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法克斯港》A4704000003 · 2019年7月11日摄于加拿大新斯科舍哈利法克斯

 

19世纪下半叶,「勃朗峰号」在英格兰北部钢铁工业重镇米德尔斯堡开工建造。这艘长98米、排水量3,131吨的干货船是英国蒂赛德著名的狄克逊兄弟公司在50年时间里建造的600多艘同类货船之一。「勃朗峰号」于1899年下水,注册港为法国的圣纳泽尔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勃朗峰号」把各种货物带到世界各地。战争爆发后,法国政府出资买下了「勃朗峰号」,让其往返大西洋运送战时物资,甲板上象征性地加装了两门舰炮,并不能有效对抗同盟国的U型潜艇或战舰,但是可以阻止那些试图打劫法国政府资产的小型海盗船。

1917年11月,「勃朗峰号」干货船获得特许,把一批特别危险的货物从美国运送到法国。同年12月1日,「勃朗峰号」离开纽约,船长艾梅 · 勒 · 梅德克命令舵手将船驶向哈利法克斯,为的是可以在那里加入下一个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船队。在「勃朗峰号」的货舱里,装载了200吨TNT炸药、10吨极其易燃的推进剂火棉35吨苯及2000多吨苦味酸。苦味酸是一种用于制造炮弹的炸药,和火棉一样,对冲击或摩擦非常敏感,而且易与金属产生化合作用而自爆,只能储存于货舱内。

尽管装载了大量的军用级危险品,但当「勃朗峰号」驶离纽约时并没有按照国际航行规则悬挂红旗来表明其运载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险性质。勒 · 梅德克船长不希望在没有其它船只陪伴及护航的情况下让「勃朗峰号」在驶往哈利法克斯的途中成为可能出现的U型潜艇的首要打击目标。毕竟战时一艘运载易燃易爆物品的法国船只的最终目的地只可能是正处于交战中的法国。尽管四天后「勃朗峰号」抵达哈利法克斯港外并抛锚停航,但次日上午8时40分在进港时依然没有挂出红旗。

1917年12月6日上午7时30分,船身长131米的挪威籍货轮「伊莫号」在哈利法克斯港码头加完煤后开始离港。这艘船此刻正受比利时救济委员会的委托向欧洲运送急需的援助物资。该委员会是一个由未来的美国总统赫伯特 · 胡佛领导的美国组织。「伊莫号」船长原本打算在前一晚就起锚前往纽约装货,但在忙碌的码头等待加煤耽误了时间,这艘船错过了出航的时机。夜幕降临时出海口就会布放防潜网,以防可能在港外等候的U型潜艇在夜幕掩护下偷偷溜进港口执行自杀性攻击任务,导致停泊在哈利法克斯港内的许多船只遭受攻击,因此,「伊莫号」只能在港内等到第二天早上离开。

在相反方向上,想要进港的「勃朗峰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纽约港倍加小心地装载危险品上船延误了它的启航时间,当其于12月5日夜抵达哈利法克斯时,防潜网已经布放。船长艾梅 · 勒 · 梅德克和船员们在港口外的锚地紧张地度过了一夜,他们很清楚,如果附近有U型潜艇出现,那么「勃朗峰号」就是一只在海面上坐等挨打的鸭子。第二天上午7时防潜网再次打开,港口引水员立即登上了「勃朗峰号」,但此时它的进港航程又被穿梭往来于哈利法克斯和达特茅斯之间的渡轮耽误了。

虽然早上7时30分「伊莫号」就被放行出港,但它的出港航程也被港内繁忙的水上交通延误了一个多小时,此时船长有些着急。早上8时30分之后,「伊莫号」总算驶入了出海航道,这里是哈利法克斯和达特茅斯之间的最窄处,此时航速达到了7节。虽然港内的航行速度限制在5节以下,但此时负责指示船长和舵手的港口引水员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这艘船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伊莫号」的船宽只有13.7米,长宽比很不寻常,此时船舱里也没有装载货物,所以它能够轻快地行驶。它的舵和螺旋桨甚至没有完全淹没在水线下,使其更难以操纵。然而,「伊莫号」的舵手对此已相当熟悉,它有三个螺旋桨,其中两个向左旋转,另一个向右旋转。这意味着向前行驶时,「伊莫号」总是向左偏向,而当向后倒时总是向右偏向。舵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对偏向进行补偿。

尽管海港通行法则要求所有船只保持在航道右侧行驶,然而在事发当时船只仍被允许同时利用航道两侧穿过狭窄区域。由于哈利法克斯港过于繁忙,使得进港或离港船只保持在航道正确的一侧尤为重要。由于受到另一艘船只的阻挡,「伊莫号」驶入了航道左侧,船上的舵手可能准备一旦进入航道就尽力转向右侧。此时,船身长38米的「斯特拉马里斯号」拖轮正拖曳着两艘驳船进港,因为「伊莫号」占据了航道左侧,两艘船只勉强避开了碰撞。如果「伊莫号」撞上了「斯特拉马里斯号」,那么哈利法克斯大爆炸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