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A0204000005 · 2017年12月5日摄于日本京都

 

在日本第五十代天皇桓武执政初期,日本的国都还在奈良,即「平城京」。当时日本的佛教正处于鼎盛时期,势力非常强大,这让桓武天皇颇感不安。在心腹国卿藤原种继的建议下,桓武天皇决定将国都由奈良迁往京都,以避开佛教势力的影响。新都定名「平安京」,日本也由此开启了其历史上著名的「平安时代」。

那一年是公元794年,中国大唐贞元十年。那一时期,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非常深远。日本新国都平安京的规划和修建,参照的是中国的长安城和洛阳城。

根据最初构想,禁城「大内里」居于最北,其正门「朱雀门」外是一条贯穿整个都城的大道「朱雀大路」。大道的东侧称为「左京」,仿造的是中国的洛阳;而西侧则称为「右京」,仿造的是中国的西安。由于右京一带多沼泽,发展迟缓,导致平安城的重心逐渐移向了左京,久而久之,「洛阳」也就成为了京都的代名词,比如京都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分别被称为了「洛东」、「洛南」、「洛西」、「洛北」和「洛中」。

即使时至今日,京都当地的很多街巷、机构,还有商品,也都用「洛阳」命名,像:「洛阳株式会社」、「洛阳工业高校」、「洛阳三十三观音灵场」、「洛阳十三番」、「洛水」、「京洛锦」等等。

在日本平安时代,进京直接被称为了「入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