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之美术馆是由负责运营北海道美术工艺品「优佳良织」展示设施的北海道传统美术工艺村,1991年建造,总投资约60亿日元。建造该馆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体会北海道当地大雪山式的美丽雪景。
雪之美术馆有一条冰雪隧道,隔着玻璃,四周到处覆盖着晶莹剔透的冰雪,隧道内的气温很底,以让人感受北海道冬季的寒意。只是玻璃后面的冰雪场景应该是假的,因为结露都在玻璃隧道外侧而不是内侧,说明隧道内的温度比外部的「冰雪世界」要低。
雪之美术馆内的音乐厅和婚礼教堂非常华丽,内部装饰以白色为主,纯净而浪漫。
《俱知安町》A0207000010 · 2017年8月2日摄于日本北海道
回国的前一天,我们住在俱知安町,晚饭后上街想买点东西。路上遇到朋友,说附近有一家蛮大的超市,我们就边散步边寻找,也确实见到了超市,但规模更像是便利店,而不是朋友描述的超市。
胡乱买了些吃的、喝的之后,从便利店出来,在门口遇见一位当地的老妇人,便跟她打听,附近除了这家便利店,有没有规模大点的超市。老妇人说有,就在往回走不远的一条小巷子里。我们谢过之后,按她指引的方向去寻找超市。一路上有几家店的灯还亮着,但看样子都不怎么像超市。真在纳闷的时候,就听得身后有人大声在叫。当时已经夜深人静,这种情况在日本并不常见。我也是好奇,转过身,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却发现是便利店门口遇见的那位妇人,一边叫,一边向我招手。
原来这位妇人见我们不是当地人,担心找不到我们要去的超市,黑灯瞎火的一路跟在我们身后,只是我们走得快,她跟不上,落在后面。当她见我们已经路过她说的那家超市后,也是无奈,只得高声叫喊。
当得知原委后,很感动,道谢再三。
《参观雪之美术馆》F0300000068 · 2017年7月30日摄于日本北海道旭川
北海道旭川市的「雪之美术馆」是一座以冰雪为主题的美术馆,因其风格与动画片《冰雪奇缘》相似而开始受到关注。
雪之美术馆是由负责运营北海道美术工艺品「优佳良织」展示设施的北海道传统美术工艺村,1991年建造,总投资约60亿日元。建造该馆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体会北海道当地大雪山式的美丽雪景。
雪之美术馆有一条冰雪隧道,隔着玻璃,四周到处覆盖着晶莹剔透的冰雪,隧道内的气温很底,以让人感受北海道冬季的寒意。只是玻璃后面的冰雪场景应该是假的,因为结露都在玻璃隧道外侧而不是内侧,说明隧道内的温度比外部的「冰雪世界」要低。
雪之美术馆内的音乐厅和婚礼教堂非常华丽,内部装饰以白色为主,纯净而浪漫。
《创成川通》A0207000009 · 2017年8月2日摄于日本北海道札幌
顺着狸小路商店街往东一路走到头就到了「创成川通」。创成川通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中间一条长长的隔离岛上是创成川公园。从隔离岛继续往前,穿过另一边的车道,就来到了札幌著名,有着百年历史的「二条市场」。
据传二条市场最早是明治初期石狩浜渔民的一个渔市。过去,在创成川的对岸,从西1丁目到东2丁目一带,鱼市栉比鳞次,后来,又出现了荞麦面铺、小酒馆、蔬菜水果铺等,这一切成为了今日集市的基础。由于地处繁华街区,地段好,客流多,前来购买蟹、扇贝等北海道特产的游客络绎不绝。此外,在集市内的「NOREN横丁」开有很多个性独特的饮食店,使二条市场成为与圆山、狸小路齐名的人气美食街。
我们在札幌的时间非常紧,没有时间好好地逛一下二条市场,颇为遗憾。
《旭川拉面村》A0207000005 · 2017年8月3日摄于日本北海道旭川市
北海道除了蟹,还有一样美食不容错过,那就是拉面。
日本拉面可以称得上是日本美食的代表之一,全日本有几个地方的拉面尤其出名,比如博多,比如北海道。在北海道的拉面中,旭川拉面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旭川拉面是北海道旭川市及周边一带出品的日本拉面。若以人均计算,旭川的拉面馆数量在全日本的排名中非常靠前,有「拉面王国」之称。
这次行程中,本来是飞抵旭川机场后直奔「旭川拉面村」的,但那天飞机延误了三个小时,还没等出关,拉面村就已经关门了。好在回国那天,从酒店去机场的途中在旭川拉面村停留了一个小时,这才没有错过旭川拉面。
说是「村」,其实就是旭川郊外一个大型购物区中的一排平房,开了十几家的拉面店。
由于正值中午时分,很多拉面店都排起了长队,我们嫌烦,就找了一家人不怎么多的拉面店,等了几分钟便有了空位。外婆和闹闹吃不多,我们三人只点了两碗面。店家很细心,估计我们是三人分吃两碗面,在面上桌前,先送来了一套空碗筷。事虽不大,但却体现出了什么叫「日本服务」。
两碗面,加一个「温泉蛋」,2170日元,美味,而且温馨。
这家店叫「工房 加藤らーめん」:加藤拉面工房。
《北海道的樱桃熟了》F0300000058 · 2017年7月30日摄于日本北海道
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北海道的几天里,随处可见类似哈密瓜的甜瓜、水果玉米和樱桃。
樱桃可以算是日本的大宗水果,其年产量超过一万吨,排在苹果、柑橘、葡萄、梨和桃之后,位居第六。
北海道的樱桃栽培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2 年,北海道开拓使从美国引进25个樱桃品种,1873 和1874年,劝业寮派遣的中国农事考察团从中国引进了部分樱桃品种,1874和1875年,日本政府又从美洲、欧洲批量引进数十个甜樱桃和酸樱桃品种。此后政府组织和民间的引种活动持续不断,引种地持续扩大,引进的品种几乎囊括世界各国当时的主流品种。这些樱桃品种经过多年的培育和筛选,最终形成了:红手球、丰锦、高砂、佐藤锦、月山锦、高阳锦、黑砂糖锦、小夏、佐槛、樱姬、绚瞳、明月、大楼夏、大将锦、南阳、花驹、红清、红秀峰、山形美人、水门、金王、正光锦、六月新娘和香夏锦等二十四个主要品种。
每年的七月上中旬是北海道樱桃成熟的时节。一粒圆润饱满、色泽艳丽、味甜多汁的北海道樱桃,你品尝的不只是当地的一种时令水果,同时品尝到的还有这个季节。
《观光拖拉机》A0207000003 · 2017年7月30日摄于日本北海道上川郡美瑛町四季之丘
四季之丘对游客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入内参观,只是在出口处会有一个募捐箱,由游客自愿捐助部分景区管理费用,据说一般为每人200日元,相当于12元人民币。其他就是供自行选择的观光拖拉机或自驾四轮越野摩托以及餐饮、购物。
还记得数月之前上海的薰衣草花季,一大早开车好几十公里跑去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上海又多了一抹唯美梦幻的紫色」,周边数个大型停车场竟关闭了一多半,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在两公里外停下车,再搭乘免费巴士前往景区,但由于当时游客太多,景区限流,最后在离大门还有一二百米的地方被拦了下来,白跑了一趟。而上海的这「一抹紫色」实际上远非像主办方宣传的那样「唯美梦幻」,能看到的只是土疙瘩上稀稀疏疏地新插了一些薰衣草,仅此而已。
观光,风景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体验。没有良好的体验,再好的风景也难以让人感到愉悦。这是最近这些年很少在国内旅行的根本原因。
《宫岛》A0205000001 · 2009年2月20日摄于日本广岛
刚到日企工作时,有一次差点将「中国涂料」想当然地理解成中国涂料,只是多确认了一下,才避免了一次质量事故。
在日本,「中国」既指的是中国,也指的是日本的「中国地方」。
日本是一个岛国,其全部国土大致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以及近4000座小岛组成,其中本州位于日本中部,是日本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七大岛。
本州在地理上被分为五个「地方」,也就是地区。从东北往西南依次为:东北地方、中部地方、关东地方、近畿地方,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关西地区,以及位于西南端的中国地方。
日本的「中国」一名始于平安时代。当时的日本分为三大地区,以都城京都为中心,根据距离远近,分别称为「近国」、「中国」和「远国」。
一般认为,日本的中国地方为现在的鸟取、岛根、冈山、广岛和山口五县。实际上,中国指的是日本古代「五畿七道」中的「山阴」和「山阳」两道。
公元七世纪后期,日本开始实行「律令制」,对全日本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划分,设「六十六国二岛」。这些国被称为「律令国」或「令制国」。「六十六国二岛」被归为「五畿七道」,即畿内五国、东海道十五国、东山道八国、北陆道七国、山阴道八国、山阳道八国、南海道六国、西海道九国二岛。其中的山阴道和山阳道合称为中国。
山阴道和山阳道以中国地方的中部隆起为界,南部为山阳,北部为山阴。这可能是受到中国「山之南为阳」观念的影响所致。
为了避免混淆,日本在战后重新以山阴、山阳来替代「中国」地方的称谓。但直到如今,这一地区仍被大多数人习惯地称为中国。
《和服》F0300000001 · 2017年4月9日摄于日本冲绳那霸首里城
和服是最经典的日本传统服饰。和服与中国古代,尤其是东吴时期的服饰有着很深的渊源,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日本江户时代以前,和服一直被称为「吴服」,并延续至今,只是到了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区别「洋服」,日本的传统服饰被统一称为了「和服」。
除了吴服,日本另一种服饰的历史也相当悠久,那就是源自中国大唐时期的「唐服」。但唐服一直只作为日本皇室的礼服而存在,远没有吴服流传得广泛。
和服精致而华丽,能很好地体现出女性的端庄和典雅,因此深受日本女性的喜爱。在一些重大节日,以及诸如成人、毕业、结婚等人生最重要的日子里,和服是每一个日本女孩子的首选。
和服的穿着非常讲究,程序繁复,通常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和服的穿着过程带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而这正是和服真正的精髓所在,是和服成为日本最经典的文化符号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