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丛绕舍似陶家》D0004000003 · 2013年11月9日摄于中国上海杨浦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在英语中,一年十二个月都有各自的专门名称:一月是January,二月是February,三月是March,八月是August,等等。这些名称来源于古罗马,并且都有其特定含义。比如一月的「杰纳端」,由古罗马神话中双面神的名字「杰纳斯」变化而来。杰纳斯在神话中专司守门看户及万物始终,因此,一年的第一个月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而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份的名字则分别演变自古罗马的两个君主:「儒略 · 凯撒」和「屋大维 · 奥古斯都」。

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公历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儒略历」。在这之前,古罗马的历法相当混乱:全年共分十个月,但每一年的天数长短不一,平年为355天,而闰年则为377天。至于某一年属于平年还是闰年,需由天文官们根据实际观测结果再行决定。问题是,当时的通讯非常落后,从天文官们作出决定到民众普遍知晓,中间时隔很久,非常不便。古罗马共和国最后一位独裁统治者儒略 · 凯撒决定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法:将全年分为十二个月,其中奇数月为「大月」,31天;偶数月为「小月」,30天。但二月份作为一个特例,平年29天,每四年一闰,另加1天,为30天。这样一来,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为了纪念儒略的这一功绩,他出生的月份,也就是七月,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儒略 · 凯撒遇刺身亡后,他的养子屋大维继位,成为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屋大维统治的数十年里,古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为此,古罗马元老院决定授封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意为「神圣、伟大」。屋大维去世后,古罗马元老院认为他的治国功绩丝毫不亚于儒略 · 凯撒,决定用他的名字「奥古斯都」命名他去世时的月份,即八月,并且还从二月份中抽出一天,将八月补得与七月同长,而对之后的九月至十二月这四个月的大小月进行相应调整。这一历法被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一年的平均天数为365.25天,但一个回归年的实际平均天数为365.2422天。换句话说,每隔128年就会多出1天。因此,到1582年,这一误差已经积累到了11天之多。当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13世决定对儒略历进行修正。他的方法是:纪年数能被4整除,同时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定为闰年;但纪年数能被400整除的同样算作闰年。这一新的历法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格里历」。按照格里历的计算方法,一年平均天数为365.2425,和回归年之间每一万年只相差3天。不仅如此,格里高利13世还下令,将1582年10月5日改成1582年10月15日,将儒略历1500年间积累起来的的误差一次性加以修正。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其实就是格里历。

由于这一新的历法是信奉天主教的罗马教皇提出的,由于各教派之间的矛盾,格里历诞生之初,受到了很多国家,尤其是信奉新教和东正教国家的抵制,比如俄罗斯。这个信奉东正教的国家很多年之后才开始接受并采用格里历。1917年11月7日爆发的苏维埃起义之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是因为当时俄国使用的还是儒略历。那天,是儒略历的1917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