快到服务区时,雾浓得已经看不清车道线。

这一停就是半天,直到上午九点,雾开始散了,高速才重新开放。不过也好,我们正好趁这机会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后半程,除了在苏通大桥前堵了半个多小时,其他还算顺利。到家后,打开泡沫箱,冰化了,但海产还都凉着。外婆的心算是放下了,我也就跟着放下了心。

1 14 15 1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